中東戰爭箭在弦上、美國經濟衰退、美聯儲利率按兵不動,是導致全球股市開啓恐慌性暴跌的因素,如果以色列與伊朗、黎巴嫩的衝突不能避免,那麼這次的全球股災只是“新波灣戰爭”的預演!
ADVERTISEMENT
中东战争箭在弦上、美国经济衰退、美联储利率按兵不动,导致全球股市开启恐慌性暴跌模式。
周一,全球爆发严重股灾,日经指数下跌12.4%、韩国首尔综指与台湾加权指数下跌超过8%;大马富时综合指数重挫75点至1536点作收,回到3月24日以来的最低点。美国道琼工业指数、标准普尔、那斯达克指数,收盘跌幅分别介于2.6%至3.43%。
股价跌深必将短暂反弹,但战争危机与美国经济衰退,对全球经济前景造成的冲击影响深远,所以我们很难乐观看待股市短期走势。
其实,今年以来美国股市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益于生成式AI概念股强劲上涨拉动,市场资金多朝科技业巨头集中,影响所及,美股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并不理想。所以,这一轮科技巨头股价回调后,美股可能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就足以佐证上述观点,上季度巴菲特大幅减持手中的苹果股票近50%,与此同时,该集团现金储备却达到历史高点的2769亿美元,比第一季度大幅增加46.5%。在美国股市呼风唤雨半个多世纪的“股神”,“卖股保本”意味着他已经察觉到美国经济衰退的风向,甚至料到“新波湾战争”可能开打。
至于美国经济怎么了?近期,美国经济基本面出现负面信号。其中,反映工厂活动的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指数(PMI)低于预期,而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也创下去年8月以来新高,同时7月份美国非农业就业人口失业率继续攀升。
两项重要经济评估指标呈现负面,显示美国经济亮起即将陷入衰退的警讯。根据“理性预期理论”,当财经学者与金融机构在使用所有可得的资讯进行分析后,对经济前景做出负面(衰退)预期,那么悲观的预期心理会导致恐慌性情绪在市场中蔓延,进而造成股灾。
美联储这回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各界批评。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美联储基于经济数据做出的相应货币政策调整模式过于保守。如今从事后情况来看,7月份美联储雷打不动的将利率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从去年7月底以来,美联储就一直将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上述水平(这是23年来最高水平),经济学者认为这种缺乏弹性的政策是错误的,接下来美联储也只能以大幅降息弥补开始恶化的经济。
美联储7月31日在结束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利率不变;并表示如果抗击通货膨胀取得进展,美联储可能在9月会议上宣布降息。在新一轮经济数据和总体环境向下的情况下,投资者的预期也开始发生变化,预期美联储年底前大幅降息的看法成为市场主流。
降息刺激消费,也可能形成通账;但至少有助于资金活络与投资意愿,所以美联储在来临的9月几乎不得不降息。敏感的市场闻风而动,例如令吉对美元汇率近期回升至1:4.47。日元对美元汇率更大幅飙升,过去以借入低廉日元转入高收益市场的“套息交易”已经偃旗息鼓。只不过,美联储明确降息信号对美国股市的利多仅仅维持了一天,这也导致日本、亚太、欧洲及美国股市全面下挫。
另一个股灾成形的因素,就是中东地区会战火重燃吗?7月30日,以色列透过导弹袭击,暗杀在伊朗的哈马斯领袖哈尼亚。哈尼亚是出席伊朗新总统佩泽希齐扬就职典礼后,在伊朗居所遭到暗杀。伊朗方面明确表示,由于哈尼亚是在伊朗境内受到刺杀,以色列形同向伊朗宣战,所以一定会展开报复行动;与此同时,黎巴嫩真主党也宣布将对以色列北部军事目标发动攻击。波湾风起云涌,战争一触即发!
