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学海

|

动力青年

|
发布: 6:00pm 06/09/2024

责任

《断茧》

张慧婷

“弃婴舱”

意外怀孕

异样眼光

绝望

指责

弃婴

偏见

社会问题

新纪元大学学院

性教育

尊重生命

恐惧

报生纸

遗弃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話說】為什麼我會被拋棄?”棄嬰展“提倡尊重生命

文:青年特约作者 张慧婷

棄嬰是馬來西亞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據大馬皇家警察的統計數據,2020至2022年期間總共有256起棄嬰案件。
每當提起棄嬰,很多人會責罵及汙衊他們的父母。新聞上屢次看到嬰兒被遺棄至死的悲慘畫面及父母被警察逮捕的場景,更是鞏固他們為“冷血兇手”,“心狠手辣”等等的形象。
然而,這個棘手的社會問題只能靠法律取締或嚴懲當事人來解決嗎?我們是否該探索其背後錯綜複雜的原因?

新紀元大學學院媒體與傳播研究學士班應屆畢業生於8月16日至18日,在武吉免登的文創社區商場GMBB舉行《斷繭》棄嬰議題展。這批大專生們懷抱著向社會發聲的志向,想要提升公眾對棄嬰問題的認識、促進社會積極改革以及倡導對生命的尊重。

參觀者領取了設計成報生紙模樣的導覽小冊後便可進入展覽,映入眼簾的是“熱門”的棄嬰地點,如住宅區、宗教場所、公廁、停車場等等。在2010至2018年間發生的945起棄嬰案件中,住宅區的棄嬰案件居首位,總共有266宗;排名最低的河流與墳墓,也有12起案件。棄嬰也可能隨時在任何地方出現,因為意外懷孕女性當時在恐慌及毫無抉擇交錯之間,只想“擺脫”問題。

然而很遺憾地,這些棄嬰的生存率都偏低;從2010年至2019年發生逾千起的棄嬰案件中,僅有36%的嬰兒成功獲救。

恐懼與絕望是棄嬰主要因素

非政府組織孤兒關愛基金會(OrphanCare)的宣傳、溝通和籌款經理Riza Alwi解釋,“恐懼與絕望是逼使意外懷孕女性棄嬰的最大原因。未婚先孕的她們要承受社會的指責和家人的排擠,也因為違反宗教常規而被汙衊為‘骯髒’、‘丟臉’,‘沒價值’。”

接著走下去便可看見展覽的軸心:模擬棄嬰艙。孤兒關愛基金會是馬來西亞唯一提供棄嬰艙的非政府組織,目的在於拯救棄嬰,為無力撫養孩子的父母,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讓他們匿名留下孩子。

棄嬰艙就像一個小房間,裡面可容納兩至三個人。艙門形似保險櫃,父母可以從外打開艙門,把嬰兒放置在裡面的嬰兒床,把門關上就無法再打開了。嬰兒被放置後,重量感應器會被啟動,開啟艙內的燈光和空調,此時警鈴也會響起,以提示社工來抱走嬰兒。艙門外也備有一些文件,讓父母填寫孩子的資料。Riza補充,“至今,我們已拯救了六百多名嬰兒。從懷孕到分娩,我們會給予母親們最大的幫忙和支持以安全度過這個時期。我們要儘量避免嬰兒被送入孤兒院,因為沒有身分證明的孩子,將會淪為無國籍人士,所以我們也幫助嬰兒找到能收養他們的家庭。”

除了恐懼,Riza認為缺乏全面的,也是導致棄嬰現象的一大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闡述,全面性教育包括:身體自主、情感關係與責任、生殖器結構與健康、生育權、避孕和懷孕等等。

據OrphanCare提供的數據顯示,大部分的案例介於16至28歲的意外懷孕的青少年,且以大學生為多數。因此,他們也前往多間大學進行講座,並舉辦性教育座談及工作坊,教導學生在發生性行為時要如何保護自己和負起責任。

