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活力名家

|

豪古一派

|
发布: 8:00am 27/08/2024

林家豪

物外游

尼亚洞

Tom Harnett Harrisson

最古老的东南亚人类遗骸

Barbara Harrisson

人类颅骨“Deep Skull”

林家豪/別有洞天——考古聖地尼亞洞

作者:林家豪

今年全球共有24處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包括南非納爾遜·曼德拉紀念地、伊朗埃克巴坦那考古遺址、中國北京中軸線等。其中最大的驚喜,就是我國砂拉越的尼亞國家公園洞穴群考古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馬來西亞第五處世界遺產……

West Mouth。(圖片來源: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今年7月21日至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世界遺產委員會是起草《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兩大理事機構之一,另一個是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委員會每年召開一次世界遺產大會,主要內容是審議及公佈入選遺產,還有評估世界遺產的保護狀況。

ADVERTISEMENT

今年共有24處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19處文化遺產、4處自然遺產及1處混合遺產),包括南非的納爾遜·曼德拉紀念地(Nelson Mandela Legacy Sites)、伊朗的埃克巴坦那(Hegmataneh)考古遺址、中國的北京中軸線等。其中最大的驚喜,就是我國砂拉越的尼亞國家公園洞穴群考古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馬來西亞第五處世界遺產,可喜可賀!

為何我會說是驚喜呢?尼亞洞是馬來西亞聞名遐邇的一處自然景觀,但作為國民的我們,我相信99%的人對尼亞洞的印象只停留在中小學課文中的片言隻語。其實,我國政府在很久以前就開始將尼亞洞申遺。2010年,一度被提名,但最終被周遭的採石活動牽連,無法入選。這一次,總算吐氣揚眉。

那我們來看看這次為何能夠成功申遺。這一次,我們是以“尼亞國家公園洞穴群考古遺產”(The Archaeological Heritage of Niah National Park’s CavesComplex)的名堂申請世界自然與文化混合遺產。最終,成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尼亞國家公園,位於砂拉越東北部,距美里(Miri)西南約70公里。1974年,此處在憲報上公佈列為國家公園。佔地面積為3138公頃,是沿海低地混合龍腦香林,其中一半面積被石灰岩山峰Gunung Subis所覆蓋,高度比周圍平原高出394公尺。尼亞洞穴群位於國家公園範圍內,已發現的洞穴有Trader’s Cave、West Mouth、Lobang Tulang、Painted Cave、Lobang Angus、Lobang Bulan、Lobang Semput和Lobang Tahi Menimbun。

有關近現代外界對尼亞洞的發現,可追溯到19世紀末。1878至1879年,英國博物學家兼白人拉惹政府官員Alfred Hart Everett為了尋找早期人類的證據,在英國皇家學會與科學協會支持下,他田野調查了砂拉越北部的39個洞穴,其中包括尼亞洞。當時,他未成功發現早期人類有關的證據,但仍被視為學術界在東南亞系統搜尋古人類遺存的開端。

發現最古老的東南亞人類遺骸

尼亞洞穴最早的考古調查是由英國人類學家、當時的砂拉越博物館館長於1954年開始的。他最初在尼亞洞的West Mouth進行發掘。他帶領的考古發掘工程一直持續到1967年,除了West Mouth外,發掘範圍還包括了Gan Kira、Lobang Tulang、Lobang Angus、Kain Hitam等其他洞口。這十多年的考古工作,發現了尼亞洞內擁有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人類居住和墓葬的遺存。其中,最重要的發現,同時也是尼亞洞至今最有價值的考古發現,就是其夫人在1958年發現的人類顱骨“Deep Skull”。根據碳十四測年,這個顱骨的年代可追溯到大約3萬5000年前,至今仍是已發現最古老的東南亞人類遺骸。

Deep Skull,被視為婆羅洲人的祖先,現藏於古晉的婆羅洲文化博物館。

1977年,Siti Zuraina Abdul Majid針對West Mouth再次發掘,通過發現的石器、動植物遺存等,進一步確定該洞穴的文化序列,將時間提早到4萬年前。

Siti Zuraina Abdul Majid,被譽為馬來西亞第一位考古學家。

2000至2004年,來自劍橋大學的英國考古學家Graeme Barker到尼亞洞進行考古工作。其目標在於重新審視尼亞洞的地層,確定人類活動的氣候與生態背景,以探索早期人類對熱帶雨林環境的適應等問題。

2007至2008年,Stephen Chia(現任馬來西亞理科大學全球考古中心主任)帶領理大考古隊和砂拉越博物館研究人員團隊對Kain Hitam洞穴進行發掘。他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墓葬、陶器以及動物和軟體動物群。同時,他們還對洞穴壁畫進行了研究。

洞穴內的彩繪壁畫。(圖片來源: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近年來,Trader’s Cave也進行了發掘。洞穴中發現了木結構建築的存在,除了部分是20世紀80年代由燕窩商人建造和使用的以外,其他發現可能可追溯到6萬年前,是當時人類居住和活動的證據。

更獨特的是,尼亞洞周邊依然有本南族與伊班族這兩個原住民群體在那裡生活。他們將尼亞洞視為“神聖之地”,對維護當地社區的健康和福祉非常重要。作為尼亞洞的守護者,兩族人長期奉行“molong”原則,只取所需,避免過度採伐,以確保未來擁有足夠的資源。

根據上述考古發現,世界遺產大會認為已滿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公約的標準(iii)、(v)和(vi)。

標準(iii):尼亞洞穴群蘊藏的考古遺存,證實了人類至少在5萬年前就已經在當地活動。

標準(v):此處是史前時期人類定居的典範,體現了人類與物理環境的互動。

標準(vi):擁有悠久且豐富科學研究與出版歷史,為了解東南亞島嶼人類進化、適應和擴散提供了普遍的知識體系。

根據世界遺產大會上的描述,尼亞國家公園及其洞穴群被視為史前人類適應和操控熱帶雨林環境的傑出典範,有助於瞭解人類在大陸和東南亞島嶼地理文化區域的進化、適應和擴散。其考古遺產還特別證明了史前人類能夠調整其生活方式、行為和生存技巧以適應氣候變化導致的環境,同時受到其精神遺產的指導,而這種精神遺產正以當代可持續資源管理方法的形式被重新發明。

通過這次的申遺成功,我國目前的世界遺產增至5處,自然遺產2處(姆魯山國家公園、京那峇魯公園)及文化遺產3處(馬六甲與喬治市、玲瓏谷考古遺址、尼亞國家公園洞穴群考古遺產),而最近兩處都是與考古遺址有關。這證明了我國還蘊藏著大量的歷史資源尚待發掘,國際上對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有著極大的好奇與關注。

給自己多點信心,我們馬來西亞不是隻有榴槤、肉骨茶、椰漿飯和roti canai而已。

相關文章:
林家豪/北京中軸線
鬍鬚佬/為什麼傳統美味會消失?
李系德/化學油 花生油 椰油 豬油
阿薊/Bos,來一盤黃燦燦香噴噴Nasi minyak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