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會結束後,大會特別舉行了一場以“守望文明、共享未來”為題的文化遺產保護論壇,透過國際專家們分享亞洲各國之間的歷史文化淵源,及孕育出豐富多樣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場論壇由中國日報社、亞洲新聞網絡和馬來西亞智庫皇岦策略研究院聯合主辦,並邀請旅遊、藝術及文化部國際關係組秘書楊倩盈博士、亞洲新聞網絡(ANN)主席馬伕茲和馬來西亞僑生(峇峇孃惹)公會主席拿督顏泳和發表主旨演講。
ADVERTISEMENT
6名參與《共融文化遺產願景與展望》專題研討會的嘉賓包括東方文化研究中心主席拿督陳耀星、東南亞文化遺產聯盟主席伊萬博士、“思考城市”總監盧光裕、雲南省非遺研究基地主任蘇俊傑、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王伊悠及中國建築馬來西亞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振光。
馬擬加入亞洲文化遺產聯盟
楊倩盈表示,我國正準備成為亞洲文化遺產聯盟(ACHA)的成員。
她說,亞洲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從長江、黃河流域到印度河、恆河流域,從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到東南亞地區,古老而多元的亞洲文明交相輝映,在文明互鑑中締結情感紐帶,更是在人文交流中架起友誼橋樑。
“當今世界正處於快速變革和發展中,我們要做亞洲文明的守護者,以進一步弘揚亞洲文明和延續亞洲文化的生命力。”
她強調,亞洲各國近年來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為此開展了一系列有意義的交流與合作,例如大馬和印尼聯合申遺的“班頓”、大馬和中國聯手申遺的“送王舡”都已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她說,而在東盟內,我國也正在牽頭一個由五個國家共同申遺的傳統服裝可芭雅(kebaya),另與中國合作申請將舞獅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我們也要做亞洲文明的推動者,凝聚傳承亞洲文化遺產的強大合力。”
她補充,亞洲不僅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古老歷史遺蹟,同時也擁抱多種族、多文化的和諧共存。
“亞洲三大文明馬來文明、華夏文明和印度文明皆共存至今,我們應該成為亞洲文明的擁護者,為促進亞洲文明的交流注入動力。”
她也認同,亞洲新聞網絡成立25年來不斷髮出“亞洲聲音”放大 “亞洲聲量”,在講述亞洲文明傳承、發展、互鑑的故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