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即时国际

发布: 12:34pm 12/08/2024

发酵

撞窗

发酵

撞窗

成大鸟群集体撞窗死亡! 专家:可能吃发酵果实“酒醉”酿憾事

成大鸟群集体撞窗死亡! 专家:可能吃发酵果实“酒醉”酿憾事
初步认为,可能是最近天气炎热,果实过熟而发酵,鸟吃了后“酒醉”而撞窗。(林政翰提供/互联网照片)

(台南12日综合电)台湾台南成功大学的成功校区发生10多只鸟群集体户玻璃事件,由于校园内罕有类似情形,引人好奇。台南社大研究员林政翰表示,因为是老建筑,窗户是木框,没有大面玻璃,是否为窗杀有待讨论,惟急救站人员怀疑是因天气热,果实过熟,鸟吃了后“酒醉”撞玻璃造成。

据台媒《联合新闻网》报道,近几年大楼林立,且许多建筑都采大型落地窗设计,因光滑的亮面使得光线反射造成类似镜子效果,会有反射周遭景物的假象,使得飞经的鸟类认为可穿透而撞窗致死,类似事件频传,即使乡村地区也时有所闻。

ADVERTISEMENT

台南社大环境小组研究员林政翰11日上午到成大成功校区上课,在上课时一直听到物体撞窗户的声音,下课后发现走廊上躺了12只辉椋鸟,9只已死亡,另有3只还没死,看起来晕晕的,于是送急救站。由于辉椋鸟是外来种,却近几年大量繁殖,不仅造成大量噪音、鸟粪与疾病风险,也影响台湾原生鸟生存,一如外来种八哥一样,环保团体有建议移除声音,因此,急救站没收,但这3只鸟也因伤势严重而死亡。

林政翰说,上课处是老建筑,窗框是木制,并没有大面玻璃,由于乡下一下撞窗事件也会发生在没有大落地窗或大型窗户的透天厝,大家都很好奇发生原因,送急救站时特别问处理人员,初步认为,可能是最近天气炎热,果实过熟而发酵,鸟吃了后“酒醉”而撞窗。

林政翰观察,校园内有雀榕,长了许多果实,经过时可闻到果实过熟或腐烂的发酵外,经佐证,鸟吃了后“酒醉”并非不可能,但辉椋鸟也用生命告诉我们,“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重要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pm 07/06/2024
赴一场椰丝包之约/海角(双溪大年)

我对甜椰丝内馅的食物,心底就有股莫名的抗拒。尤其是甜到深处自然齁的腻感,使我瞬间即关上想品尝的大门。

“安迪做的包子真的很好吃,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第三个。”娘家的女佣在我们抵达家门不久,就拿着一个包往嘴里送。

那一脸的满足,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样子,我懂。我也最爱母亲做的传统糕点。尤其面粉混合酵母而散发的麦香味,随着咀嚼充盈在口腔的每个旮旯时,想起肚子便先咕噜咕噜叫了。

可是,当母亲说是椰丝包时,所有往上涌的口水又吞了下去,灭了熊熊的口腹之欲。

母亲说,自2019年与我一起做几笼包子给表妹们后,就没再做过。这次重回战场,没想到做得又软又好吃。听她和女佣左右夹攻猛夸,想起自己也实在太久没品尝过母亲做的包,试一下无妨。掀开锅盖一看,独剩蒸篦片与我相对望。好吧,吃与不吃的纠结和负疚感,随之消失。

只不过,母亲那被挑起的兴致,却有了燎原的苗头。看到一堆搁置在四方篮的香蕉叶,心知她陆续还有搞作了。果不其然,她说还想做椰丝包,反正所有的材料都俱全了。

第二天,忙完家务,即看到女佣拿着菜刀大力劈椰子。三下五除二,即把坚硬的椰子劈开,倒出椰水、刮出椰肉、再将它们泡成丝。看着椰肉在刨丝器下化成雪花落在钢盆堆成小山,我竟有种在看刨冰沙的错觉。

