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柔佛一名6歲女童遭人拐帶失蹤引起全馬人的高度關注,所幸最終尋回,但並非每個被拐的兒童都如此幸運能回到父母懷裡。
因此在這危機四伏的世界裡,要如何保護孩子遠離居心叵測的人販子,避免終生抱憾呢?
ADVERTISEMENT
“我們家老大險些被拐走。”資深電臺主持人黃秋月說。
但是她做了一件事讓兒子免於被陌生人拐走,到底是哪件事呢?
報道:本刊 葉洢穎
攝影:本報 黃志漢
“繪本”是最常見的親子交流工具,父母親經常通過繪本教會孩子認字或學習一些知識,大多效果並不會立竿見影,如同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長期澆灌慢慢開花結果,甚至你我都未曾察覺這也許是“繪本”的力量。
然而,“繪本”的作用在黃秋月的眼前具象化了。
她育有兩名兒子,分別是11歲和7歲,平時喜歡給孩子們讀繪本,其中一本《身體的秘密》講述人類的誕生、兒童性教育、防範誘拐等知識的繪本更是孩子們心頭好。
“你看這一頁,都被他們扯壞了,可見他們翻閱的次數有多少。”
而這一頁正是描繪著誘拐的各種場景、事件,以及應對方法。
孩子特別喜歡翻閱這頁的原因很簡單,象徵著邪惡的鬼魅黑影會隨著翻頁動作彈出,他們覺得格外有趣,因此時常翻看這一頁,她亦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講解、互動。
老大從5歲就開始閱讀該繪本,直到7歲上小學後,某一天放學回家向她彙報日常時,透露出一個讓她感到震驚的消息:他差點就被陌生人帶走。
“他事後才告訴我,他在校門口等老師來接他,校門外有一個很怪的阿姨出現,然後就問他有沒有看到某樣東西,能不能帶他去找?”
“他就覺得很奇怪,因為他也記得繪本里說過不要亂跟陌生人搭話,即使是問路,小朋友的能力還不足以幫助他,要馬上轉頭找老師或者找校工。”
於是,他當時就實踐了繪本里所教導的應對方式,回頭走進學校尋求大人協助。
“那時候我就馬上給予肯定。他開始懂得去觀察,能不能夠幫忙?”
由於有驚無險,他們事後也沒有進一步追根究底,調查該名可疑女子背後的意圖,因為長子當時已經解決了危機,這是對他的能力表示信任。
“我們就用這件事在家裡做延伸討論,問年幼的弟弟會如何處理等等。”
假設小朋友很熱心地幫助陌生人,後果則不堪設想。
善良要有界限
其實作為家長的矛盾在於我們經常告訴小朋友應該為人善良,需要有同情心,要幫助別人,但是在危險重重的世界裡,“善良”的代價太大,父母又該怎麼做呢?
她以“要不要分享玩具”為例,有時候孩子太熱心,一直分享玩具,最後反倒是自己受傷,哭著說沒玩具可玩了。
因此她有時候會讓他們自己衡量,當下他是否很需要或看清界限在哪再決定要不要分享。
與人為善,是否要伸出援手亦同理。
“小朋友不明白‘界限’,只能告訴他,在那個情境之下你還是小朋友,必須還是要有大人陪伴你或者協助你。”
商場走失了找櫃檯
兩個孩子正值好奇心旺盛的年齡,所以他們很愛探索也會亂跑,更曾試過離開父母身邊跑到遠處。
每次出門前會先告訴孩子們即將要去哪個地點、逗留時長、空間的模樣、大概會有什麼人等等,為孩子們做好心理建設。
“那我們就要在事前先跟他們溝通,告訴他們說爸爸媽媽可能也會逛街、買菜、看什麼東西;如果孩子遇到喜歡的東西,要告訴我們,我們一起停下來。”
又或者採用分組的方式,夫妻倆各帶一個孩子分頭行動,一來比較能專注地陪伴,二來了解孩子所在的地方。
她說,當家長和孩子開始可以對話時,就已經可以灌輸他們類似概念。因為在孩子剛學會跑或走,還會牽著父母的手,但到3歲至4歲則會出現變化。
“他有自主權的時候,就不要給你牽手的啦,他想自己走。然後我們就得先跟他說,你可以自己走,也可以選擇來跟我牽手,但如果你自己走的話,你要確保你一直跟著爸爸媽媽囉!”
另外,他們亦會透過繪本引導孩子,以讓孩子知道假設沒有牽父母的手,與父母走散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可以怎麼做?
平時他們用遊戲的方式教孩子們背誦家長的手機號,比如將手機號編成歌曲,小朋友當歌謠唱出來。
“上幼兒園開始,大概三、四歲,他們都會記我們的號碼。”
由於每次去購物商場,他們都回到櫃檯租借嬰兒手推車,也變相地讓孩子記住“地標”。
“如果商場太大,我們出去也會告訴他們,走散的話你們要去櫃檯。他們知道如果要找餐廳等資訊的話可以問櫃檯,走失了就去櫃檯找爸爸媽媽,告訴阿姨父母的電話,請他們聯繫。”
在不安全的世界給孩子構建安全感
“你如果不牽好爸爸媽媽的手,被壞人捉去賣掉,你就看不到爸爸媽媽了!”我想如此這般的言語,是長輩們經常用來警戒小朋友以達到“保護”的作用。
然而,黃秋月卻不願意用“恐嚇”的方式達到目的。
“我覺得我們太常掛在嘴邊跟他們說會找不到我們,孩子心裡會感到恐懼,覺得這個世界很危險。”
“因為COVID之後,小朋友基本上已經花了一段時間去適應回到社會、學校,回到這麼大的空間,所以我們都不會太刻意跟他們這麼說。”
她坦言,她曾經亦是“恐嚇型”家長,直到他們發現長子是高敏感兒童,一旦吸收到的負面信息太多就會感到焦慮,所以在處理類似信息時會更謹慎。
比如早前柔佛6歲女童被擄案,家人在餐桌上討論該事件時,長子也好奇地追問事發原由和進展,黃秋月僅僅講述來龍去脈,並未刻意地展開機會教育。
“我們也沒有趁機就跟他講不要亂跑,因為會給孩子種下一種‘這個世界很不安全,我不能夠相信這個世界,壞人好像到處都有’的感覺。我們還會強調這是特別的事件。”
因此,與其使用“恐嚇”的方式令小朋友聽話,不如教會小朋友,倘若不想壞事發生,應該要怎麼做;在事發時如何應對;先讓孩子看到“家長希望發生的事”,而非告訴他“家長不希望發生的事”。
例如:
我希望等一下你都在我身旁;我希望等一下我轉頭牽你的手,還是你現在就想要牽著我的手……
“有時候你越提孩子不要亂跑,他越跑給你看。”她笑說。
而許多父母會使用的“親子牽引繩”,她恰恰認為不利於培養小朋友的自控能力。
“如果孩子從小的自控力都是大人牽引的話,那回到日常生活當中,吃飯、洗澡需要你推一把,漸漸在孩子心裡形成‘無論何事都有大人在牽拉著我’(的觀念)。”
“我覺得他看起來像是彼此安全,但實際上你們關係有很多不安全感。”
她感嘆,控制到最後,最累的人是父母。
“就正向的角度來說,我們還是要下放權力給孩子,讓他自己做選擇。自主權在他身上的時候,我們就會更安心,你也可以更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
更多【家庭】文章: 帶孩子出遊去!上一堂好玩的成長課 孩子發展遲緩怎麼辦?早期干預與感統訓練是關鍵 窮養還是富養? 培養逆商最重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