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最初學藝時,“如何看火候”是岳父給黃東威上的第一堂課。“做肉乾火候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吃到有炭香味就是從看火候開始,尤其是用炭來燒,更加需要注意。”
炭火不能變成明火,但也不能黯淡,需要時不時撥開灰燼,保持火勢適中。“如果炭火不足,無法逼出肉乾的香味。”
ADVERTISEMENT
週五早晨8時,怡保地標八角樓一帶的商業街仍是一片寂靜,但一陣陣響動從“李榮記肉乾”緊閉的大門傳出。
我們敲響了閘門,李慧儀趕忙開門相迎,黃東威則在廚房有條不紊地展開準備烤肉乾的工作。
“什麼?居然是肉乾?肉乾不是隨處可見嗎?算什麼絕味呢?”看到這裡的你是否心生疑惑?
莫急莫急,我們不妨往下看。
走進廚房,一個碩大的鋼櫃頓時吸引我們的眼球,這正是其“絕味”之處。
趙奕川介紹道,肉乾起源於中國福建地區,福建地區稱之為肉脯,指的是經過乾燥處理,也就是晾乾脫水之後的乾製品,也由此可以解釋為何早期本地的肉乾行都是由福建人開設。
“據說肉乾源自滿族的晾乾肉,把吃不完的鮮肉切成薄片晾乾,於是廣東人和客家人稱為‘Long(晾) Ngiuk(肉)’。而‘肉乾’一詞相信是二戰後在馬新流行起來的。”
“晾”,之於古早的肉乾無疑是個關鍵詞,而在機器化為主流的現在,李榮記仍是極少數堅持“晾”的店家,無疑是逆流而行。
定製鋼櫃是秘密武器
該店的肉乾厚度約為0.3毫米,屬於厚且具備嚼勁,採用均是新鮮豬肉,以確保豬肉肌纖維仍未分解和破壞,肉的韌性得以維持,再參雜一些肥肉,保證口感嫩而不柴。
肉乾的調味離不開糖、魚露、五香、少許的醬油等等,還在肉乾表面刷上蜜糖。
只見黃東威將肉碎、調料混合在一起,然後取出由耐熱度高竹子編織成的篩子,一個個刷上一層油,再細心地把肉漿均勻地鋪在其上,並挑出影響口感的肉筋。
如此循環往復後,那一開始就吸引我們目光的鋼櫃,在此時終於展現它的“真面目”。
他打開櫃門,我們才發現原來內裡早已燃燒著炭火以起到預熱的作用,並有數條橫樑用作晾肉之用,這活脫脫就是烤箱和衣櫃的結合體。
他把一盤盤的肉呈豎狀掛在橫樑上,添加炭火後關上櫃門,烘烤4至5小時,在這過程仍要查看晾乾程度,及時翻面以便肉片受火均勻。這般晾乾後就切割,再二次燒烤、售賣。經過二次煙燻燒烤的肉乾,齒頰留香,甜而不膩,令人感到驚豔。
由於工序繁雜,鋼櫃空間和人手有限,無法大批量生產,每日僅能產出30公斤。時間成本、勞動力的付出與產量不成正比,是其即將成為“絕味”的原因。
做肉乾要先學會玩火
“李榮記”是李慧儀的父親李德強在1970年代創立的,一開始只是在和瓊茶室租借小檔位售賣肉乾,但隨著和瓊茶室於2023年熄燈,唯有搬遷至現址。後來他年事已高,家中3個兒子無意繼承父業,當時身為女婿的黃東威在新加坡從事廣告招牌製作行業,考慮到該行業需投入大量資金和人手,二來認為這手藝就此失傳未免可惜,於是選擇接手岳父衣缽,轉戰肉乾行業。
“他(岳父)想要保持工匠精神,就很專注要做好一件事。所以他不想擴張(生意),注重在手工,很堅持用炭燒,我便延續他的做法,仍然保持炭燒的方式。”
為此,李德強特意定製鋼櫃用來保障炭燒、晾乾肉乾的效果,黃東威一併承繼沿用至今。
