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迅速變遷下,傳統手拉陶瓷樹膠杯,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如今又重現在眼前,彷彿令人走進時光隧道。
日前在柔佛新邦令金人文壁畫家蔡文濤的安排下,歐耀木特地從吉隆坡趕回家鄉,重演上世紀50至60年代的陶瓷手藝絕活。
ADVERTISEMENT
歐耀木用黏土放在旋轉的轉盤,逐一地打坯成形,令在場的拍攝者大開眼界。
他強調,做陶瓷必須要好的泥土,以及到位的技巧和爐火。拉坯時,得巧妙地利用陶泥在延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張力和柔韌性,才能創造出高質量的陶瓷藝術。
“從小玩泥土長大”的歐耀木(70歲)生長在陶瓷工匠家族,畢業於日本陶瓷學院。他在年紀輕輕時,就已掌握祖傳工藝和柴窯設計。
他已故父親歐英光,在二戰時期從中國潮州南下至馬來亞謀生,選擇在擁有黏土地質的柔佛居鑾嗎什落戶。
歐耀木指出,上世紀50年代我國橡膠業的崛起,當時的陶瓷樹膠杯需求量非常大。他每天都製作千多個陶瓷樹膠杯,加上百名工人的製作,還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隨著時代變遷,樹膠工業逐漸沒落,陶瓷樹膠杯已經消失,傳統龍窯已經無用武之地。該陶瓷廠已轉型為體驗陶瓷製作坊,讓學生有機會體驗陶藝製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