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kun Negara》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跨代际的意识传播途径,但其发展的关键在于该政治意志力在马来西亚公民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是否成功。
ADVERTISEMENT
走在吉隆坡经纬交错的街道上,让我不禁想起这座城市在马来语中的含义为“泥泞的河口”(它是在巴生河和鹅麦河交汇的河滩上所建),像是文化差异在全球化浪潮中融合、碰撞的缩影。在历史上,这些河流的交汇使马来西亚人能够开展货物交换和对外贸易,各地的文化也随之聚集、交织,萌生出当今多元的民族文化特征。近日,配合国庆日,各地的民众无论人种与肤色都参与到这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中,在欢乐之余,这一多元文化融合的现象引人深思。
我经常思考两个问题:“马来西亚的民族团结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马来西亚是否应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实际上,尽管我们有《Negaraku》(马来语,译为“我的祖国”)这样的国歌,却似乎很少见到能够将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等不同种族联结在一起的民歌。那么,马来语、峇峇马来语、砂拉越伊班语等137种现存语言在马来西亚及其周边地区的交流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理应值得被同样认可。对我而言,民族团结的核心在于培养各民族的归属感,以及形成一种超越宗教和文化差异进行平等对话的政治环境。
回顾历史,马来西亚民族团结观念的诞生可追溯至1969年5月13日的种族冲突的悲剧事件,当时种族间关系极度紧张、民族主义被滥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这场悲剧时刻警醒着我们,历史有可能重演。幸运的是,1970年8月31日颁布的《Rukun Negara》(国家原则)为民族加速融合带来了希望,信仰上苍、忠诚于元首和国家、宪法至上、法治、道德等原则,成为促进民族及社会团结的基石。
如今,这一原则与霹雳苏丹纳兹林在2024年8月举办的人类尊严会议上提出的“人人享有尊严”的号召产生了强烈共鸣,其强调,在一个具有民族包容度的国度,每个人都应享有安全、尊重与包容。我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苏丹的团结号召激发了所有与会者对于民族团结的热烈反响。团结部与MySDG社会包容中心在会上做表态发言,马来西亚团结大使Suraya Wen女士呼吁“推崇志愿精神,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不受种族与背景观念的限制”。另外MySDG社会包容中心副主任Teo Lee Ken博士也在会上讨论了沙巴州的无国籍问题,并做了政府如何建立包容性社区来应对种族间问题的报告。
此次会议精神强调了政治层面上对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体现了马来西亚正努力构建一个包容且有凝聚力的多元民族社会的决心,使每个人的尊严都能得到维护。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