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發佈: 2:00pm 26/08/2024

菜市場

人物

劉克襄

自然文學作家

《男人的菜市場》

大馬鐵路遊

星洲人人物

台湾自然文学作家刘克襄/在菜市场里,找下一个写作题材

報道:本刊 張露華 攝影:本報 陳敬暉

他是一个爱逛的男人,所以他写了,从男性的角度去谈逛菜市场的乐趣。

他也是一个火车迷,喜欢搭火车走遍大城小镇,把旅途所见写了《11元的铁道旅行》。在低碳这个词还未为人所提起前,他已经实践低碳生活,他就是台湾

ADVERTISEMENT

对马来西亚并不陌生的刘克襄,每次来马总会找一个巴刹逛,接地气的看看巴刹的道地食材,跟小贩聊聊食物的味道,感受本地巴刹的“热带风情”。

报道:本刊 张露华
摄影:本报 陈敬晖

这次应邀来马参加诚品吉隆坡书店主办的“台湾文学系列讲座”,趁着空档就自个儿从下榻的武吉免登区酒店,探险似的走路到半山芭巴刹,这样的路程恐怕也没有多少个本地人尝试过。

他形容,这是一段惊险的旅程,走着走着行人道会凭空消失,然后要与车争路继续走下去;走下走下前面又出现一个窟窿,必须绕道而过,让他印象深刻。

逛菜市场是他在台湾的日常,每去到一个地方都想了解当地的传统菜市场,因此就上网搜索,知道吉隆坡有这么一个传统巴刹,就决定冒险走一回。

被问到“到此一游”后,对半山芭巴刹印象如何时 ?他说:“半山芭的景象,是60年代的台湾菜市场才有,想不到这里还存在。走在这里面就对照着过去(台湾),所以更有所感,也让我知道要改革一个市场的困难度有多高!”

那有没有看过在半山芭巴刹取景的《富都青年》这部电影?他又说:“我知道《富都青年》这部戏,但还没有看,这次走了一趟,回去后我一定要看!”

最爱大马咖椰

大马被誉为美食天堂,多元种族也造就了多元美食,但刘克襄钟爱的大马美食,竟然是我们日常不过的烤面包里面的咖椰,第一次尝到后就爱上它,甚至发生了“咖椰爆炸”的难忘经历。

他回想起那次的“咖椰爆炸”事件时不禁笑了笑说,当他第一次尝试到南洋经典早餐烤面包,就迷上了那一抹咖椰味道,这是他在台湾从未吃过的面包酱。于是回国之前,他特地买了一罐咖椰,用衣服卷起来放入行李箱,打算回去后慢慢品尝。

当他回到家,打开行李时禁不住当场哀嚎,因为行李箱里那罐咖椰不堪高压炸开了,行李箱里的衣物都沾上咖椰,不必涂在面包上,就可以嗅到那股浓浓的咖椰香味。

“之后我把所有衣物及行李箱都彻底清洗,但衣物还是留着咖椰的味道,那次经验到现在还忘不了。虽然情况很惨烈,但我还是很喜欢咖椰!”

所以第一站带他到半山芭富都综合商业大厦(ICC Pudu)的美食中心吃早餐时,见到餐牌上有烤面包,二话不说就只点了它,搭配一杯海南咖啡,开始了他的吉隆坡巴刹游的第一餐。

他表示,虽然光顾过吉隆坡不少熟食中心,但ICC Pudu给他很特别的感觉,好像回到台湾八九十年代,而且台湾也没有这样的集合各种熟食的食肆,人气沸腾,充满生命力。

来到富都ICC美食中心,刘克襄对各种在地美食都非常好奇。
刘克襄:每样都想吃,但没有这么大的肚量!

他自言已经不会走一般观光旅游路线,比较偏向逛菜市场。

“也可能因为年纪到了一个阶段的关系,更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会像几年前初认识马来西亚那样,四处找旅游景点。

这次知道自己要什么,是一种温习与更深入了解大马的状态比较多,游走得更到位,这对一个作家来说,会更有写作欲望及想要写更多的东西。”

与小贩对话 感受人文风情

当他来到第二个巴刹──蕉赖11哩巴刹后,这种想写更多东西的想法更油然而生,想写的话题是一根油条。

他说:“我回去想写一根油条。来到这个巴刹后,发现小小的巴刹就有3个卖油条的摊位,这种情况在台湾是看不到的。”

当天下午,他就在自己脸书专页上写了这么一段:技巧性开门见山地探问,是否有硼砂的使用。老板坚决表示,他们几乎不用硼砂,也不用碱水。加上,多人购买食用,委实无必要用硼砂延长食用的时间。

老板:我们不用硼砂,也不用碱水。
刘克襄说,台湾的油条都是入驻店铺,不会在菜市场吃到。
刘克襄:我想回去写一根油条的故事。
刘克襄对本地油条赞不绝口。

刘克襄表示,自己是安溪人,在台湾有读安溪历史,而蕉赖11哩巴刹是一个以福建人居多的社区,所以他在这里遇到安溪人,与小贩对话,让他对安溪产生更大兴趣,回去后会更想了解安溪与南洋的关系。

逛了两个巴刹之后,他发现一个有趣的人文现象。他在半山芭没有听到华语的对话,却听到日本人的对话及买菜,当下真的有被吓到,因为日本人素以爱清洁见称。在简单交谈下,才知道他们是居住在大马的日本人。

去到蕉赖11哩巴刹,听到熟悉的福建话,刘克襄顿时有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小贩知道他是来自台湾后也备感亲切,更对他述说着对彼邦(台湾)亲人的思念。

“虽然是很小的事,却能够捉得到西马大都会里一些比较隐藏的庶民生活东西,对我来说走这么一趟就值得了!”

“在我个人来说,吉隆坡的新地标只是一栋很冷的建筑物,我更喜欢来这边找一些人带风味的东西,这些人文风情常会让我对照台湾的风物。”

他乡遇故里,刘克襄与同是福建人的小贩聊得起劲。

他也看过好些大马作家书写下的大马,写的是、自然生态,原始环境或过去的历史,但他还没有看到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