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介護培訓導師邱澤仁曾在照護自己親人過程中陷入窘境,他表示,“如何變老、護老,是需要做好準備的。如果沒掌握好對的知識,照護的過程會讓照護者無意傷害到照護對象,也會傷害到自己,更會引發家庭糾紛……
ADVERTISEMENT
我該如何去照顧曾經撫養我長大的你?
“啊,你看!你還說你不想上廁所,現在撒了滿地!”介護照護課程學員凌先生曾在敘述自己的照護經歷時告訴我們,這是父親剛需要照護時,他很常對父親道出的一句話。
好幾年前,他的父親突然中風。當醫生宣佈他狀態穩定可以回家休養,家庭成員在放下了一顆大石頭後,迎接的難關便是照護父親的這份責任。他們也頓時意識到,這將會是他們家庭需要面對的長期挑戰。
在敘述自己突然擔任起家庭照護員角色時,凌先生感慨道:“最難過的其實是心理的難關。對我而言最大的挑戰,就是處理父親的排便事宜。父親總是礙於面子,不想讓我們幫他處理,結果自己將排洩物撒落滿地。身為他的兒女,說實在的,要幫他上廁所,也同樣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礙。畢竟,這是一個撫養你長大、你所敬愛的人,看到他如今連基本的吃喝拉撒都無法自理,內心也會很彆扭、心疼。”
在所有形式的照護對象中,照顧自己的親人所需要克服的心理挑戰,就是最大的;正因為是至親,我們無法保持完全客觀的心態去面對,從而未能提供有效照護。但也正因為這是我們所敬愛的對象,能夠照顧他們也是我們的榮幸。而把他們照顧好,更是孝道最好的體現形式。雖然過程艱辛,但好在,照護是一門能夠學習的學問。有了對的照護方式,照護困境是能夠打破的。
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介護培訓導師邱澤仁分享一些照護小貼士,教導照護者能夠更好地照顧親人。他曾在照護自己親人的過程中陷入窘境,因此,他更能感同身受家庭照護者的心酸。他總說:“如何變老、護老,是需要做好準備的。如果沒掌握好對的知識,照護的過程會讓照護者無意傷害到照護對象,也會傷害到自己,更會引發家庭糾紛。”
| 常見的照護誤區1 |
正確給長者餵食法
吃乃人生一大樂事。即使年邁、生活無法自理了,“吃”仍然是可帶來快樂的活動。許多年長者都會非常期待一日裡的三餐。然而,伴隨著身體的退化,吃飯也可能會變成一個充滿風險(哽到,咳嗽)的活動。身為家人,朋友,或照護者的我們,該怎麼更好地協助長者進食呢?
邱澤仁闡述:“首先,我們需要從生理方面瞭解長者在進食時,為何會較容易哽到與咳嗽。我們人體的喉嚨處,有一個叫會厭(或喉頭蓋)的軟骨。當我們在說話或呼吸時,會厭會‘擋著’食道,方便空氣流入我們的氣管、肺部。而當我們進食或飲水時,會厭則會‘擋著’氣管,使食物和液體流入食道。人老後,會厭的功能不再像年輕時靈敏,它會變得較為遲鈍。這將導致長者在進食時,更容易有液體或食物流入氣管,而出現哽到,咳嗽,甚至發炎的現象。”
而解決此問題的關鍵在於餵食的方式和食物的性質。
在為長者餵食時,大部分人會把湯匙直入長者口中,然後抬高再拿出,讓長者的頭稍微後仰,認為這會方便長者吞嚥。這其實是錯誤的,因為頭在後仰時是為了方便呼吸。這將造成會厭“擋著”食道,進食時較為難反應,使食物直接流入氣管,從而導致長者出現哽到、咳嗽的現象。
“而正確的方式,就是湯匙直入口中後,直接拿出來即可,不需要將湯匙抬高。此外,在協助長者餵食時,我們也必須確保長者坐姿標準。至於為臥床的長者餵食時,我們必須調整床,讓它上半部豎立起來,或者使用枕頭讓長者坐立,才餵食。”
針對食物性質方面,不同的長者會有各自的飲食習慣與需求(例如soft food)。而最有效去避免哽到與咳嗽的方式是把液態食物弄得更濃稠些,其中最容易的方式是打勾芡,使液體變得濃稠,方便吞嚥。
| 常見的照護誤區2 |
正確輔助長者行走的方法
馬來西亞長者普遍比較倔強。即使行動不太方便,他們也不願意接受輪椅。長者行動開始不便後,大部分親朋戚友會給他們買步行輔助用具,例如手杖、腋拐、肘拐助行器等。然而,輔助用具交到長者手中後,就沒有下文了。大家可曾想過,所購買的輔助用具,是否適合長者?長者本身,又是否知道怎麼使用呢?
邱澤仁也介紹3種常見步行輔助用具以及它基本的正確使用方式,分別為:單腳手杖、四腳手杖及四腳助行器。
●單腳手杖及四腳手杖
這類手杖是步行輔助用具中最輕巧方便的。與此同時,它也最不穩定。它更適合讓平衡感和步行能力較強的人使用。
市面上所售賣的單腳手杖和四腳手杖有很多種不同的高度。那怎麼知道哪一個高度的手杖最適合長者呢?最適合他的那一個手杖,便是當長者站立、手臂自然下垂時,長者的手腕與手杖的柄平齊的那一個。
在選擇適合的手杖後,它的使用方式也很重要。
我們必須確保長者利用較為健壯的腿那一側的手來握手杖。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時,手杖放置於健腿側。此時,手杖的支點需要貼在健側腳邊。注意:手杖的杖身需要靠近身體。
位置擺好後,較為弱的那支腿和手杖就可以同時向前邁。在弱腿向前邁後,健腿則可以向前邁。健腿支撐站穩後,弱腿和手杖再次同時向前邁,並重復這個動作。
●四腳助行器
助行器是一種 “支撐行走器械”,目的在於通過增大支撐面,而讓人在步行時更加穩,其主要功能是支撐體重,讓人得以保持重心、穩定地步行。
市面上所售賣的四腳助行器也有很多種不同的高度。最適合長者的助行器便是當長者站立、手臂自然下垂時,長者的手腕與助行器的手柄平齊的那一個。此外,長者的股骨大轉子也需儘量地與手柄高度平齊。
在長者使用助行器時,雙腳在步行及站立過程中,需要由始至終處在四腳助行器框架內。而使用四腳助行器時,同樣也需要先邁開較弱的腿。接著,我們才將較健壯的腿邁出去。當雙腿併攏後,站穩,並重復同樣的動作步行。
針對這兩種照護技巧,邱澤仁將於8月11日(星期日)的“家有一老:家庭成員間的照護責任”活動上親自傳授其正確方式,監督大家一起在現場練習。
“其實,除了照護技巧本身,照護長者最難的是溝通。例如,身為家人,在一些日常的溝通原則上,什麼是我們應該告訴他們的,什麼則不應該?可以怎麼告訴他?在活動上,我也會親自教導大家。”
相關文章: 最殘忍也最仁慈的對話/如何減少末期癌患、癌童痛楚,讓他們在愛中離開 把年邁的親人照顧好,就是兒女獻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改變一位年輕人的選擇,改善一代樂齡者的待遇 臺灣知名諮商心理師及作家周慕姿/瞭解自己為何親密恐懼,從中找到舒服的相處方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