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5:30pm 09/09/2024 235点阅

财经

身体健康

医疗体系

黄子伦

VIP独享

投资理财

保险共付

医疗险改革

黄子伦 | 保险共付:健康投资还是负担加重?

的优缺点一体两面。这也是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说的,世上不存在解决方案,而是利益上的妥协(there are no solutions, only trade-offs)。保险共付就是一种利益妥协,我们该学习的就是寻求妥协方案的精神。

187325513 M Normal None

上一篇文章提到保险共付(co-payment)的概念以及我国需要改革。这一期就深入谈谈保险共付的优缺点吧。

ADVERTISEMENT

我们想象一下,A生病了需要自己付钱看医生,而B生病了却可以通过保险索取全部费用,甚至连索赔程序都免去了,请问,在所有客观条件,例如基因、智力、收入都相同的情况下,A和B,谁会更注意自己的健康?

答案很明显,就是A,因为在所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有A多了一个限制条件(自付医药费),所以A完全有经济诱因去照顾自己的健康,如:改善饮食习惯、多运动,以及定时检查身体状况等;即使看医生,也会更谨慎判断是否所有疗程都需要,有没有过度治疗的问题。

这就是保险共付的第一个优点,通过让投保人承担一小部分的医药费用,例如每次门诊都需要支付5到10令吉不等,才能使用医药卡,或者一年里的首500令吉需要投保人自行支付,后续费用才能开始索赔(这也是deductible的部分,也是自付额,或者起付钱),以此增加他们照顾自体健康的经济诱因。

你有使用过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去挂门诊吗?那你大概率都拿过一堆不需服用,或者过于昂贵的药物,例如喉糖和止痛药等等。这些都不是零成本的,公司明年更新保单时可能就需要支付附加保费(loading fee),因为保额完全不够用。

第二个优点,选择保险共付后,保险公司知道你有经济诱因去照顾,所以他们也愿意降低你的保单保费。一些情况下,如果你的保单有一定的自付额,例如500令吉,那么你的保费也会相应降低大约1到200令吉,3年下来大约能省下500令吉。换言之,不仅你自身更注重身体健康了,此举还能帮助你减少保费,一举两得。

第三个优点,随着越来越多人愿意选择保险共付或者自付额的保单时,保险公司就会看到投保人们会有行为上的转变,慢慢变得更加健康(也就是少索赔这方面来体现),那么这类保单就具备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每年提高保费的概率以及幅度就会相对更低。一样,都是省钱。

我记得巴菲特早期投资GEICO时就有提到,之所以会选择这家提供车险的保险公司,是因为他发现这家公司的许多投保人都拥有军人背景,他们在开车时比一般人更加谨慎,索赔率也更低,是一笔非常好的生意模式。很多人喜欢将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看成互相对立的关系,其实他们更多时候是共生关系,谁也离不开谁。

说完优点,我们来看看缺点。保险共付的主要缺点就是它会大大降低

投保人看病的意愿。在美国,因为医疗费用极度高昂,纵使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中产家庭看病也非常吃力,更别说普通百姓。这就导致在美国有一些奇怪的迷信,即如果生病了,人们往往会先自我检讨,认为是自身体质不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检讨受害者” 。因为只有这么做,才能够掩盖自己囊中羞涩的状况。

一些研究表明,自付额保险和保险共付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会造成人们因为经济因素而常常拖延寻求治疗,最后酿成大病的状况。因此,如何在投保人 “过于积极” 看病和回避看病之间拿捏得当,就是一门学问。什么样的状况能够全面索赔,什么时候需要支付一些金额,这些只能在有了更多数据后,才能够慢慢调整。

但,马来西亚的情况是,公共医疗服务(也就是政府医院)费用极低,也一定程度导致人们在照顾健康方面有持无恐。或许推行保险共付会是比较好的学习过程,也是国家银行要推行的主因。

其实,保险共付的优缺点一体两面。这也是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说的,世上不存在解决方案,而是利益上的妥协(there are no solutions, only trade-offs)。保险共付就是一种利益妥协,我们该学习的就是寻求妥协方案的精神。

你不想要付更多保费,那么就照顾自身健康。如果不想照顾身体健康,那么就努力赚钱来支付保费或者医药费。钱和健康,自己斟酌,无法两全其美。

我想,这就是这场医疗保险改革的重要经济启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9:00pm 28/04/2025 6.2千点阅
许国伟 | 马华老矣,尚能战否?

