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社论

发布: 9:00pm 12/08/2024 2959点阅

社论

奥运

战争

和平

运动员

社论

奥运

战争

和平

运动员

社论.希望奥运精神带来世界和平

2024年巴黎提醒我们,是时候停止,只要有同理心,我们就可以共处;战争与和平,经常只是一念之间。

团结部长艾伦达干说,奥运会是团结国人最好的媒介,同时也说明体育运动能够团结全民,即使政治立场不同,宗教和种族各异。是的,不只是团结全民,全人类更必须因为奥运会而团结。

ADVERTISEMENT

为期17天的巴黎奥运会怎么这么快就闭幕了?很是不舍。巴黎法兰西体育场的闭幕礼上,中央草坪用几何图形串连起世界地图;206个国家与地区的,笑着跳着进场;美丽活泼、青春洋溢,欢乐的情绪想必感染所有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

生命本就应该如此美好,人类本就应该团结,何忍如此青春洋溢的青年人战死沙场?但是,是有的,“俄乌冲突”就有479名乌克兰运动员战死,包括5月5日阵亡的乌克兰举重名将佩列先科。俄罗斯呢?无从统计。

美丽的乌克兰跳高女神马胡奇克(Yaroslava Mahuchikh)为乌克兰争得一面跳高金牌,但她一路走来比其他选手艰辛。今年22岁的她,先要冒死从饱受战火蹂躏的家园逃亡,然后坚定信念争取一面金牌献给阵亡的乌克兰战士,包括曾经在运动场上一起努力的伙伴们,她的励志故事让人动容。

她受访时说:“在这困难时刻,我将这块金牌献给乌克兰的战士、保卫者、志愿者,和所有帮助我们国家抵抗邪恶敌人的人”。运动员本应该在体育场馆内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人类极限;为何为国捐躯?那是逼于无奈,没有人愿意经历的悲剧。

至于俄罗斯,长期以来是奥运会争金的体育强国。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俄罗斯派出282人的代表团,拿下包括19面金牌在内的56枚奖牌,在奖牌榜上名列第4。入侵乌克兰后,国际奥委会对俄罗斯执行禁赛处罚,个别运动员可以用“个人中立”的名义参加巴黎奥运,但参赛资格受到严格审查,所以只有6名运动员出席本届的巴黎奥运。

运动员成才的过程十分艰辛,失去参赛资格,失去奥运的舞台已经很不公平;但更可能的情况是,不少俄罗斯运动员早已陪同479名乌克兰体育健将死在战场。

巴黎奥运闭幕礼上,看到运动员欢乐的氛围和青春的生命,对比在战场上一身戎装,被迫当刽子手的运动员,真是于心难忍。好战的政客与军头,是应该好好看一看奥运闭幕式,从运动员的青春欢笑声中去领悟生命的可贵。

祈祷“俄乌冲突”、“以巴战争”、“苏丹内战”都别再拖延;奥运会后,立即进行和平谈判、商议休战课题,减少无止尽的人命伤亡。

奥运会本来就有“奥林匹克休战( Olympic Truce)协议”,奥运会期间及前后7天,所有交战国必须偃旗息鼓。

2800年前,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在四年一度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前后,都会停止战争。讽刺的是,古希腊城邦遵守停战规矩,现在所谓的文明世界却野蛮地视协议为废纸。以色列总理湼坦雅胡就在奥运期间暗杀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这是违反奥运精神的恶例;不文明的野蛮人,亵渎了耶路撒冷这座千年古城。

奥运精神追求“谅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在奥运会举行的17天期间,我们见到了竞赛场上,运动员追求巅峰对决的同时,也不断上演感人的、人性化的场景。取得金牌不是参加奥运比赛的终极任务,真正的精神是运动员之间珍惜友谊、参与其中、尽力而为。

我们希望谅解、友谊、团结的奥运精神,能够从赛场上延伸到国际局势,延伸到全人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巴黎表示,奥运会是普遍性和多样性的象征。它象征着团队合作、公平与相互谅解,是竞争而非分裂和冲突。他说:“目前,我们的世界四分五裂,地缘冲突急剧增加。加沙的苦难、乌克兰的战争,从苏丹到刚果,从萨赫勒到缅甸,人类正遭受可怕的苦难。”