美、英、法、加等国已经呼吁国民迅速撤离黎巴嫩;多家航空公司取消航班,首都贝鲁特机场人满为患;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要求国人,“只要取得机票,立即离境”。伊朗方面,已发布航空公司更改航线通告,显示报复行动在即。至于以色列,也可能先发制人攻击伊朗;湼坦雅胡宣称做好多缐作战准备,随时发动攻击。
湼坦雅胡在刺杀哈尼亚前应该知道事态的严重,但为何恣意妄为?背后或许有靠山,但“愤怒的拜登”被暂时排除;难道是全球的犹太家族财团想借湼坦雅胡之手斩草除根,可能性也不大,更可能是湼坦雅胡的独立判断。
全球有影响力的政治领袖都表示“不惜代价”避免局势升级,但湼坦雅胡永远是战争的导火线。
如果中东地区发生大规模战争,结果会如何?红海与苏伊士运河封闭,运费上涨引发通账;石油减产导致石油危机(上涨);以色列与中东地区的背后支持者相互角力,战争扩大;全球犹太家族在金融市场(股市、汇市)兴风作浪……,战争的结果除了死伤枕藉外,后果就是能源短缺、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市场失秩(股汇市大幅波动)、政治集团(国与国之间)对立!而周一的股灾只是为“新波湾战争”进行一场预演。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政府须果断地摆脱桎梏,打造新架构,走向光明的未来。
团结政府上台之后,改革步伐缓慢,受到批评与非议。去年11月,净选盟为执政两年的团结政府打出45.8分的“D级”不及格分数,并指出这反映了政府的改革承诺与实际落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团结政府的主干──希盟,当年打出改革旗帜,受到选民拥护,支持者期望希盟掌权后,能大力推动改革,为陈腐的制度创造新气象;讵料,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团结政府在改革路上走得磕磕绊绊,让许多民众感到不满。
固然,团结政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希盟政府,希盟须与其他政党结盟,才能组织政府,入主布城,然而希盟共主安华毕竟已当上首相,手握大权,希盟仍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动改革,深化社会民主。
如今迈入2月中旬,团结政府剩下的改革时间不多(估计2027年将进行大选),须快马加鞭,启动改革,勿再蹉跎。
近日,团结政府向改革迈出一小步。首相安华宣布,即日起任何集会主办方再也无需事先获得集会地点业主的同意,只要提前5天通知警方即可。而政府也将删除2012年和平集会法令内的相关条文。与此同时,配合这项修改,当局停止调查“人民仇贪”集会,并不会对涉及学生采取行动。
希盟许多领袖都曾参与街头抗议,并在集会中开启政治生涯,他们掌权后若严厉压制集会自由,无疑是莫大的讽刺。由希盟主导的团结政府须更开放地看待集会自由,开放更大的空间让人民表达心声。修改和平集会法令,是正确的举措。
另一方面,针对备受争议的2012年国家安全罪行(特别措施)法令(SOSMA),首相安华已指示内政部进行检讨。内政部长赛夫丁将在国会中就检讨SOSMA事宜,提供更多细节。SOSMA在民间备受批评,日前5名前国会议员也促请政府立即废除SOSMA,不过从目前情况看来,政府倾向于修改,而非废除。
首相安华表明,政府仍需SOSMA来对付恐怖主义。然而,即便如此,政府也必须确保SOSMA不会被滥用,群众的人权和自由应受到保障。
从各种发展看来,不能说团结政府没有推动任何改革,它的问题是改革步伐缓慢,力度略嫌不足。
此外,政府的改革步伐并不一致,让人感到困惑。政府开放更大的集会自由(主办者无需得到业主同意)以及检讨SOSMA,显示政府有意走向开明,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却出现倒退的迹象。内政部执法人员日前突击文运书坊搜查禁书一事,反映当局仍热衷于权威式的高压管制。这不是进步,反而是倒退。
另外,根据吹哨者保护法令,举报人先公开“爆料”,才向执法机构举报,就无法获得保护;这项条例备受争议,需要检讨,不过当局目前仍无意修改。
政府应启动全方位的改革,才能有效发动改革的引擎,达事半功倍之效。如今的情况是,有的改有的不改,拖慢了整体的改革进度。
我国要取得长足进展,就必须大刀阔斧地推动革新,走出旧框架。大马在《2024年贪污印象指数》报告中,位居第57位,连续两年排在同样位置,未能取得突破。若当局不能大力改革,又怎样期待排名往上攀升,大步走向清廉?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政府须果断地摆脱桎梏,打造新架构,走向光明的未来。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