就像廉颇需证明,自己虽然老了但还能打的价值;马华要能吸引年轻人加入,还需证明自己是能打的,在政坛依然有立足之地。

先说个“老”故事。

公元前245年,战国时期。

因为秦军压境,赵悼襄王想起之前被自己晾在一边的廉颇,想重新起用廉颇带兵抗击秦国。

但是,赵王眼里廉颇就是个老家伙了。他都怀疑已经70岁高龄的廉颇,还能不能打仗?于是,就派使者去请廉颇,也探一探廉颇还能否上战场?

廉颇为了向使者证明自己一点都不老,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着盔甲骑上战马,表现得很神勇。

这就是著名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事。

故事里,使者被廉颇的政敌收买,向赵王报告廉颇真是老了,赵王就没再用廉颇了。

人们都说,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政治现实里,政党也是如名将。

一旦政党的精神气垂垂老矣,就会让人觉得这个政党没了战斗力,没有前途了。

如今,马华面对“老”的危机,跟廉颇的“老”处境是类似的。

马华总会长魏家祥坦言,马华已经老了,年长的人越來越多,年轻人越來越少,尤其18岁到30岁的新党员更是稀缺。

马华老化是政治现实,理论上广开门户吸纳新生代,是能减缓这危机。问题是,要如何吸引年轻人加入?

一般而言,政党要能吸引年轻人加入,各种因素当中,有一个因素说起來挺玄的,但又是实在的。

这就是,要让年轻人觉得入党有

使命感与荣誉感。

20多年前,也就是2008年3.08大选前那几年,国阵已大量流失年轻人支持。

当时很多华裔年轻人对马华和民政,及对行动党和公正党的态度,有着天渊之別。

当然,还是有年轻人愿意加入马华的。

记得一位年轻朋友私下感叹,他加入马华后遭同龄朋友圈排斥,彷佛他一个年轻人加入马华,是很可耻的。

但是,年轻人加入火箭或蓝眼,却有着抗争的使命感与改变的荣誉感。

这就如同台湾时评员黃哲斌曾在文章里写的,在长期一党独大的统治下,政治高压和滥权腐败,使到执政的国民党在年轻人和学生心里,成了邪恶象征。

与之相反的,是年轻人支持和加入在野的民进党,彷候有一种入列出征的光荣,这才是年轻人的热情与梦想。

马华难道没有给过年轻人使命感和荣誉感吗?不,曾经有的,尤其是上个世纪50到70年代,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只是,当高层领导年龄老化,长期执政官腔十足,大局为重唾面自干,党內恶斗争权夺利……种种负面印象,要如何说服年轻人加入和支持呢?

曾经承载年轻人热情与理想的民进党,执政久了后出现跟国民党一样的问题,也让不少年轻人痛骂。

那么,承载年轻人热情与理想的行动党和公正党,在执政后有没有变得国阵化?有无明明执政不久,就出现跟马华长期执政一样的老问题?

如果没有,马华依然难入年轻人法眼;如果有,只要马华没有改变到能让年轻人觉得入党会有使命感和荣誉感,在他们眼里马华依然是那个老政党。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马华老矣,尚能战否?

就像廉颇需证明,自己虽然老了但还能打的价值;马华要能吸引年轻人加入,还需证明自己是能打的,在政坛依然有立足之地。

那么,年轻人才会觉得入党能有大展拳脚施展抱负的机会,而不会像“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般……才净身要入宫,大清朝就完了。

那真是憋屈。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