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控股身為大股東,應該瞭解航空公司營運面臨獨特挑戰,這些挑戰皆與技術認證、嚴格的維護計劃、國際法規和協議以及殘酷的國際競爭,密切相關,而不是賬目底線好看,就能討盡功勞的!
ADVERTISEMENT
國慶日前一週,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宣佈年終之前大砍6000航班,直接影響提前訂購機票的搭客和年終旅行團,但航班因“技術問題”和“安全考量”中途折返事件,繼續發生。
就這樣,馬航客戶熱線和櫃檯服務應接不來,顧客罵聲四起,馬航信譽不受損害是假。
要知道,疫情復甦後航空公司工程部維修排期突然一舉擁堵,部件供不應求,飛機供應鏈斷鏈現象,是世界性通病,不是馬航獨家遭殃。
馬航高層不應推諉責任,過後馬航集團首席執行員依茲漢依斯邁才說工程部出問題,屬下的維修、修理、大修(MRO)單位的人才被商敵撬走,原本411名擁有專業認證的MRO技師已經流失63人,流失率高達15%。
但媒體消息說,被撬走的馬航MRO技師,大部分都是跳槽至新近設於梳邦機場的新航MRO工程子公司,而為新航鋪路設廠、出租兩座飛機庫的決策機構,竟是掌持梳邦機場管理權機構、即大馬機場控股公司(MAHB)的大股東:國庫控股!
針對這點,9月3日首相安華出席國庫控股30週年紀念,透露馬航經常決策失策或決策不透明,把合約交給某些朋黨,但又表現不良而損害馬航聲譽。他也說,馬航是我們國家的航空公司,需要把它迴歸正軌。
雖然,把政府失策的責任推給前朝是政客慣用的伎倆,但安華在國庫控股的活動講這話,雖說點到為止,但對象應是國庫頭頭,意味特別深長。
這是馬航話題的活栓,必要追究,因為馬航集團的大股東是國庫控股,目前馬航董事局成員都有國庫控股委派的代表,國庫控股可說是對馬航內部決策和業績,緊密跟蹤。馬航出錯,國庫控股也難逃其咎。
馬航最後一次交託於朋黨手上是1994年,當時馬哈迪掌政,通過私有化政策把馬航交予航空業門外漢達祖丁管理,2001年再把馬航股權以原本買價賣回給政府,前後7年管理不當造成資產折損和市值劇降,業界人士把它稱為“老馬打救朋黨”的活看板。
但這些都是陳年舊事,不會是今日安華箭頭的目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