奥运会始终主张和平、团结及建设美好世界的希望。希望2024年巴黎奥运提醒我们,是时候停止战争,只要有同理心,我们就可以和平共处;战争与和平,经常只是一念之间。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8:00am 28/03/2025 4.1千点阅
社论.激发爱国精神不能止步于佩戴国旗扣章

要真正促进国民团结和对国家的自豪感,类似激发爱国情操的倡议必须是注重实质而非狭隘象征意义,爱国和忠诚不能只是口头上的承诺,或者形式化的佩戴徽章或悬挂国旗,而是必须发自内心的,并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教育部发出通令,从4月21日起,所有隶属于教育部的教育机构的学生,必须在校服上佩戴国旗扣章,包括政府学校、政府资助学校、大学预科学院和师范学院。教育部也鼓励其他教育机构采纳这一做法。此举旨在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与自豪感,同时促进团结、纪律及责任感。

爱国情操通常被视为国民团结的基石,是世界各国政府努力培育的一种情感。而学校是适宜培养此情操的场所,从幼年级开始落实,潜移默化,长期以往将能根植于个人心中。

教育部要求并免费提供扣章给学生,在穿着制服和相关活动服饰时佩戴,时刻提醒学生尊重和保护国旗,其出发点是好的。惟学生家长们的疑虑是,这样的形式化举动,能否提高爱国精神,还是值得商榷的。

要真正促进国民团结和对国家的自豪感,类似激发爱国情操的倡议必须是注重实质而非狭隘象征意义,爱国和忠诚不能只是口头上的承诺,或者形式化的佩戴徽章或悬挂国旗,而是必须发自内心的,并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教育部并没有详细说明,佩戴扣章之余,还有哪些相关的策略和学习或活动会分阶段推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生校服上仅仅多了一个扣章,那些低年级的小学生,相信还无法领会佩戴扣章的意义为何?高年级学生乃至大学生,就是为了服从而佩戴,没有遵从可能受罚,恐怕会带来反效果。

家长除了质疑这项派国旗扣章的实质效果,更不免觉得是浪费资源。毕竟教育部属下的教育机构,光是中小学就超过1万所,学生人数逾400万。单是以每人获分配2个扣章计算,就已经接近逾1千万个,而且这还不包括预科学院和师范的学生,即使扣章的成本再低,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其实质成效与开销是否能成正比,自然难免让家长产生问号。

再者,教育部并没有说明,扣章的设计、生产和分发是由教育部全权负责,还是外包给企业?若是外包,是哪家公司获得合约?是否有通过公开招标?昌明政府提倡廉洁和透明,教育部有必要公开明细。过去,曾经发生“干捞”事件,结果学校工程沦为“豆腐渣工程”,甚至危及人命。安华上台后极力打贪,政府部门就必须贯彻廉洁和诚信精神,这不就是教育部希望动过落实学生佩戴扣章,要培养学生们的良好价值观吗?

国旗扣章别在学生服装的右胸口,是一种提醒,自身的行为必须端正,道德观和思想要正确,才不会愧对身上佩戴的国旗。国旗是我们国民的身份认同象征,无论是悬挂、佩戴还是高举,展示的是国家的形象,不能随意,不能做出任何不敬的举动,否则就是对国旗的亵渎。如果大人们要学生尊重和爱护国旗,本身却没有做出好榜样,言行不一,学生们又怎能学习到爱国的精神?

因此,教育部必须规划出更强大和有素质的教育体系,来培养健康的爱国主义意识,这比起形式化的佩戴国旗扣章来得重要。有鉴于此,教育部应该在国民课纲中更强调公民教育,除了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学校要做到实践,就必须带领学生打破形式化的框框,教师要以身作则,教育部官员不要鸡毛当令箭,政府的教育资源要公平对待所有源流的学校,不要将政治带入教育,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平等和包容,从而发自内心地以身为马来西亚人为荣。

教育部必须培养学生更具有批判性思维、同理心和对国民传统的深刻理解。学校不仅是要让学生了解国家过去的辉煌时刻,还要了解我们面临的挑战,以及为建立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而不断奋斗。学校的任何学习活动,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深入思考成为马来西亚人的意义,并探索他们能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的方式。总的来说,教育部要培养学生爱国情操,还有更多有实质性的政策值得推行,不能止步于佩戴国旗扣章。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