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和朋友各自散落在不同的城市匍匐前行。若想繼續和那些曾傾吐心事的朋友維持良好的關係,無非需要雙方的用心經營。然而,深厚的感情也抵不了懸殊的生活節奏。友人們的生活多是加班至深夜,週末也被各種行程塞滿;我卻是準時下班回家,週末無所事事、獨自瞎晃的角色。毫無意外,這些物理距離、生活節奏、圈子不同等因素造成我們疏離了不少。也是這樣的日子裡,比起經營友誼,我決定灌注更多熱情、時間、金錢在“追星”這件事上。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深信追星的快樂大於交友。不再擔心對方是真忙碌還是在逃避、牽掛信息被擱置數日等等,也少了許多自我內耗,或是一方極度不適另一方卻覺得沒問題的尷尬局面。追星的時候,一旦決定出席哪一場講座或是演唱會,就可以甜滋滋地倒數見面的日子,且幾乎不會被爽約。這樣一來,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盼頭。
ADVERTISEMENT
該從哪一位開始說起呢?通勤路上聽的歌手、配著飯看的YouTuber,還是刷社交媒體時讀到的密密麻麻文章?撇除工作所需接觸的客戶與同事,身為一名獨居,又處在朋友不多的城市的異鄉打工人,生活幾乎被這些文字、影片、播客和音樂填滿。追星的快樂和交友有些類似,那些獲得共鳴的欣喜、看到喜歡的人們取得成就的欣慰,以及千里迢迢不惜見一面的奔赴,都讓人感覺愉悅和幸福。
之所以提筆寫下這篇文章,是因為有了新的感悟。
那天在YouTube上發現一個不錯的頻道,YouTuber長相清秀、口齒清晰、言之有物,我津津有味地連續看了好幾支她的影片。後來才在留言區發現,原來早在年少時期就觀看過她的影片,欣喜程度堪比分道揚鑣後再遇故人。在這個演算法時代,時隔六七年,仍然願意為她的作品停下目光,且合乎胃口,雖說不上是太巧的事,但我也覺得難得,很是珍惜。
開始關注她之後,就被推送了一支影片。她在裡面娓娓道來這些年沒有繼續經營頻道的原因。隔著熒幕,她開始對我說起了這些年來,和伴侶兩人先後被診斷出各種心理疾病、買房、欠債、分手等事件,幾度哽咽。說起冗長的細節,她輕輕地提到家裡的事:“我的父親有過很多任前妻”。我在這頭靜靜地聽她闡述,那個影片長達四十多分鐘,卻震撼了我很久,很久……
“這只是一個你不認識的人發生的事而已,”接近影片的尾聲,她這樣淡淡地說。剎那,這一端的我有一種說不出的難過。我明明陪你難過了一場。
若再問我,還願意投入那麼多去追星嗎,即便最終如夢幻泡影,只是彼此的陌生人?我想,為了那些住在身體裡多年的自我認同與價值觀,我仍然是十分樂意的。但也許,哪怕追星也能獲得許多陪伴和歡愉,卻終究無法成為現實中的情誼。想起來這些,那些幸福的頁面瞬間閃退。這一次,是熒幕裡的黑,直勾勾凝視著現實中的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