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总编时间

|
发布: 7:50am 22/08/2024

总编时间

手机

社交媒体

曾毓林

主流媒体

虚假消息

总编时间

手机

社交媒体

曾毓林

主流媒体

虚假消息

曾毓林. 逃离被社媒绑架的唯一方法是回归实体

曾毓林

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偶从脸书看小道消息,但不能完全取代。零食吃太多,本末倒置了,终将营养不良。

在已无法拒绝在撷取讯息的情况下,我依然把纸媒和网媒硬生生切隔开──纸媒是正餐,社媒是零食。零食虽然多样化且眩目,但不是必需品。

ADVERTISEMENT

网媒内容经常不按牌理出牌,随时睡个觉起床,还不足七个小时呢!网络世界已经铺天盖地被某一事件洗版,近乎大部分的人都在议论某件事。而这某件事,可能只是某艺人失言、某个小贩档口有人发生冲突等鸡毛蒜皮的事,但因为大家留言、不断转发分享,迅速变成瞩目事件,甚至比国家大事更受关注和被讨论。

你无法想像这事件对社会、国家,仍至个人有甚么影响,但它就是莫名其妙变了一场舆论海啸,被讨论、有时也被恶搞,占据网络使用者的视线的事。我常会好奇,大学里教大众传播或新闻系的教授会会怎么解读这现象?新闻学是怎么教导学生看待这类事件?新闻事件,不是关系到公众利益才有价值,才会被注视吗?可这类事件却登堂入室,成了“重点事件”。

这类事件里面的人物,尽管其行为有违道德、乖离常情,被斥为是败坏社会风气的反面教材,但依然有商家去捧场,邀请站台。于是社会越来越是非不分,只求吸睛,至于有甚么后遗症或负面影响,都已经不在话下。

社交媒体上天天都有极个人且是是非非的事件,纵使你没兴趣,大数据也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对方买了广告)硬硬推送到你面前,给你喂食。

我甚介意有时连主流媒体或纸媒也受到影响而随着网媒八卦新闻起舞。当网媒也能影响纸媒时,主流媒体是岌岌可危的了。
但这情况恐怕无法完全幸免,而且只会越来越严重──除非你能彻底摆脱、电脑,但Facebook、Instagram、YouTube、TikTok、Twitter、Threads等重重包围着你,看你能往哪里逃?
现在,我已经妥协得不介意要和社交媒体共存,毕竟我依然想和社会接触,但我耿耿于怀不断被夸张、不实的广告轰炸、被没有营养的事件推送到面前。

尽管说大数据是根据你有兴趣的课题推送资讯给你,但天晓得有些课题内容我只是想“只取一瓢”,不是想被溺毙。可是今天却被漫天漫地的无从脱身,感觉被绑架这样。

是的,确是有被绑架的感觉,不管你打开手机、电脑、邮箱,那些你已经厌倦的内容不断推送前来;你要重复再重复的删除或打X,即浪费时间,又影响阅读的情绪。即使你付平台费用希望不受广告干扰,但无孔不入的广告还是有机会透过隙缝向你邪笑说:“我又来了!”“我又出现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欠营养的话题漫天漫地存在。本来网络时代里,我们已有资讯过多的焦虑,资讯过多再加上杂质更多,怎会不觉得精神烦躁?

这一阵子我一直在思考“是谁绑架了我?”“它怎么绑架我?”“我能否逃脱?”我担心继续被社交平台上的劣质内容影响,终将成为俘虏,无法再有自主能力。

相较于过去廿年前社交媒体还没有占据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时代,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已不知不觉深陷其中,被手机和社交网络五花大绑。

不只被五花大绑,加上诈骗集团、如潮水般涌入社交平台。前一阵子,朋友传了以下讯息给我:
“数字时代来临了,却被诈骗集团大量运用。
上面二者的结合,结果出现了:开始害怕数位的一代。现在,人们开始……
不敢接电话、不敢扫描QR code、不敢点击link、不敢下载Apps、不信手机照片、不信手机美女、不信手机视频、不敢在网上填资料、不敢分享自己家里照片、不敢分享孩子照片、不敢拍照比V手势,可放大指纹……
看来,物极必返。人们可能又要回到实体了。”

不懂朋友最后预测的“物极必反”是否准确,但“回到实体”却真的是厌倦了虚拟世界里唯一能逃生的路,不管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精神生活。

纵使无法全力抽身,至少两只脚──一只脚踏在网络世界,另一只脚也要稳稳踏在现实世界。

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偶从脸书看小道消息,但不能完全取代主流媒体。零食吃太多,本末倒置了,终将营养不良。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