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
发布: 7:06pm 31/08/2024

白饭

锅巴

咖啡乌

张雨

白饭

锅巴

咖啡乌

张雨

咖啡烏撈白飯的日子/張雨(居鑾)

作者:张雨(居銮)

咖啡一直是很多人的寫作材料,據說寫作的,一半以上是靠咖啡加持,才有能量繼續創作的。咖啡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家常飲料,從以前每戶人家自泡的大桶散裝咖啡粉,到工廠流水線生產輕便包裝袋,輾轉至現在高調展示有錢有閒的手衝慢飲咖啡,各有擁躉,咖啡香,是歷久常新,每個年代都有新的話資可談,平凡中藏著神秘能量,為之動容的人從不間斷。

貧困的70年代,很多的家庭割膠或務農,雙親必須起早摸黑出門工作賺取收入。孩子就由年齡較大的兄弟姐妹看顧,年齡最大的,可能都未上小學,但父母就是放心將孩子留在家裡。那其實是沒有選擇之下,逼於無奈唯一可行的方法。如果家裡尚有老人,長輩就負起照顧孫女孫子的責任。否則孩子們在某段父母皆外出打工的時候,是自由自在,無人管束的。

ADVERTISEMENT

大人起早摸黑外出打拼後,稍有經濟能力的祖父母或嬸孃還會魚肉不缺供應三餐,定時定量餵養一隊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兵。萬一真是一貧如洗那種,能採集的食材又不多,自家又沒有栽種蔬果可以自供自給,那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那年代,能煮的除了白米,還是白米。當年的番薯地瓜還是廉價品時,家裡幾乎隔天就有一大鍋番薯粥,但就是沒人嫌棄,每個孩子還是吃得津津有味。事實上,日子總是發揮創意的好時機,為填飽肚子,有時早餐喝不完咖啡烏,淋在只有白米飯的盤子,咖啡烏撈著白飯就可以撐一頓了。筆者與太太當年就曾如此進食,戀愛時候談起,才知道彼此都有過將咖啡當菜餚吃的經歷,還吃了一段蠻長的童年日子。

於是每回發現冰箱缺菜可煮,總笑著對太太說:“要不我們重試當年的咖啡烏撈飯吃。”可是看到太太一臉嫌棄的樣子,只好飛快穿好衣服駕車到菜市場採購食材。

現代人聽了這種吃法,總是半信半疑,或覺得好笑。

外出工作的大人總先帶走飯盒,留下的剩菜有時還真不夠應付正在發育中孩子們的需求。有時還需彼此讓著吃,通常稍大的都不願讓弟妹受餓,寧願犧牲自己,將菜或肉先餵飽弟弟妹妹。大孩子在沒有選擇之下,也常常會以當時每家必備的能量飲品“咖啡烏”配白米飯充飢。

鍋巴飯撈咖啡烏

提起這事,太太常說自己黝黑的皮膚就是咖啡烏害的。太太還說,她不止擁有一種吃法,還另創了“鍋巴飯撈咖啡烏”這種東西當零食吃。有時是大人外出,小小年紀又不會取木生火,只好就地取材,將大人凌晨泡好的一大壺咖啡烏當成湯汁配白飯,萬一連飯也不夠,就鍋巴也剷出來吃了。

原來當年的人比現代人更懂得將咖啡發揮得淋漓盡致。猜想這也曾是某些成年人小時候的吃法。當時能填飽肚子的就是好東西,沒有如今的強調水溫和拉花點綴,不需太多花式與裝飾,能解飢解饞的就是極品、人間美味了。

所謂的要求,或品味,都建立經濟寬裕的底子上。沒有了經濟拮据的枷鎖,腦袋自動會找些新嘗試。這也算是進步吧!

現在自家孩子就是再愛喝咖啡,也不願試試她爸媽當年的吃法。或許她們認為沒必要。但這不只是當年貧困的應對方式,延伸出的可是創意。差別是,現在的孩子從出生起就不必為吃喝苦惱,有者是飯來開口,成長過程完全沒嘗過絲毫辛苦。這種沒經歷磨練的人生,不知道會是好事嗎?

從臉書看到一句話:小時候不喝咖啡,是因為咖啡苦。長大後,才知道,原來生活更苦。

寫了此文,算是安慰太太。告訴她:“吃過的苦,終究會換成祝福;只要生活中還有愛,只要自己不覺得苦,苦就會化身成祝福的禮物。”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