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打靈再也28日訊)一名母親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被告知自己的11歲女兒在學校慷慨派發3000令吉給同學們,讓她十分震驚。
這位母親日前在社媒Threads帖文,分享了這起令她難以置信的事件。
ADVERTISEMENT
她感到不解,為何女兒有能力派發20令吉、50令吉,甚至100令吉不等數額的鈔票給同學們,因為她每天只給女兒5令吉零用錢上學。
這位母親寫道,當她聽到這件事時立刻哭了,因為對她而言,3000令吉可不是一個容易賺到的錢,而她的女兒卻如此慷慨地派給別人。
“我一直在思考,女兒從哪裡得到這麼多現金?”
帖文指出,這位母親是在上週五接到老師的來電,老師建議她在下週一與訓導老師見面,進一步討論此事。
女兒放學回家後,母親詢問她在學校派錢的事,結果獲悉那些錢原來是女兒和其他兄弟姐妹儲蓄的部分開齋節青包錢。
經詳細查問下,這位母親還得知女兒其實是受到她的影響,才會派錢給同學們。
她說,女兒表示自己不是被脅迫才給同學錢,而是想讓同學們開心,因為當她派錢給同學們時,大家都很高興。
她還透露,女兒還告訴她說,因為經常看到她給別人錢,例如祖父母和表兄弟姐妹,才會跟著做。
“我女兒說,當我給她的祖父母錢的時候,他們看起來都非常開心,還會給我擁抱,所以她也想像我一樣。”
這位媽媽在文中還提到,她週一到學校見到校長時,校長也被女兒的行為逗笑了。
這位媽媽還說,自此之後,她每天都檢查女兒帶多少錢去上學,因為她看到女兒的撲滿有很多錢,擔心女兒會再次拿自己的儲蓄去派給同學。
她寫道,她趁機教育女兒施捨別人是好事,但是不能拿別人的錢去施捨,因為不問自取是不對的行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北京28日综合电)中国一名母亲患上白血病,年仅4岁的双胞胎女儿为了救母亲,含着眼泪却一声不吭地捐献造血干细胞,坚强地告诉母亲“不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南总站报道,3个月前,38岁的李女士在湖南常德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而李女士是独生女,其父母也年近七旬,无法捐赠造血干细胞。在中华骨髓库里,也未能匹配到合适供者。由于患者体内存在强效HLA抗体,脐带血移植亦不可行。
就在绝望之际,医生发现唯一符合捐献条件的,竟是她年仅4岁半的双胞胎女儿。然而,孩子的体重不足20公斤,远低于成人移植所需的最低供者标准。
这对姐妹平日里连打疫苗都会哭闹,但当得知自己能救母亲时,却主动挽起袖子,含着眼泪却一声不吭地接受了采集。
她们周三(26日)早上来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干细胞采集室,通过外周血血细胞分离机,为身患急性白血病的母亲捐献造血干细胞。
医生说:“儿童供者体重通常需要达到受者体重的三分之一以上,但是孩子显然不达标,于是我们想到了同一基因型的姐妹俩共同采集。”
她说:“单靠一个孩子的干细胞量远不能满足成人移植需求,而分次采集又可能延误移植时机。”

经过慎重讨论,医疗团队最终决定采用“双供者联合采集”的方案:同步动员两名双胞胎的造血干细胞,既不让孩子重复采集和穿刺的痛苦,又能及时的采够支撑起母亲生命的造血干细胞。
据悉,这是首次采用两名低龄儿童联合捐献外周血干细胞救治同一成人患者的案例。
在采集前的5天里,姐妹俩每天需接受两次皮下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并进行一次静脉采血。
在视频中,母亲心疼地问姐姐:“痛不痛?”,姐姐坚定地回答:“不痛。”
经过四小时的采集,医疗团队成功从双胞胎体内获取了足够的造血干细胞。
目前,这份珍贵的干细胞已被送入移植仓,为双胞胎的母亲进行输注,而两姐妹术后恢复良好,各项身体指标稳定。
针对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常见疑虑,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李昕强调:造血干细胞具有强大再生能力,通过皮下注射动员剂,促进其释放至外周血,再经分离机采集,过程类似成分献血,通常捐赠后1-2周即可完全恢复,不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