“岳父偶爾還會來‘突擊檢查’。”他笑說。
每日清晨6時,夫妻二人就得起床準備,李慧儀負責門店銷售,黃東威則負責燒烤製作,一直到下午4時閉店清理,6時下班回家,一天工作12小時是日常,過年前工作時長一天最高達到16小時。
他回憶最初學藝時,“如何看火候”是岳父給他上的第一堂課。“其實做肉乾火候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吃到有炭香味就是從看火候開始,尤其是用炭來燒,更加需要注意。”
炭火不能變成明火,但也不能黯淡,需要時不時撥開灰燼,保持火勢適中。
“如果炭火不足,無法逼出肉乾的香味。”
他開玩笑道,有時要捉摸炭的心情,因為有些炭是實心的,有時燃燒時間長或者火勢比較大,全憑自己的經驗判斷控制。
慢慢來,不要一步登天
他們的肉乾需歷經兩次炭燒,第一次煙燻“晾乾”後出爐,已是可暫時儲存起來的半成品,直到售賣前再烤一次。
“最後一次的火候是最重要的。”
他提到,控制火候的技術非常考究,其手法會因肉乾的數量而異,比如過年時肉乾的需求量比較大,燒的方法亦多有不同。
因此他向岳父學藝3年,岳父才完全放手交給他。
既要特意定製鋼櫃,又要人工把控火候二次煙燻,工序如此繁瑣但產量有限,為什麼仍要堅持傳統方法?
“因為很多熟客曾經跟我們表示他們喜歡吃肉乾的煙燻味,而且現在很多人用冷凍豬肉做出來的效果不是我們想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緊記岳父的教誨──不要一步登天,慢慢來。
“我接手到現在只有5年,其實我可以說還是新人。如果我要提升到機器化的地步,或者是更加方便,我需要先捉摸透火候。一方面是我未試過機器化或者是電子烘爐,不知道它們的火候如何。”
“我想等我將火候玩得爐火純青時再說吧!”
製作需要耐心,太厚太薄都不行
至於肉方面,他們選用後腿肉,肥肉與瘦肉的比例為3:7,三分肥七分瘦,肥瘦相間,兼顧了嚼勁和鮮嫩的口感。
他坦言,製作肉乾時需要耐心,無論是把握調味的材料、斤兩,還是在鋪肉乾的過程,細心是必不可少。
“肉乾太厚的話,有些人可能會害怕,因為咬下去覺得不像肉;太薄則容易變幹、變硬,所以鋪肉乾時要注意(拿捏厚薄)。”
他嘆道,新鮮豬肉的價格日益上漲,當客人詢問為何他的肉乾價格比網上售賣的要貴時,他亦感無奈,“我都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的售價(低到)我連成本價都做不到。我不明白為什麼可以賣得這麼便宜。就算是冷凍豬肉,都沒有這麼便宜。”
黃東威和李慧儀正值壯年,平日僅靠兩人也足以守業,逢年過節就得出動女兒幫忙收銀、包裝肉乾。
但提及女兒是否繼承製作肉乾這門手藝時,他卻表示:“以後再說,可以撐多久就撐多久。”
“或者到時候看有誰願意接手,保持這樣的傳統,到時再說。”
相關報道: 【絕味山城之玉潤豬圓/01】怡保鴻圖酒樓●豬肚雞,是湯又是菜,一菜兩吃 【絕味山城之玉潤豬圓/03】浙江燒肉●金錢肉,懷舊下欄貨,買少見少 延伸閱讀: 【吃香喝辣/01】辣椒──大馬人餐桌上的王牌CP 【吃香喝辣/02】蒜頭辣椒醬──點心的靈魂伴侶 【吃香喝辣/03】無辣不歡,小心食辣食出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