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到政治,特斯拉在東南亞的發展策略面臨諸多挑戰。在這種背景下,特斯拉放棄在東南亞設廠並不完全令人意外。
ADVERTISEMENT
自去年7月,首相安華與馬斯克(Elon Musk)會談後,大馬已做好迎接特斯拉(Tesla)投資的準備。然而,最近的報道指出,該公司已解散了其東南亞擴展計劃的執行團隊,並放棄在東南亞設廠。
對此,首相安華表示,特斯拉給出的理由是它面臨虧損,且無法與中國電動車競爭。其實,從公司業績來看,特斯拉仍然處於盈利狀態。所謂的“虧損”更準確來說,應該是盈利不如預期。
要深入理解特斯拉放棄設廠的真正原因,可以從特斯拉的發展史入手,這不僅僅是簡單的財務表現問題,更涉及戰略調整和市場定位的考量。
早在90年代,通用汽車(GM)已推出了電動車。然而,2006年的美國紀錄片《誰殺死了電動車?》揭示了在石油公司的壓力下,這款產品最終未能走向市場,導致電動車行業陷入低谷,長時間無人問津。
到了2010年代末,特斯拉率先推出了Roadster電動車,進軍豪華轎車市場,並通過高科技手段降低成本,隨後推出了Model S等大眾化車型,使電動車市場重新煥發活力。
在2010到2020年間,隨著淨能源成為國際焦點,電動車銷量整體上升。汽車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14年美國電動車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大關。作為電動車行業的先鋒,特斯拉從中受益最大。
到了2018年,Tesla Model 3的銷量相比2017年激增了75%。此時,特斯拉開始探索新市場。2019年,為了推動電動車行業的發展,中國向特斯拉提供了160億美元貸款,支持它在上海開拓市場。這一舉措標誌著特斯拉在全球市場的進一步擴張,尤其是在關鍵的中國市場。
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3年,電動車製造商的總市值從1000億美元激增至1萬億美元。這給了特斯拉繼續擴展,從中國南下尋找更多商機的理由。
在往後的日子裡,特斯拉在泰國和印尼探索設廠的可能性,並承諾在馬來西亞設立總部、展示和服務中心,同時建立快速充電網絡,以進一步擴大其市場影響力。
近年來,特斯拉開始面臨挑戰。自2022年疫情期間,隨著運輸費用高漲,從電線束到晶片和電池單元等關鍵組件,它們的供應鏈先後出現問題。這些挑戰為特斯拉的擴展計劃增添了不確定性。
在市場佔有率方面,特斯拉麵臨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包括現代(Hyundai)、起亞(Kia)、福特(Ford)和比亞迪(BYD)等,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此外,比亞迪的銷量在去年更超越特斯拉。
在價格方面,電動車在多國陷入價格戰。為刺激需求,特斯拉在中國和美國提供了折扣,但這導致其利潤率從2023年第二季度的18.7%降至14.4%。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的汽車收入下降了7%。
在政治方面,美國總統選舉在即,馬斯克公開支持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特朗普傾向於“美國優先”政策,主張將製造業回遷美國。他在首次擔任總統期間,曾向科技巨頭施壓,要求他們將生產線搬回國內。這一立場與特斯拉的全球擴展戰略產生了矛盾。從經濟到政治,特斯拉在東南亞的發展策略面臨諸多挑戰。在這種背景下,特斯拉放棄在東南亞設廠並不完全令人意外。
業務方面,馬斯克揚言,特斯拉將從電動車擴展到如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和人形機器人(Humanoid)等相關科技領域。雖然這些舉措尚未形成大規模的業務,但它們清晰地表明瞭特斯拉多元化發展的決心。
為了吸引馬斯克的投資,大馬付出了巨大努力,包括提供各種優惠措施,並放寬了在本地設立企業的條件,期望引入更多特斯拉的投資。
然而,隨著該公司對東南亞市場的興趣減弱,可能事與願違,這無疑是令人失望的結果。但在商業的世界裡,當一項生意談不成時,不代表雙方關係的終結,而是尋找下一個合作方案的開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