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洪光明(John Ang)家門,有一條裱好掛在牆上的藍色格子布。他指著一旁的黑白家族照說,“這是我曾祖母的紗籠,就是她身上穿的那件。”
他是紡織品收藏家,從小就對布料情有獨鍾。問起有關紗籠的趣事,他想起小時候隨家人到教堂禮拜,穿著紗籠的老太太在前面跪成一排祈禱。小小人兒眼裡盡是各種不同花色的漂亮紗籠。
ADVERTISEMENT
對他而言,紗籠還蘊含著身分、德行、品味和優雅文化……
紗籠是什麼?洪光明找來一本參考資料,顯示福建出土的12世紀文物堆中也有類似紗籠,圍在腰間綁起來的花裙,比16世紀的馬來紗籠還要早。對他而言,紗籠是最基本的穿著,包一塊布在身上就叫紗籠。
“本來你(人類)跑來跑去沒有穿衣服,突然一隻猴子看著你呱呱叫,你害羞就趕快用葉子蓋著自己,也是一種紗籠。”洪光明想要表達的是,紗籠的歷史起源難以考究,而且各國都有類似的服裝。以馬來紗籠為例,也並不侷限在馬六甲王朝以後,更早之前的古國狼牙修(Langkasuka)、室利佛逝(Srivijaya)就有紗籠。
就拿馬來紗籠布頭常見的三角形符號來說,這個象徵竹筍的三角形也出現其他地區的布料。洪光明拿出一件購自印尼峇釐島的收藏品,布頭有兩個大大的三角形,是源自松巴哇(Sumbawa)的圖樣。另一匹布,三角形細長並排,是來自印尼亞齊的收藏品。
談起紗籠,洪光明請助理示範用一匹Kain lepas(沒有縫死的布)圍成紗籠。他故意不對齊,把內層露出,比外層還長,稱為“sarong beranak”。他解釋,這是不尊重禮節的穿法。
“這是一種‘Elok’。”洪光明說,elok像是日本文化裡,社會交際的潤滑劑,是一種優雅文化。出門前仔細梳妝注意好形象、上門拜訪帶個小禮物,都算是一種elok社交禮儀。
格子紗籠輾轉流傳的歷史
洪光明即將在彭亨北根舉辦格子紗籠的展覽。這些格子紗籠用普利卡布(kain pelikat)製成,普利卡其實是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沿海小鎮Pulicat。
他解釋,馬六甲是貿易據點,各國商船往來,商品包括來自印度的布料。戰爭暴發時,其中一批馬六甲人逃難到印尼的望加錫(Makassar),帶上了普利卡布。望加錫是武吉斯人的據點,同樣受伊斯蘭文化影響。普利卡布因為只有格子,沒有動物圖樣,深受當地的武吉斯人歡迎。
1699年,荷蘭入侵望加錫,武吉斯人又逃往廖內群島。來到彭亨的一支,在北根的Pulau Keladi建立甘榜望加錫(Kampung Mengkasar)。在這座甘榜裡,他們都是織格子布。洪光明分享,在武吉斯文化中,格子代表木、水、金、火4種元素,意為相互尊重社會才會平衡。
後來,彭亨蘇丹後東姑阿茲莎阿米娜發現這裡的格子紗籠,安排監獄獄友編織,延續這個傳統文化。那跟洪光明又有何關係呢?
東姑阿茲莎阿米娜原是柔佛公主,曾曾祖父是蘇丹阿布峇卡。洪光明的外曾曾祖父則是布匹商陳旭年,是第一任華人僑長,與蘇丹交情深厚。隔了5代,東姑阿茲莎阿米娜和洪光明繼續結緣,一起發揚馬來界紗籠和布料的文化。
相關報道: 【紗籠志/01】不只是一片布,紗籠蘊藏各族的集體回憶 【紗籠志/03】跳出傳統賦予新意,紗籠褲穿出時尚感 【紗籠志/04】以鐵路之名團結人心,重振紗籠精神 延伸閱讀: 【招牌景觀/01】字遊茨廠街:街景招牌見證時代變遷 【招牌景觀/02】解讀老招牌:看見馬來西亞獨特的字體美學 【招牌景觀/03】字遊喬治市:走讀招牌背後的故事 【招牌景觀/04】關於招牌問與答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