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影音

|

试听间

|
发布: 7:45am 19/08/2024

乐评

林佚

民以食为天

生活故事都在食物里,食物在歌里

叫卖元素

乐评

林佚

民以食为天

生活故事都在食物里,食物在歌里

叫卖元素

林佚/生活故事都在食物裡,食物在歌裡──〈民以食為天〉(系列二)

作者:林佚

 林佚/生活故事都在食物裡,食物在歌裡──〈民以食為天〉(系列二)

講到吃,專寫食物的歌並不常見,也不好寫。食物放在歌詞裡,若是一味地寫它多好吃,則未免顯得單調。食物入歌要寫得好,和說好故事的道理一樣,細節也該歷歷寫下,在這中間找到微妙的切入點,將情感付諸於字裡行間,火候俱足時,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故事便可端上桌。

ADVERTISEMENT

在處理這類作品時,創作人一般會運用“借物喻理”的手法,林俊杰的〈豆漿油條〉(張思爾詞)、楊宗緯的〈洋蔥〉(五月天阿信詞)、周杰倫的〈麥芽糖〉(方文山詞)、王菲的〈紅豆〉(林夕詞)、陶喆的〈宮保雞丁〉(娃娃詞)更多是侷限於情愛世界,而陳奕迅的〈苦瓜〉(黃偉文詞),則著力在苦瓜的味道,唱出人生哲理:“真想不到當初我們也討厭吃苦瓜/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來愈記掛/開始時挨一些苦/栽種絕處的花/幸得艱辛的引路甜蜜不致太寡”。此外,庾澄慶的〈蛋炒飯〉提到“中國五千年/火的藝術就在這一盤”,一道普遍的料理,其實在考驗著廚師的基本功夫,好吃與否,精髓在於火候控制與拿捏,鐵鍋要燒得熱,翻炒速度要夠快,飯還得粒粒分明,這無疑是幾代人累積下來的手藝。

帶有美食的歌曲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燒肉粽〉的歌詞記錄了臺灣戰後的社會現實與庶民心聲,因經濟蕭條就業困難,只能沿途推著攤車賣燒肉粽維持生計,卻因歌詞消極,一度被政府列為禁歌。以食物為主角,講述習俗文化、土地與民生有幽微的連接,這類手法曾被生祥樂隊重用。客語專輯名稱《野蓮出莊》,收錄了〈面帕飯〉、〈豆腐牯〉、〈雞肉飯〉、〈芋仔飯〉、〈樹豆〉、〈菜乾〉等佳作。同樣都是客語歌,在馬來西亞也有一批以食物為主題的歌,如張少林的〈當歸燉牛鞭〉,講述遲暮之年的老人,以上帝視角審視著自己的一生,過去的年輕氣盛,如今好似風中落葉陸續凋零,早已與“性”絕緣,需要吃當歸牛鞭補腎壯陽,延年益壽;〈海南雞飯〉的關鍵概念頗為有趣,描述本地唱片業景氣低迷時期,適逢盜版問題猖獗,面對和港臺歐美同時期出道的歌手難以抗衡,生存空間被擠壓得很少,惟有在逆境中另闢蹊徑覓生機,被迫轉行賣海南雞飯。

在我收集到的資料中,除張少林,高山與邱清雲也有幾首歌都在唱美食,比如〈油炸鬼撈紅豆冰〉、〈客家阿伯賣釀豆腐〉、〈客家釀豆腐〉、〈炒麵〉、〈鬆糕豆沙包〉、〈食齋求生賴〉、〈沙爹歌〉、〈肉骨茶〉、〈叉燒包〉等等。先說歌名,如同菜色名稱──福建面、星洲米粉、揚州炒飯、海南雞飯、客家釀豆腐、潮州粥等等,把“籍貫”或“地方名”與料理連在一起,是保留族群意識與強化身分認同感的途徑。以〈客家阿伯賣釀豆腐〉為例,開場運用了客家戲曲中一種“以說為主”的表演形式,表演者是戲中主角,聽似數來寶,客家人將之稱為“棚頭”,歌詞很可能記載了最初由中國大浦的客家人移民至星馬及其他地區後引入的一道名菜,為客家人提供謀生。但歷經時間的推移,中國釀豆腐和本地釀豆腐的做法存有差異,尤其是烹煮方式。前者強調煎、蒸及燜來處理豆腐,而後者則是油炸,再來會配上歌詞裡的“釀苦瓜”、“釀辣椒”、“魚丸”、“魷魚”、“炸腐竹皮”等,樣式多元,選擇多。

帶有地名的歌曲

我還想再聊一聊歌詞。在以上提到的本地作品中,除了有叫賣元素,歌詞也帶有地名,比如吃沙爹就必須去到加影(Kajang)“你想吃沙爹/就去加影/尋雅既”;吃釀豆腐就會想到暗邦(Ampang)“釀豆腐最慳鐳/暗邦最出名/人人吃過/都話好平”;想吃肉骨茶就選擇林記肉骨茶,〈肉骨茶〉歌詞寫到“林記肉骨茶真系香/大家齊齊都來惹檔”,體現出歌詞有時代歷史的縱深。此話怎講?相傳沙爹是由達斯敏於1917年所創。達斯敏源自印尼,他在1914年到加影后,一開始以販賣熟食為生,直到1917年才開始賣沙爹,從此受到國民喜愛,“加影沙爹”在國內聞名遐邇。“暗邦”是安邦的前名,昔以錫礦聞名,今以釀豆腐而受大眾所知。在四五十年代,“黃錦記”是鎮上首家賣釀豆腐的,繼而是“月欽”和“兆群”,後因明星效應而帶動安邦的釀豆腐業。無論是3P的〈巴生‧榮耀之歌〉提到“早上一定要吃Bak Kut Teh/膽固醇過高我才不care”,或邱清雲和謝玲玲齊聲唱“燒肉排骨”、“配豬雜”、“湯來撈飯”、“頭家在後尾緊來加炭”等等,都呈現馬來西亞華人的早餐文化與肉骨茶的道地吃法,一口飯,再喝一口湯,接著吃油炸鬼,再喝一口茶,就是一頓豐富的早餐了。至於為何是“肉骨茶”,而不是“肉骨湯”,網上資料一大堆,此處下刪3000字。

原來食物那麼好寫。若沒有相似的飲食經驗,或不曾吃過一些食物,不妨用“聽”的嚐出滋味。這麼說還是矯情了些。其實我想表達的是,食物傳遞的故事很豐富,我們不妨珍惜吃下去的每一口菜餚,因為當中蘊含著這片土地的文化與記憶。

更多文章:

Tom Phan/音樂在馬來西亞之外
林佚/你會一邊用餐,一邊聽歌嗎?
林佚/能拿山寨明星怎麼辦? 
林佚/由街頭叫賣變成市井歌──〈民以食為天〉(系列一)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