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族之间能够深入了解彼此的内心,就会发现华社的关切并非出于对马来文的反对,而是希望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各族的教育需求能达到公平和高效,以实现真正的和谐共存。
最近,9个华教团体达成共识,坚持反对教育部统一各源流小学的马来文课程。未料,他们的声明在翻译成马来文后引发了激烈反响。华裔穆斯林郑全行更直言不讳,猛烈抨击华教团体,甚至要求政府立即停止对华小的援助。
ADVERTISEMENT
根据最新局势,土著权威党(PUTRA)还针对教总主席的谈话去报案,要求彻查。
华教团体原本仅是表达对教育政策的关切,却意外被曲解为抗拒马来文、制造种族冲突,以及不愿服从政府的指示。
我相信,华教团体此刻肯定是捏一把冷汗。
事件源自于教育部于7月10日召集各华教和印裔团体出席会议,并与他们讨论2027年课程大纲中统一国民型小学和国小的马来文课程。
其实,从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24年,这已是教育部第四次试水温的举动。尽管教育部过去面对强烈的反对声音和内阁的拒绝,但该部官员始终坚持不懈,以期达到最终的目标,即让华淡小采用和国小一样的马来文课程。
这种坚持值得深思,究竟教育部官员是希望通过和各组织的对话及理解,尝试找到解决方案,抑或是纯属交流,最后一意孤行地执行呢?
各源流小学统一马来文课本,会面对什么挑战?
有人认为,学习多种语言是马来西亚人的重要优势。马来西亚的多语言环境使许多人能够流利使用马来文、英文、华文和淡米尔文。
通常,小学生学习马来文或其他语言的速度较快,因为他们的大脑在这一阶段对语言的学习能力较强。
鉴于马来文是国家的官方语言,如果华小和淡小的学生从小开始使用与国小相同的课本,相信他们可以达到和国小生相同的马来文水平。
虽然面临各项未知的挑战,但这并非无法实现的愿景。
不过另一方认为,国小和华淡小的马来文课程有显著的差异,国小的马来文课程通常包括爪夷文字的学习,然而,华淡小的马来文课程则更着重于实用性的语言学习,通常不包括爪夷文字的教学。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课程的内容,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效果。
从政府规定本地企业、政府和私立大学等机构的公函必须以马来文书写、教育部实行双语课程计划(DLP),规定学校必须至少开设一班用马来语教数理科、规定西马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订购3家马来报章,不难发现这是教育部强化马来文的体现。
教育部过去几次推动统一各源流小学马来文课程的举动,其背后的逻辑显而易见,就是让华淡小生的马来文水平达到与国小学生相同的水平,以实现废除预备班的最终目标。
只要华淡小生掌握好马来文,他们可以直升中一。这样,预备班的体制就可以连根拔起。
这也是教育部宣布废除UPSR之后,有可能会落实的决定。无论如何,废除预备班不是易事,因为这必然涉及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言归正传,每当涉及语言政策、教育课程或文化推广的讨论时,华教团体的立场往往被误解为对其他文化和语言的排斥。例如,可能被视为对马来文持有偏见或敌意,甚至被标签为“敏感的群体”。
尤其在各语言媒体报道这些议题时,华教组织的言论容易在马来社会中引发不必要的反响。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每个社群对谈话的理解自然各有不同。
如果各族之间能够深入了解彼此的内心,就会发现华社的关切并非出于对马来文的反对,而是希望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各族的教育需求能达到公平和高效,以实现真正的和谐共存。
这一刻,各族之间的互相聆听何等重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