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城19日訊)經濟部長拉菲茲說,團結政府致力於確保土著議程在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計劃中獲得優先考量,但這並不會否認其他種族的權利,反之能在國家發展及進步上造福所有種族。
他在2035年土著經濟轉型計劃推介禮上致詞時說,雖然土著的社會經濟已改善,但需接受土著仍有許多提升的空間和機會的現實,以便能與其他族群平起平坐,甚至在國際舞臺上競爭。
ADVERTISEMENT
他指出,土著目前仍面對的問題如社會經濟地位依舊困在中低收入階層,以及土著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較低的經濟活動中,間接導致各族之間的收入和財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他表示,主要因素是土著未能為國家經濟做出更有意義的貢獻,使政府建立土著貿易和工業社會的願望尚未完全實現。
“土著企業在創造價值和擴大業務方面的能力較弱,尤其是因為大多數是微型或小型企業。
“早期資金和支持的限制,尤其是初創公司也是因素,導致他們持續依賴政府的補助金和融資。”
上市公司土著僅佔7%
此外,拉菲茲指出,截至2022年,在上市公司中,土著僅佔上市公司的7%,即945家在大馬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只有62家上市公司屬於土著。
他也說,根據2022年勞工問卷調查,61.5%或38萬7800名土著失業,其中70.8%的失業土著是介於15至30歲的青年。
出席者包括,通訊部長法米、外交部長拿督斯里莫哈末哈山、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長東姑賽夫魯、種植及原產業部長拿督斯里佐哈利、旅遊、藝術及文化部長拿督斯里張慶信、企業及合作社部拿督依溫貝尼迪、首相署(聯邦直轄區)扎麗哈、政府首席秘書拿督斯里山蘇阿茲裡、經濟部副部長拿督哈妮法,以及工程部副部長拿督斯里阿末馬斯蘭等。
土著貧窮率7.9%
拉菲茲說,社會保障問題也困擾著土著,2022年數據顯示,與其他種族相比,土著貧窮比例仍然高,有41萬5400個土著家庭或7.9%仍處於貧窮生活。
他指出,生活貧窮的華裔為1.9%,印裔則有5.4%。
他說,土著佔多數的沙巴、砂拉越及吉蘭丹的貧窮率超過10%。
37.2%原住民屬貧窮
“更具挑戰的是,37.2%原住民屬貧窮,這是因他們面對有限的社會經濟機會。”
他指出,政府設立多個機構負責支持土著發展議程,其中9個土著授權機構專為土著發展議程賦權,包括人民信託局及土著議程領導單位等,但與機構和治理薄弱,以及交付機制效率較低的問題導致漏洞,使目標無法實現。
“各自為政地落實項目,未能按照最初授權進行且缺乏協調性的監控,導致角色重疊及資源管理效率低下。”
拉菲茲說,我國仍有空間和機會反思,並努力尋找最佳解決方案,推動土著的社會經濟發展更為進步和繁榮。
“這可透過改革經濟結構來實現,使大馬成為發達和高收入國家。土著在高增長高價值工業等具有高附加價值的新興行業中,有發揮更有意義作用的機會和潛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马口26日讯)本着“一个也不能少”的教育精神,过去数年以来,弄边中山华小校长李铠向曾多次亲自走进中山华小附近的多个原住民村落,劝告学生莫切轻易辍学,必须如常到学校上课,至少掌握多几种语言,将来踏出社会有比较好的前景。

弄边中山22小学生7是原住民
据知,弄边中山华小是仁保县学生人数最少的华文小学,2025年的全校学生仅是22人,其中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即7人是原住民,是该校主要的生来源之一。
然而原住民学生却时常不到学校上课,因此校长李铠向几乎愁白了头发,时常在课余时间,独自开车前往原住民村落进行家庭访问。
李铠向告诉记者,该校目前的22名学生当中,有7人是原住民,分别是一年级两人、三年级一人、四年级有两人,五年级两人。
坚信每个孩子值得受教育
他坚信,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无论他们来自何处,无论家庭背景如何。也因为这个信念,他一次次踏上前往原住民村落的旅程,风雨无阻,跋山涉水,只为把那些即将辍学或从未踏入校园的孩子带回课堂。
李铠向是于2019年被调派到中山华小掌校,除了疫情时期,这数年以来,他曾经多次前往遮兰巴当区的Panchor、Batu Peti、Sungai Raya和Lubuk Temengalan原住民村落拜访家长及学生,每一次的出访,都被他视为是一次希望的播种。

村落崎岖难行险迷路
虽然如今很多原住民村落的水电设备都已齐全,然而从外界通往村落的道路却依旧崎岖难行,他曾经因为手机没有网络而被导航错误而被带入茂密的油棕园,险些迷失方向,也曾因为道路泥泞,车轮深陷沟渠,寸步难行,险些受困在半途中。
据知,上述4个原住民村落中,有些距离弄边中山华小都有一段不近的距离,一般上也很少人会前往拜访。
原住民家徒四壁
深根“谋生比读书重要”观念
从现代化的城镇,走进位于丛林深处、森林边缘的原住民村落,李铠向也亲眼看到原住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原住民的家中依旧家徒四壁,就连桌子都没有,而对很多原住民一直以来的观念而言,其实谋生找钱填饱肚子,远比读书认字更重要。
因此有些原住民的求学观念并不强,他们认为,其实孩子稍为认识一些字就足够,到了一定年龄就可以出来谋生,包括帮助家里割胶、或到深山里面寻找一些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山药,带到外面出售卖钱更实际。
而且李铠向也发现,其实也有一些原住民小孩是从来不曾上学,对于他们而言,住家四周的那一片丛林、胶园及油棕园就是世界的全部,从出生到离世,这就是一辈子生活的地方。

派发入学通告
每一次李铠向的拜访,除了劝告孩子不要轻易辍学,也肩负着另一个任务,就是派发一年级入学通告,劝说家长不要让孩子错过学习的机会。
他深知,若没有人不断牵引,许多原住民孩子或许会因环境所限,最终放弃学业,一再重复上一代的生活。
让他感到无奈地是,有些原住民家长让孩子停学的立场相当坚定,因此他无法做甚么,只能深深婉惜。

教育家长讲述知识力量
每次家访,他不仅亲自鼓励孩子们回到课堂,更不忘教育家长,向他们讲述知识如何改变命运,如何让孩子的未来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他也曾亲自地带领原住民家长前往县教育局,为那些未曾登记入学的孩子申请学籍,有了和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的机会。
邀原住民幼儿园参与儿童节
而且每当中山华小主办儿童节活动时,他都会主动邀请邻近的原住民幼儿园一同参与,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温暖与乐趣,也希望能够为学生人数日益减少的中山华小,招收更多学生,期望中山这间华小将来不会因为没有学生来源而面对被逼关闭的结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