“好卡在有伊到三刚,那无我即A郎是做未来。”是啊,总算是请到一个能真正帮到她的助手,减轻她的负担。

炒椰丝的工作则由母亲包揽。椰丝加入姜片、班兰汁、椰糖和砂糖去炒,班兰叶的香味飘过长长后面厅,诱得在前厅的两个瓜都忍不住跑来厨房里瞧。

“阿嬷是煮哈米?按呢香的?”在双溪大年,椰丝、班兰和香蕉叶是神仙组合的娘惹糕点林林总总,奈何治愈不了中马查某囡仔的味蕾。大概,是那股令我心生恐惧的甜。

母亲不懂我内心的纠结,却见她的手在铲和炒锅之间来回翻炒。阳光下的侧脸,是一贯的认真。炒好班兰椰丝,轮到做包步骤。我在一旁剪着圆形香蕉叶,边看着她如何制作。

“妈,卖尬烧水,发籽会紧发,等下包无水。”

“没啦,我顶道做过,没代志,麻是发水水。”

对于自己在行的事情,看着母亲胡来的做法,我难免想多叨念几句。后来的后来,却止住了。重要吗?步骤不一样,做法不同,难道不可以吗?重点是母亲乐在其中,她随意就好。何必事事都得循规蹈矩,将美好的感觉,消弭在意见不合中呢?

育儿的过程,我也爱如此。总要她们跟着我说的做,最后落得不欢而散的结果。半途插手,败坏了多少当事人的初心与享受?

抛开内心“非如此不可”的执念,就好好陪着她一起做椰丝包吧!我学不会怎样把一片圆形的面团,弄成一个凹洞。每每内馅落在那中心点,内心开始紧张,加速包扎的过程,担心它们滑落。汁沾到皮的边缘,会难以粘合。往往是这阶段做不好,内馅外漏,越包越毁不成形。

好在椰丝内馅无油也干,尚可勉强完全裹住。在搓成圆形时,我又回到那个手忙脚乱的阶段。习惯在板上搓,整个握在手的感觉太不安全。

揉碎了过去对甜椰丝的偏见

“日A手爱弓起来,五只手仔慢慢修起来,安尼款卡圆。”但是,我笨拙得搓了约10个,都没能练好。

午后的木屋灶脚,即使通风,依然是热得快融化掉。我们却在如雨的汗水里,跟发酵冒泡的面团斗快。圆滚滚的椰丝包,一个个罗列在竹篓时,看着就特别欢喜。

“这道正好有二姐回来跟您逗阵做。”3个女儿中,独爱吃的我,遗传了母亲爱搞东搞西的个性,即便是弄得满身油光,都想把古早味延续下去。

“乌A发了,卡紧要放进去炊了。”包子在热能的助力下,很快就发得表面光滑,甚至有些还起了小泡。

“卡等A无知有水无?我顶道做卡真水。”母亲放进去后,嘴上的叨念亦没停止过。她总想能复制前几天的完美椰丝包。

高高的锅盖掀开时,白烟袅袅,热气熏人,母亲的脸却在看见白烟下滑溜溜的椰丝包,笑开了花。

“哇,妈,真A好吃。皮软椰丝香,甜也咁咁好,够有姜A香味。”连我那不吃椰丝的小女儿,也一口气吃了3个。首篓的11个椰丝包,速清。

母亲的椰丝包,揉碎了过去我对甜椰丝的偏见。总要试了才能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别让过去的阴影,继续笼罩在未来的体验。那么,曙光也无处可进,不是吗?每次的体验,细细去品味,就会察觉,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

年少时,钻进一个牛角尖里,就不肯去尝试其他的可能。人在中年,反而却是允许生命中还有更多美好的体验会接踵而来。也许,这就是中年送来的礼物。当中,亦是真正体会到父母那番源源不绝的爱,一直都在滋养我的生命。

有母亲在,永远没有挨饿的机会,这是做儿女的幸福。我还在拥有着,夫复何求?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