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23日訊)可曾想過成為一名“志工”、“義工”或“志願者”還能獲得每天100令吉以上的“愛心津貼”?或是可曾想過“義工”與“100令吉”津貼竟然可以同時存在?
社交媒體臉書近一個月來出現多則聲稱招募環保和老人院義工、志工或志願者、且每日可獲得100至150令吉津貼的廣告帖子;但廣告帖子並未留下任何聯絡號碼、電郵、主辦單位或是地點,反之一切僅以臉書所附屬的聊天功能“Messenger”來聯絡。
ADVERTISEMENT
先不論廣告帖子是否屬實,但一個簡單的廣告卻有許多不合理之處,讓人不禁懷疑這是否又是詐騙集團所設下的另一種誘餌。
貼文不提主辦方聯繫背景
其中一個最為明顯的不合理之處就是投放廣告的臉書專頁在本月初才開設,但卻在不提供主辦方聯繫、背景,甚至是名字等資料的情況下就開始投放廣告;試想想,若是一個正當機構或組織所號召的話,何以不光明正大地使用組織或團體的名字?反之卻以籠統的毫無指標性的名字來為一個需要號召民眾參與“慈善”活動的專頁命名?畢竟組織或團體名字的號召力遠比上述的“專頁名字”來得更有效。
此外,“志工”、“義工”或“志願者”的定義是指不以物質報酬為目的而進行各項公益活動的人,但相關專頁所提供的“津貼”竟然可高達每日100令吉或以上。要知道我國目前的最低薪資是1500令吉,即便是5日製的工作,每天的薪資也僅是75令吉;而文內所述的“愛心津貼”遠比最低薪資還來得高,若真是如此,何不直接聘請員工從事相關活動或工作即可?反而還要勞師動眾地招募“義工”?
組織尚需捐款如何支付津貼
除了“津貼”比最低薪資來得高外,別忘了從事老人院或環保活動的組織往往都是需要外界捐款和贊助才得以繼續營運的單位,那又怎麼可能可以支付每人最低100令吉的“愛心津貼”?
再者,網絡上目前都可看到國內外的非政府組織自行展開清理河流等環保活動的影片,此類影片的觀看率與留言等互動都有不俗的反應。因此如果一個有心要長遠發展環保或公益活動的單位,何不把日常的活動處理成影片後再通過網絡力量間接號召更多人參與?
另外,與一般詐騙集團專頁不同的是,疑似詐騙的兩個專頁或許為了降低外界的提防心還會不時分享其它真正的公益活動,如捐血或是與流浪貓狗有關的活動帖子;即便如此,民眾對類似的專頁或內容仍舊要提高警惕。
網民熱烈回覆留言私訊
雖然招募義工的貼文有許多不合理之處,但相關廣告仍獲得許多網民的熱烈回覆,紛紛留言要求私訊以獲取進一步的詳情。
綜合上述所及,民眾在看到相關內容的帖子時務必謹記武吉阿曼商業罪案調查部(策略規劃)主任賴麗清助理總監的一句話,即“談錢傷感情”,無論發出邀約的一方是以“給錢”或“索錢”的方式,一切談及金錢的事項都務必提高警惕,以免造成財務損失或人身安全的隱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