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日彭博電)中國核心通脹降至3年多來最低,家庭支出難以提振的跡象再添一筆,實現年度經濟成長目標進一步面臨壓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發佈,8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增長0.6%,7月成長率為0.5%;《彭博社》調查8月預估中值為增長0.7%。
ADVERTISEMENT
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按年上漲0.3%,為2021年3月以來最低,表明整體需求持續疲軟。
分析:需更有力度政策應對措施
法國興業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Michelle Lam表示,中國的通縮壓力愈發根深蒂固,或加劇價格-工資的螺旋式下行,需要更有力度的政策應對措施。
出廠價格仍處於通縮困境,自2022年末以來便萎靡不振。 8月工業生產價格指數(PPI)按年下降1.8%,接受《彭博社》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計下降1.5%,7月時下降0.8%。
中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對數據解讀道,8月受高溫多雨天氣等因素影響,CPI按月季節性上漲,按年漲幅繼續擴大。受強降雨影響,鮮菜價格上漲18.1%。
需求疲軟削弱成長
消費和投資需求疲軟,導致電動車和太陽能等行業出現激烈的價格戰。隨著消費者推遲購物、企業削減工資,需求疲軟削弱了中國實現5%左右經濟成長目標的可能。
保銀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財政政策立場要更加積極,以防通縮預期更加頑固。
彭博經濟學家指出,數據表明,支撐經濟的諸多政策措施,從以舊換新補貼到降息,尚不足以抵銷房產市場下滑和信心不足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拖累。“我們預計決策者會加大支持力度。”
中國人行前行長易綱此前表示,中國當前應把重點放在抵擋通縮壓力上,這是中國知名人士罕見承認物價下跌正在威脅成長前景。
易綱上週五在上海舉行的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總體而言,中國面臨內需疲軟的問題,特別是在消費和投資方面,需要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支持性的貨幣政策。
GDP平減指數轉正具挑戰
易綱表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平減指數有望在未來幾季轉正。
高盛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閃輝稱,這很有挑戰性,原因包括情緒低迷和對未來缺乏信心。
她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私人需求的減弱程度或超過我們預期,而與此同時決策者也感到不安。”
人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上週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稱,目前金融機構的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大約為7%,還有一定下降空間。
分析師預測人行會進一步降準降息,並視9月為潛在窗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