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並不意味著這些電動汽車比美國或歐洲汽車差。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中國產品代表二流品質的說法已經真正成為歷史。
ADVERTISEMENT
令人失望的是,在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領導人連續數月積極爭取馬斯克的電動汽車品牌之後,特斯拉選擇放棄在這些國家的投資。
但這並不奇怪,因為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在這一區域已經遙遙領先該美國公司。從2023年起,中國的比亞迪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的首選品牌。
毫無疑問,特斯拉被認為是更好的品牌,但它如今落後於深圳的比亞迪,後者也是大馬排名第一的電動汽車品牌。
作為一名經常去中國的遊客,我曾在中國各地的展示廳裡看過電動汽車,我可以肯定地說,這些中國汽車是物有所值的優質汽車。
中國製造並不意味著這些電動汽車比美國或歐洲汽車差。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中國產品代表二流品質的說法已經真正成為歷史。
據《南華早報》報道,自去年以來,比亞迪在大馬的銷量已超過8000輛,比特斯拉多3000輛。
該報道指出,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旗下戰略諮詢機構安永—博智隆(EY-Parthenon)今年1月發佈的報告,到2035年,東南亞的電動汽車銷售額預計將從2021年的約20億美元(89億令吉)增加到800億美元(3540億令吉)至1000億美元(4430億令吉)。
雖然比亞迪是最知名的中國電動汽車品牌,但還有許多其他選擇。
馬來西亞政府為保護寶騰(Proton)和第二國產車(Perodua)而設定的最低價格為10萬令吉。
如果沒有這項政策,中國產品就會以更便宜的價格湧入大馬市場。
《雅加達郵報》報道稱,2023年,比亞迪、上汽集團旗下的名爵、尼奧、廣汽集團、理想汽車、吉利和奇瑞等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將合計控制全球電動汽車53%的市場份額。
“電動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已促使多個地區的政府,特別是美國和歐盟,制定措施遏制中國的主導地位並保護其國內產業。”
與其考慮其成本效益、價格優惠和改進電動汽車設計,美國反而採取了簡單的辦法——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關稅,將中國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提高了四倍,高達100%!
首相安華的看法是正確的,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影響了特斯拉的決定。馬斯克花了不少時間來決定何時以及如何在東盟開設工廠,但他還是遲了,因為中國搶先了一步。
《南華早報》引述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李峰錦(Cassey Lee)的話說:“特斯拉將是這一市場的後來者,其電動汽車比中國公司的電動汽車更貴”。
特斯拉決定跳過東盟可能意味著它將錯失該區域的一大塊市場,據說到2035年,該區域的規模將高達1000億美元(4430億令吉)。
“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中國作為電動汽車領域世界冠軍的地位日益鞏固。”
《雅加達郵報》報道指出:“因此,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出口額大幅飆升,從2021年的85億9000萬美元增至2023年的341億3000萬美元,翻了四番。”
國際能源機構報告稱,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佔全球電動汽車新註冊量的近60%,歐洲佔25%,美國佔10%,世界其他國家佔剩餘的5%。
美國的統一政策適用於所有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製造商,與此不同,歐盟的規定是針對不同製造商的具體情況提高關稅。例如,比亞迪將面臨17.4%的關稅,而吉利和上汽的進口關稅分別為20%和38.1%。
《雅加達郵報》補充說,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中國品牌佔東南亞電動車銷量的70%以上,其中比亞迪佔據市場主導地位。
“中國品牌在電動汽車領域成功超越了長期以來主導東南亞內燃機汽車市場的日本和韓國品牌,因為後兩者在向電動汽車轉型方面面臨滯後。”
在馬來西亞,吉利與馬來西亞寶騰合作,投資100億美元(443億令吉)擴大其在東南亞的業務;在泰國,奇瑞計劃在羅勇府設廠,首期生產5萬輛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讓我們拋開X平臺的持有者,把目光轉向中國人,尤其是吉利,因為他們是長期合作的堅定夥伴。寶騰e.MAS7已經亮相,這肯定將是2025年後可能推出的眾多車型中的第一款。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