《斷繭》棄嬰議題展的總招官姿億解釋,性教育內容是展覽策劃團隊的靈感之一。她說,“我們發現很多人對自己的身體瞭解甚少,也不知如何去保護自己的身體。要完全杜絕或避免發生性行為很難,所以推廣全面性教育可以讓人們在已知的情況下,至少能夠更安全地發生性行為。”

姿億與策劃團隊希望,此展覽可以讓公眾人士和學生見證與觀察現今社會的狀況,然後瞭解要怎樣去應對,而不是待在學校等著被“灌輸”知識而已。

走過棄嬰艙,可看見《斷繭》籌備團與宗教領導、非政府組織、社運人士、政治人物、學生、律師等等的訪談,已製成海報和短片供參觀者瀏覽。

大馬生育權利倡導聯盟(Reproductive Rights Advocacy Alliance Malaysia)代表法蒂瑪(Fatimah Kamis)受訪時說,“保守主義與父權觀念助長了人們談論性與生殖健康權利時的恥辱感,增加了人們獲得護理的難度。我認為全面性教育必須開展,教導人們認識性,也學會識別虐待、脅迫等跡象。”由此可見,棄嬰現象也反映出父權社會對女性的不公平待遇與剝削。

婦女和小孩長期面對著成為性犯罪的受害者的風險。Riza分享了OrphanCare裡的一則真人真事:“幾年前,有個小女孩因為被強姦,她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懷孕了。懷孕過程中的生理與精神壓力導致她生下了畸形的孩子。無論如何,她還是勇敢地生下和照顧孩子,如今已成家立業。”

需要一個包容的社會

意外懷孕的女性除了要飽受身心折磨,也必須面對家人與社會的排擠和異樣眼光。當了母親後也可能在職場上遭受不平等待遇,導致她們陷入經濟困境,同時卻必須孤身一人撫養孩子。

社會主義黨中委兼社運分子張玉珊在她的訪談裡解釋,“社會父權制度和傳統社會觀念往往將生育責任歸咎於女性,男性的責任相比之下比較少。比起簡單粗暴的懲罰,政府更應該考慮如何提供援助和解訣問題。透過這些行動,棄嬰現象的汙名化標籤才能撕掉,進而消除社會偏見。”

她也指出馬來西亞的安全網仍然存在不足。完善的社會機制應該為意外懷孕女性開放提供墮胎服務、設置更多棄嬰艙、提供領養援助等,讓父母重建生活,讓嬰兒有更好的生活。

走向展覽的盡頭,可看到牆上貼著歷代不同版本的報生紙。別的嬰兒“與生俱來”就可獲得的一張紙,棄嬰卻無法享有這樣的基本權利;他們的公民權之路仍舊充滿挑戰。

馬來西業女律師公會副主席黃佳敏律師指出,聯邦法院從2021年開始裁定,每個被遺棄的嬰兒將自動獲得馬來西亞國籍。雖然這是一個積極的變化,但實際執行仍有問題。

她解釋,“JPN(國民登記局)並不總是遵循這一裁決,有時仍需通過法院申請。因為社會的汙名化,以及未婚先孕者缺乏支持,依然是導致棄嬰現象的主因。”

要有效杜絕棄嬰現象帶來的系列問題,還是得從根源著手。《斷繭》棄嬰議題展的籌委們嘗試從嬰兒的視角,讓參觀者切身感受一個無辜的生命,被拋棄後的無助和悲痛,從而喚醒大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相關文章: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ChatGPT——學習的助力?阻力?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大馬旗魚丘浩延圓奧運夢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文化說】柯家浚徜徉科學宇宙 坐擁十七萬粉絲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那些我們身邊“特別的人”
【動力青年】善用社媒與AI的護鯊革命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話說】童星陳汶鍹演藝路上追逐夢想

打开全文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