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已故柔佛苏丹阿布峇卡就是因为在意大利吃到波隆那意大利面后,心心念念,才叫御厨用意大利面煮叻沙,创造出本土马来饮食上其中一道最早的fusion美食……

ADVERTISEMENT
吃这碗柔佛叻沙时,有一种在吃波隆那意大利面(Spaghetti Bolognese)的错觉,当然指的是视觉上的错觉,而不是味觉上。
首先是长得跟黄油面很像、细圆身形的spaghetti,这款诞生于南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的意大利面条,意大利人喜欢煮至八分熟、面芯稍硬带嚼劲的意式弹牙口感Al dente,但在柔佛叻沙里则是煮透煮软。

其次是叻沙浓汤里满满的搅碎的鱼肉,看起来也很像波隆那意大利面里的肉酱(ragu)。那不是单纯的鱼肉,而是掺合了鲜虾、虾米、烤椰丝、椰浆、香料等多种材料,长时间熬煮而成的鱼肉酱,风味丰郁浓醇,完全没有腥味,口感滑顺,不像其他地方的叻沙通常会带腥,鱼肉干柴。
如果把浓汤再收干些,煮成浓酱,拌在意大利面上,应该会更像波隆那,也更像正宗柔佛叻沙,吃的人就可以像道地柔佛人一样,不用叉匙,用手抓食即可!

想当年,已故柔佛苏丹阿布峇卡就是因为在意大利吃到波隆那意大利面后,心心念念,才叫御厨用意大利面煮叻沙,创造出本土马来饮食上其中一道最早的fusion美食。
从蚕豆肉酱(Kacang pool)到柔佛叻沙(Laksa Johor),柔州马来料理给人的印象就是比较西化,不拘泥于传统,在给这两道美食搜寻资料时,都出现了同一个名字──苏丹阿布峇卡,这位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苏丹,除了大力推动柔州现代化运动,也在餐桌上带来新气象,是名副其实的“Bapa Johor Moden”(现代柔佛之父)!
苏丹吃意大利面叻沙,一般老百姓呢?
但我好奇的是,意大利面是舶来品,意大利面版柔佛叻沙在当年是宫廷料理,一般人吃不到,那在意大利面普及之前,一般民众吃的柔佛叻沙是什么样子的呢?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