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迎來補選,其實是資源的浪費。未來獲朝野提名的國州候選人,政府是否考慮提供他們健康檢查?
ADVERTISEMENT
我國曆屆大選後,都會面對多場的國州補選,例如2018年後的大選結束之後,短短四年的時間就必須舉行13場補選。2022年11月的大選過後,在不到兩年的時間,我們又迎來多場的國州選舉,當中包括埔萊國席、新邦二南州席、甘馬挽國席、雙溪峇甲州席、能吉里州席、以及即將舉行的馬哥打州席補選。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這個國家在每次全國大選後,皆會面對現任議員的逝世,而陸續迎來補選。
朝野各政黨是否要關注人民代議士的健康呢?不斷迎來補選,其實是資源的浪費。未來獲朝野提名的國州候選人,政府是否考慮提供他們健康檢查?還有,有些政黨的候選人,是身兼國州的議員,這對他們的工作量也形成頗大的壓力。當下團結政府,就國州議員的提名、福利等有必要真正落實改革,當中包括提高部長和國州議員的薪水,並且考慮立法禁止一個人身兼國會議員和州議員的席位。由於身兼國州議員,往往必須來往兩地開會,造成該議員極大的工作壓力和行程上的奔波。
在健康問題上,政府需要強制所有國州議員每年都需到指定醫院,進行身體的檢查,一有問題就可以進行治療,以減少猝死的狀況發生。這些建議,並非約束所有國州議員,而是照顧他們的健康,讓他們能夠為人民提供良好的服務。我們必須清楚,國州議員的逝世,其實是對國家一大損失。再者,每一場的補選,朝野政黨為了勝出,皆會動員人力、物力,以迎戰選舉。我國每一屆政府,在四至五年的任期中,每年至少迎來二至三場的補選,這是對國家資源是一大消耗,也讓社會不斷面對選舉。
在選戰當中,有些不負責任的政客,還會在選舉中主張狹隘族群意識,這往往會撕裂整個社會,而造成選民之間的對立。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到國家面對補選是弊多於利,當中包括了資源耗費的同時,也可能造成社會的對立。族群融合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斷挑起族群對立的敏感神經,這將對社會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對政治、經濟皆產生不良的影響。政府有必要關注國州議員的健康,讓他們擁有健康的體魄來服務選區的人民,這才是利國利民之事。
國州議員加起來不超過800人,政府絕對有能力維護他們的健康。政府有必要在短期內,改革現行提名限制,增加議員的各項福利,最主要就是健康檢查、醫療服務等等。政府必須正視這個問題,因此不少在任內逝世的國州議員,年齡都介於50-65歲之間。在現今醫療發達,這些議員都是正值壯年,因急病離世,其都可說是“英年早逝”。這其實是國家的損失,政府在正視的同時,有必要進行長遠的改革規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