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法证件,不具大马国籍,单单存在本身已经违法。
这些无国籍人士不享免费医疗、教育等基本人权,没有合法居住地,还得时刻担心执法人员出没,摧毁他们本已摇摇欲坠的生活。
ADVERTISEMENT
如何可以摆脱这样的生活?常说教育可以改变命运,在同样“违法”的沙巴无国籍学校里,投身在这条路上的志愿者,也时常在希望和无助之间来回摆荡。
报道:本刊 李淑仪
图:受访者提供
18岁巴瑶男孩Jai,在介绍自己时,不避讳将“undocumented”(无证)字眼放入简介里。他是Sekolah Alternatif最早一批学生。那是一间设立在巴瑶村子的另类学校,由非政府组织“婆罗洲之友”(Borneo Komrad)创办,为村里的无国籍孩子提供免费中小学教育。
在另类学校出现以前,年届11岁的Jai还是一个不懂得读书写字的孩子,如今不仅有能力担任助教,也掌管学校菜园,负责村子的垃圾管理。
“在学校,我可以学习哲学思想、批判性思考,了解村里有什么问题,解决方案又有哪些。我们也学会很多技能,包括制作手工艺品。”
他的同学Suraida,今年17岁,在2017年入读Sekolah Alternatif。
“我们这个村子,很多人都害怕进来,所以有NGO到这里给孩子上课,我是其中一个喜欢跟着他们的人。以前我很顽皮,喜欢闹事,我不会忘记Mukmin老师(婆罗洲之友创办人)时常耐心地劝说我。学校也很重视我们的喜好,不会强迫我们学习不喜欢的科目,但老师不会放任不管,而是会跟我们一起寻找真正的热忱。”
6年过去,这批早期学生也算是毕业了,但他们不想停止学习。
“我拥有的知识很少,还想学到更多。”Jai说,“可是我们成年了,家里会批评,问我们还要在学校待多久,是时候要思考养家、结婚。”
如何让村里的长辈同意他们继续求学?这群学生后来想到──离开学校,晋入大学。
“我们去问老师,可不可以有一间大学?我们会让老人家明白,大学与学校不同,学的知识更深入,也打算半工读。”
得知学生的诉求,婆罗洲之友在今年7月正式成立Universiti Alternatif,是全马第一间免费为无国籍孩子提供高等教育的学府。
无国籍者最难忍:无处不在的压迫和歧视
问Jai和Suraida的志愿,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想在大学深入了解巴瑶族历史和法律知识,将来当社运分子(activist),为自己的族群争取权益。
这个念头的萌生,源于日常无处不在的压迫和歧视。比如在海边打工时,Jai需要承揽额外的粗重活,“有时我才刚坐下休息,他们就会生气。”相同的事情并没发生在其他员工身上。“我从早上7点工作到傍晚5点,每天领到30令吉。起初我很开心,后来才觉得不合理。”
身为无国籍者,Suraida也很难接受,为何仅仅少了一张蓝色身分证,就不能享有免费医疗服务。“我们生病时,被迫缴付很高的医药费。这是关乎性命的事,而我们同样是人类。这对我来说是最残忍的压迫。”
为了迎接Universiti Alternatif的成立,学校曾展开巡回活动,带领数名学生拜访沙巴大学、其他另类学校和相关组织,招生之余,也探讨提供实习的合作可能。
6月14日,巡回活动来到最后一天,众人前往亚庇市区游览,却遇到警察阻拦。即使已经展示海巴瑶信件(Surat Lepa)、诊所卡、国家社会福利局信件、村长确认信件和学生证,他们还是没能过关。一名老师与8名学生被扣押一周,其中3人仍未成年。
“这是我遭遇过最大的压迫,让我想要成为社运分子。”Jai说。“我们想要跟大家得到同等对待,合法证件很重要,给我们机会实现志愿,我们无国籍人士只是想要这些。”
Suraida说,“压迫的行为越发猖狂,大学的出现,给了我们全新的力量,这股士气越来越激昂。”
可回到现实,这份希望也许还是稀薄。
办校者的希望:歧视止于年轻世代
在法律上,这些另类学校始终处在灰色地带,不获官方承认,经营者从来都不容易。
负责婆罗洲之友行政事务的Shakila指出,在西马半岛,有些罗兴亚难民学校获准以私营学校的名义,向教育部合法注册,“但在这里,却没有这个选项,没有政策或系统支持我们。简单来说,Sekolah Alternatif和Universiti Alternatif是违法的。”
随之而来的,是执法单位施予的恐吓与胁迫。“警察有时会来这里看看,我们的学生会感到害怕,甚至不敢来学校。很多另类学校因此关闭。”
6月4日,仙本那海域上百间巴瑶木屋遭地方当局拆除、焚烧,很多无国籍人士在恍惚间失去家园。婆罗洲之友是村民拨电求助的其中一个对象。
“我们有对此发声,后来又发生学生被捕事件,我们也被迫关校,因为警察一直来访,家长也很害怕。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我们只是提供教育而已。”
