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不僅展現了中國這一古老大國首都的形象,更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申遺成功必將助力推廣中國軟實力,讓世界各國人民瞭解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ADVERTISEMENT
2012年,中國國家文物局將“北京中軸線”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並提交世界遺產中心備案。經過12年的不懈努力,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的第59項世界遺產。
聯合國世界遺產分為三種類型: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自然與文化混合的遺產。北京中軸線屬於文化遺產,但它並不是單一建築,而是現存最完整、最長的都城中軸線規劃實例,全長7.8公里,覆蓋近588公頃,包括了天安門、太廟、故宮、鐘鼓樓、社稷壇、正陽門等15個遺產構成要素,其緩衝區面積達4542公頃,其中故宮和天壇早在1987年和1988年久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北京中軸線,作為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傑出典範,其規劃理念和建築佈局深刻反映了中國傳統都城規劃理論以及“中”“和”的哲學思想。這種佈局不僅強調了城市的功能性,還體現了中國古代對於禮儀和秩序的重視。
北京中軸線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自元代開始建設。按照中國古代傳統都城規劃,以中為尊、左祖右社、左右對稱。即先選定中心點,建中心臺,然後確定宮城位置,南面建南城門,北端建鐘鼓樓。
曾經在北京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北京人有強烈的方向感,這與中軸線有著密切關係。
到隋唐時期,長安城以規矩方正、中軸對稱的模式出現。北京是元、明、清三代都城,成為了中國古典城市規劃設計理念的集大成者。
這種受儒家理念影響的南北中軸線設計,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和文化的哲學思想,源遠流長,影響遠及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成為世界古代城市規劃設計理念中的東方經典。
中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連續不斷歷史的文明古國,歷史文物遍佈全國,保護好歷史文物,傳承給子孫後代,讓後人更“具體” 的瞭解歷史,是每一代人的歷史責任。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必將加強人們保護歷史文物的理念和責任感。
中軸線申遺成功也是一個重要的新起點,以確保“北京中軸線”今後得到更妥善保護傳承。在文物建築保護修繕、應對自然災害影響、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科學引導旅遊發展等方面,它可以為其他中國文化遺產提供寶貴借鑑,切實履行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北京中軸線是中華文明的歷史見證,“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將可以讓世人“看得見、摸得到”實體的中華文明。
北京中軸線不僅展現了中國這一古老大國首都的形象,更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申遺成功必將助力推廣中國軟實力,讓世界各國人民瞭解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