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0日訊)資深國際經濟學家丹斯里沈聯濤認為,眼下仍處於以美元為主的金融經濟體制,以至二戰後,每當黃金、日元、歐元,兌美元造成挑戰的時候,危機就來了,所以人民幣‘走出去’任重道遠。
中美競爭屬長征金融體制
他表示,中美競爭非短期可解決,反之是屬於全面的長征而開放、高效、韌性的金融體制,則是永續發展的關鍵要素。
ADVERTISEMENT
沈聯濤在第17屆世界華商大會上,發表題為“擘劃新序,共創新局”的主題演講時表示,實際上的地緣政治競爭,便是全球總值105兆美元生產總值的規模競爭。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數據顯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佔美國的78.6%份額,淨資產總值也達美國80%之多,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則不足5%份額。
歐洲日本90至00年代經濟強大
沈聯濤為此說,歐洲、日本在90至00年代的經濟非常強大,可是這些經濟體的貨幣兌美元匯率頻頻走貶,經濟增速也開始下降。
“今天的秩序,可說是一個帝國融資模型。歐洲、日本、中國、印度,完全是銀行為主的金融體制,靠借貸老百姓的血汗錢,投資在長期的基礎設施裡面。”
他續稱,美國外債養國的策略,在中東、俄烏戰爭爆發後,顯然已經不是一套永續模式,於是美方推出了硅谷科技金融模型,企圖保住美元的主導地位。
如今,全球已處在超越科技的繁殖週期,而中國在此期間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是美國的3倍之多,中美的競爭並非短期可解,而是一段全面的長征。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開放、高效、韌性的金融體制,作為我們永續發展的關鍵。”
美借股市優勢操縱大局
沈聯濤表示,美元佔據全球債券股票市場40%比例,才使得美國佔據了優勢,且2012至2023年,美國股市指數增長了4.6倍,說明美國是借股市操縱大局。
在他看來,全球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華商的成就值得敬佩,靠血汗打拼出新的市場,箇中勝利靠的便是落地生根,而實現在地化也是關鍵的新做法。
所謂的新市場,指的是中國、印度在內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EMDEs)。
沈聯濤認為,佔全球40%人口的金磚國家,即我國近來擬議加盟的多邊組織,外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將是華商眼下的全新大機遇。
東南亞數字經濟的活力充沛,理想的情況是,西方國家偕南方經濟體合作,以免保護主義、分裂與衝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