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1:06pm 02/09/2024

美食

王晋恒

林金城

美食

王晋恒

林金城

【馬華讀立國】王晉恆 / 留住記憶卻留不住味道的美食書寫

作者:王晋恒(医生、九字辈写作人、 《马华文学》编辑)

曾期許從馬華文學中找到“跨越時代,描寫本土飲食生態軌跡的深刻書寫”。無疑,其力作《味覺散步》便是具有標杆地位的出版品,收錄以馬來西亞為主題的散文及短篇小說。詩性的文字,精妙的佈局,讓這本書的文章皆為珠玉之篇。

林金城尋味,亦同時尋覓舊時記憶。他常用蒙太奇的手法將新舊的吉隆坡街景交融呈現,牽動物是人非,時過境遷的愁緒。開篇〈孤路後巷大樹頭〉,老人家帶著小朋友遍尋記憶中的舊食檔而不獲的經歷,都化成了老人家口中“嚇!又拆咗添”的震撼與唏噓。世情多變,變化的也是歲月輾轉中迷失的自我。林金城託物起興,以小時候製作番婆餅的過程,比喻出去社會工作後所受之委屈:“想起那幾年的生活就像童年時親自敲出的番婆餅一樣,一再重複,一再複製,找不到一個缺口讓自己的心情出走。”

ADVERTISEMENT

《味》不止於抒情,更對美食及在地歷史進行考究與評論。比如〈峇釐燒〉分析國民飲料“峇釐”的名字與成分;〈煙纏巷口白果粥〉評議千禧年後的房屋法令使得許多城市的原始結構出現”毀滅性的龜裂“,以致茨場街被塞進許多新興行業而失去懷舊風味。對於檳城風味一旦離開檳島即失去味道這一現象,林金城大膽假設,那是因為異地少了島上的“閒情”。

誠如臺灣作家林文義在序中評道,林金城的文字“已然跳脫如今普世的飲食描寫……為身置南國的華裔留予幾代移民史觀……”《味》成書於2013年,正值馬來西亞失卻言論自由的時期。於是寫國族,都只能用曲筆。〈大口仔肉骨茶〉善用文字的曖昧性,對政治不著一字,讀者卻瞭然其中所指涉的華族命運。〈番薯解禁〉探討不同世代間對於番薯作為一種罵名及其禁忌,包括日治時期只能吃番薯的苦難記憶、不得稱呼半島為番薯的敏感時期……

輯三收錄數篇極具人間煙火味的短篇小說,小至男女情愛,大至國族意識,皆可成為題材。〈色戒肉骨茶〉寫一對男女以巴生肉骨茶定情;〈兩桶雞蛋餅〉是對親人和往事的深沉追憶;〈Tempe〉以印尼女傭為主角,探討印尼的飲食文化如何融入下一代的味蕾,重新反思美食文化的融合(fusion)過程……

大姐是林金城飲食書寫背後最大的原動力。他的大姐病逝於1997年,使他懷念童年時被大姐拉去“搵食”的歲月,然而想要重訪,卻發現那些味道和攤販經已消失無蹤。而後,馬華文壇便有了林金城美食書寫這一重要的文化瑰寶。《味》是一本雅俗共賞的書,除了可以悠遊文字空間,亦可捧著它,在實境中尋訪那些食攤。

可是10年過去了,我們還有幾成把握能找到那些地方,那些攤販?而那些味道,真的不會發生變化,抑或失傳嗎?我對時間總持悲觀的看法,但這種念想則更凸顯了美食書寫的重要性,一如林金城的文字,總能為那些食物的記憶保鮮。林金城對林春美〈我的檳城情意結〉的評述,也可用來定位《味》和林金城的創作風格與意義:“有別於一般刻板的研究文獻,引發更人間、更生活化的人文思考。”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