位于奥马达海岛的ISKUL,是另一所无国籍学校,办校之路也是阻碍重重。
当地情况是,岛上村子住着大马公民,无国籍巴瑶族群则居于相邻的海上。两个族群的日常相处中,ISKUL创办人蔡亿佳委婉透露,系统性的歧视确实存在。ISKUL也好,无国籍巴瑶社区也好,不是所有岛上村民都能坦然与之共存。近期,因为当地权威的阻扰,原先答应给予辅助金的企业后来反悔,学校的发展计划被迫搁置。
蔡亿佳希望,歧视的心态不会发生在年轻世代身上。
“ISKUL除了给予教育,也是两个社群孩子可以互动的空间,这样他们才会理解彼此。”大环境存在系统性歧视,但改变也在悄然发生,“在学校里,我们看到大马籍孩子可以跟巴瑶孩子坐在一起吃饭、交朋友。”虽然这样的案例不多,但她相信,只要有人愿意搭建桥梁,情况终会慢慢变好。
志愿者的动力:孩子对学习的热忱与快乐
压迫和歧视,让这些无国籍群体持续困在贫穷恶循环,知识和教育也难以帮助他们逃离。
蔡亿佳指出,早婚和早育是当地常见的现象。当学生学有所成,转而成为老师,“十六七岁,父母就要她们结婚,纵使我们有给她们不错的津贴。”
不久以前,她曾协助怀孕的学生注册红簿子(buku pink),“即便政府政策允许无国籍妈妈注册,但护士却不帮我们注册。整个环境很不友善。所以这个课题很复杂,不是给他们教育就没事了。”
在Sekolah Alternatif担任志工的唱作歌手林水草,也有相同感受。
“你很难教他们何为责任感和纪律,这也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会觉得,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学校以外的生活尽是窟窿,不是每个人都能看见自己想要的未来。“他们比B40(低收入群体)还艰难,孕妇不敢到医院生产,老师们帮忙救过几个婴儿;屋子常常火灾,收在家里的积蓄全都烧光;女生要担心自己的安危,男生也有心理压力……”
惨痛说不完,但她也看见这些小孩懂得如何找寻快乐。
“如果你有机会来这里,你会时常听到他们在唱歌,有时老师带他们去爬山,女生也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复杂,好坏的情绪都很饱满。”
孩子的快乐,也是这些志愿者可以持续往前走的动力。
蔡亿佳说,早上8点的班级,学生7点就已等在外头,很是兴奋,“我想,是他们对学习的热忱,让我没有选择放弃。”
Shakila与伙伴这些年的付出,并没有白费。“我不能无视我所看见的,无国籍社群的情况很糟糕。教育可以带给他们希望和光亮,我们确实有看到改变,路上也结识很多同伴,现在还不是我们言败的时刻。”
打造双赢局面:改善弱势群体的处境,他们才能回馈社会
要争取最终胜利,还需更多来自各方的支持力量。正如他们所说,公民权课题,看似只关乎一纸证件,背后牵涉的却是庞杂的结构性问题。
“所以我一直在倡导,让整个社会一起合作。”蔡亿佳建议,“政府必须先有政治意愿,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囊括非政府组织和无国籍社群,跟他们对话。可以跟这些单位对话,也是我们教会巴瑶孩子马来文的目的。”
她也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贡献。“我们有公民权已经很有力量。冠病疫情教会我们的是,一个社会有多强,完全取决于最弱势群体的处境。给他们教育,他们才能回馈社会,也能减少社会问题。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Shakila也抛出质问,“连一条路也有路名,有身分。为什么身为人类的他们却不被认可?”她希望,往后若发生什么事,社会舆论可以跟他们站在同一阵线,“看看这个课题有多复杂,同时也看到我们持续抱有希望。”
以志工身分接触无国籍孩子与婆罗洲之友这些年,林水草深有感触的是,“原来除了生气和不满,我们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把愤怒化为行动。当你开始行动,你会发现自己并不孤单,原来还有其他人也想跟你一起做这些事。”
当然,她们无不期盼,眼前的工作会有结束的一天。
因为,在理想国度,Sekolah Alternatif和ISKUL本就无需存在。
相关稿件: 【沙巴无国籍学校/01】永远无法“毕业”的那群学生 【移工自拍片/01】尼泊尔移工 用镜头倾诉他乡点滴 【难民教育/01】知识能改变困境 难民自强不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