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13日讯)一名女子因涉嫌土地买卖诈骗被捕,警方调查后揭发她竟然是惯犯,从2016年至今竟涉及至少15宗案件,当中仍有4宗案件正在审讯中。
即便如此,这名女子似乎仍不肯收手,以地产经纪的身份继续干案,在最新的一个投报中,嫌犯诈骗了一名退休人士逾6万令吉。
ADVERTISEMENT
全国商业罪案调查总监拿督斯里南利尤索夫指出,根据警方调查,从2016年至今警方共接获15宗针对这名女子涉嫌土地买卖诈骗的投报,涉及金额达54万7650令吉。
“警方在本月4日接获一名59岁退休人士报案,称他在2021年11月透过嫌犯买卖土地,但在付款至今仍无下文,受骗者过后向地主了解发现地主并没有收到任何买地的款项,惊觉遭嫌犯诈骗,于是报案。”
他说,警方于昨日在鹅唛地区逮捕该女子归案,并延扣嫌犯3天助查。
警方目前援引刑事法典420(诈骗)条文调查上述案件。
另一方面,南利也透露,警方在2022年至今共接获87宗律师失信案的投报,涉及金额逾6600万令吉。
“警方接获最新的投报是在本月8日,一名72岁男子报案称他在2023年11月透过律师处理卖地事宜,有买家在今年3月出价14万令吉买下其在柔佛峇株巴辖的土地,但他截至报案为止都尚未收到这笔款项,怀疑律师失信,于是向警方报案。”
此外,他说,警方也在本月6日接获一宗指控律师私自挪用83万令吉公款的投报。
“51岁的报案者是一名房地产经纪,他报案称其公司在2013年委托了一家律师楼协助处理该公司的买卖房屋事宜,并以该律师楼名义开设了一个银行户头,当中有83万2473令吉公款,然而负责律师在2017年遭反贪会逮捕及提控,导致银行户头款项冻结,无法取出。”
南利说,律师在今年5月获释后,受害者要求他缴还已解冻的公款,但律师却坦言他已私自挪用这笔钱来供屋,以免其房屋遭银行拍卖。
“警方已援引刑事法典409(失信)条文,调查上述两起案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10日讯)一名拥有16项毒品案前科的累犯多次进出监狱后仍死性不改,出狱后与同党再次贩毒,从北部邻国引进包括海洛因、冰毒及摇头丸等毒品加工后分销,但最终难逃法网,4男1女全数落网。
警方在行动中起获总值149万令吉的各类毒品,包括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

全国毒品罪案调查总监拿督斯里许国振指出,落网的5名嫌犯年龄介于36至46岁,46岁的主嫌是集团首脑,另外一名39岁嫌犯则负责运毒,其余嫌犯也各有分工。
“调查显示,主嫌有16项毒品前科及4项刑事前科,另外有两名男子也分别有8个及15个毒品前科,以及5个刑事前科,都是犯案累累的惯犯。”
他说,警方在上周二(4日)晚上8时50分至11时50分在雪隆地区展开数项逮捕行动,率先在蕉赖某公寓的停车场逮捕了一名嫌犯,在其轿车搜出毒品,随后在嫌犯指引下,前往一间公寓,再逮捕第二名嫌犯,同样在公寓里搜出大量毒品。
“警方后续行动中再逮捕3人,共4男1女落网,起获海洛因、海洛因砖、冰毒、冰毒粉末、马丸、电子烟液,大麻、一粒眠以及摇头丸等毒品,总值145万令吉。”
他说,警方调查显示,这个贩毒集团以每个月2300令吉租下该公寓单位,在里面进行毒品分拆,并会将部分毒品磨成粉末状,好让吸毒者可以掺进水里制成毒饮料饮用。

“警方调查显示他们从去年10月开始活跃,专门将毒品供应给巴生河流域地区的一些娱乐场所;这批毒品若流入市场,相信可荼毒7万2752名吸毒者。”
他说,尿检显示所有落网嫌犯都对毒品呈阳性反应,警方已将他们全部延扣,并援引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39B条文,调查这起案件。
此外,许国振表示,该集团首脑屡次犯案被捕,甚至入狱服刑,但出狱后仍不思悔改,继续从事贩毒活动,实属罪大恶极。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