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27日综合电)英国最近一项调查发现,多达四份之一年龄在18岁至34岁(Z、Y世代年纪)之间的人从不接电话——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忽略来电、改用讯息回复,或者在网路上搜寻不认识的号码。调查还发现,近70%的18岁至34岁族群,宁愿传简讯而非打电话。
英国《Uswitch》机构,针对2000人所做的调查发现,Y世代与Z世代正值智慧手机普及的时代,反而没养成打电话的习惯,心理学家图洛尼博士解释,“现在打电话感觉很奇怪,因为这不是常态”,甚至年轻人在手机响起时,会担心有坏事发生。
ADVERTISEMENT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坦承,认为意外来电通常不是好消息。
另外一位心理治疗师斯基纳解释,他们对电话的焦虑感,源于“与某些不好的事情相关联——一种不祥或恐惧的感觉,随著生活越来越忙碌、工作时间表也变得更加不可预测。我们很少有时间仅仅为了叙旧而打电话给朋友。因此,电话通常被保留给我们生活的重要消息,这些消息往往很复杂。”
一位26岁的受访者说:“确实如此,我从不接不明号码来电,因为不是骗子就是推销,最好还是直接忽略,我没时间去筛选哪些是合法的。”
年轻人不讲电话不意味与朋友失去了联系,除了群组整天都在发各式可能没营养的讯息、表情包、八卦,现在年轻人也喜欢用语音留言,并且在社媒上进行,尤其是IG或Snapchat上。
调查也发现一项有趣的差异,37%的18至34岁族群表示语音留言,是他们的首选沟通方式。相比之下,只有1%的35岁至54岁人喜欢语音留言。喜欢语音留言的人说:“语音留言就像打电话,更好,可以听到朋友的声音,没有压力。”说穿了,他们应该也是懒得用打字传讯息。
但是年轻世代的电话恐惧症,是否也会影响工作呢?
一名31岁受访者表示:“我讨厌打电话是因为实时对话带来的焦虑、可能的尴尬、没有答案的可能性,以及立即回应的压力。”
图洛尼博士说:“电话通话更加直接、亲密,传讯息比较疏远,让你不会在联系时感到脆弱或暴露。”
另一名27岁受访者说,她避免在工作打电话,因为“电话可能会浪费时间、让你的任务进度延迟。”
一名64岁企业老板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他的年轻员工很少接听电话,“他们总是有借口,最常见的是‘我的手机转静音,所以我没看到,后来忘了回电’”。
这名雇主坦言,注意到明显的沟通差异后,他不得不作出调整,“如果员工更习惯发讯息,那么尊重他们的选择,就是我的责任。”
BBC指出,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种新的沟通趋势是“草莓族”的又一证明,事实远非如此,其实是适应的一部分。25年前,人们也抗拒从传真机改用电邮,显然电邮使沟通效率大为提高。(壹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内比多、曼谷28日综合电)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缅甸发生7.7级地震,震央邻近国内第2大城曼德勒。曼德勒是缅甸文化与宗教重镇,拥有约100万人口,且佛教寺庙林立,更有一座广大皇宫。
地震的震央在实皆省西北约16公里,深度仅10公里,目前曼德勒电话通联中断,媒体无法联系当地居民。
7.3 Earthquake from Myanmar felt in Chiang Mai, Thailand. RimPing Super Market in Mae Rim. #earthquake #chiangmai #thailand #แผ่นดินไหว pic.twitter.com/tPqX9Agxs2
— Will Langston 📷 (@heylangston) March 28, 2025
曼德勒信于伊洛瓦底江河畔,当地几个重要寺庙是缅甸佛教徒的生活中心,这里也曾是缅甸国王的居所,皇家宫殿矗立其中,直到英国殖民者于1885年并吞缅甸王国,将最后一位国王流放到印度。
这座城市同样也是重要的物流与商业枢纽,位于主要贸易线的终点,这条路线穿越缅甸北部掸邦的山岳,通往中国边界。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
自2021年爆发军事政变与内战以来,这条路线一直都是民族叛军与亲民主团体的交火地带,路线的封闭影响商贸,导致缅甸军事统治者损失数亿美元的税收和陷入财政困难。
缅甸这场地震,也让邻国泰国感受得到强烈摇晃,位于泰北的清迈一间超市因地震导致货架上的物品不断坠落,在顾客往门外逃生时,店内更是瞬间断电,当场陷入一片漆黑。
根据平台X网民@heylangston上传的照片,位于清迈省湄林的瑞平超市在地震当下有许多顾客与店与仓皇逃生,然而当所有人朝向大门逃窜之际,店内的灯光开始疯狂闪烁,并在数秒内断电,店内瞬间一片漆黑。
不仅如此,超市内货架上的物品也不断掉落,现场十分混乱。
泰国首相佩通坦宣布,曼谷进入紧急状态,并提醒未来两小时内可能还有余震,促请民众多加留意。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