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性觀念一直走在東南亞的前沿,所以《高潮醫生》的開拍,比較像是對上個世紀70年代末,保守社會的一次回首。劇集主角納特醫生是一位皮膚科醫生,受報章之邀,開設性教育專欄《高潮問答》,筆名取作“高潮醫生”,專門在性事方面為讀者排憂解惑,更破天荒在報章刊出性器插圖。當時的泰國不如今天開明,性仍被視為禁忌,於是他的公開回復,挑戰著報章的出版尺度,亦衝擊當時的社會風氣。
ADVERTISEMENT
由於讀者與“高潮醫生”皆匿名,所以劇中常常因為保守派要抓拿“高潮醫生”而鬧出一連串的笑話與誤會。和許多以性為主題的劇集一樣,《高潮醫生》善於玩擦邊,通過花瓣、蝸牛的粘液、莽莽蒼蒼的森林、太空梭的發射勾引觀眾自行想像。“高潮醫生”蒙面英雄的形象,是一種對好萊塢英雄的戲仿,他的出場意味著納特醫生坦然面對性的那一面;摘下面具後,他又得保持禁慾且正直的形象。兩者必須在生活中清楚切割。
撇開玩笑與暗示,如果再深入點思考,摘下面具的前後,不也是我們許多人在談論性之時的狀態嗎?蒙面英雄的設計,其實也關乎真實自我與偽裝自我之間的撕扯與角力。劇集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類應該探索宇宙,也應該探索自己。
看不見擁有的幸福
那一個年代,泰國社會普遍上都恐同,同性戀被視為“變態”,“家族之恥”,多少同志為了配合社會而逼迫自己投入一段異性婚姻。《高潮醫生》合共8集,每一集討論一個性議題,同性戀者只是劇集關心的其中一個群體。性的這一張大傘之下,作家童天的性虐癖、納特醫生的出軌、女主角琳達的破碎家庭,那些浮浮沉沉,在不同狀態間飄忽無定的自我,便是人生得不到幸福的原因。
納特醫生在專欄回答了讀者無數道問題,卻始終不能弄清楚自己的感情狀態。他的兩個女人——妻子圖塔與外遇琳達——從第1集到第8集經歷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隨著劇情推進,她們逐漸卸下偽裝,朝她們所喜歡的樣子蛻化。性姿勢成為線索,比如圖塔因為失望,終於想要忠於自我,棄絕相夫教子的傳統家庭觀念,於是轉換成更主動的女上位。然而,現實總是讓人感到挫敗。圖塔的改變,某個男人看在眼裡卻這樣告訴她:“你是女人,總會以失敗告終。女人是不可以離婚的。”
曾讀過臺灣哲學家朱家安的部落格,〈性保守的災難〉一文以“神給女人一個盒子,裡面有一粒每個男人都垂涎的果實”作為開頭,分析性保守主義者如何將女人的性事過度神聖化,要求每個女人細心保護它,珍惜它,如果被“搶走”了,在性保守主義最昌盛的時代,那個女人甚至是不幸到值得自我了斷。
當“性很珍貴”
同樣在這篇文章中,他說過,當保守主義者宣稱“性很珍貴”的時候,女人得到的,不是多做任何一件她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權利(更遑論快樂和滿足),而是不能做任何一件性保守主義者討厭的事情的禁令。[1]丈夫可以出軌而女人不能,即是性保守主義者所謂“性很珍貴”所起到的鉗制作用。
所以,一個社會的性啟蒙,自然不是單單僅止於性而已,這個工程理應涵蓋各階層人士的集體反思與對少數群體的包容。納特醫生見證同性戀者自殺後,這樣寫道:“我們以為世界很簡單,出現問題就解決問題,但問題只是冰山一角,我們討厭與自己不同的人,然後教導別人一併討厭他們。”
封閉的社會是否有轉型成功的一天?我想起劇中特別詩意的一幕,破曉時分的合艾碼頭,納特醫生從鏡頭左邊走向右邊的琳達,彼此輕柔表白,勇敢自剖,此時天光綻放,晨霧消散——這個唯美畫面,像不像自由社會的開端呢?
回身審視國內,前些日子,不是還有高人提出將同性戀者送入改造營的高見嗎?泰國觀眾觀看《高潮醫生》,是對舊時保守風氣的一次回首與警惕;同樣的劇集放在馬來西亞,卻是十足的現在進行式,劇集的種種議題,猶如一個巨大的雲翳,持續籠罩這一片土地。
[1]引自朱家安〈性保守的災難〉(https://phiphicake.blogspot.com/2009/09/blog-post_9566.html)
更多文章: 黃愛玲/《無人之境》仍相愛,也相害 譚靜觀/《我的阿勒泰》用腳丈量大地,用心感受世界 魚兒水中游/《慶餘年2》失望與期望並存的續作 王晉恆/《布偶尋蹤》怪獸不在床底,在你我身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