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中華總商會秉持《擘劃新序,共創新局 》的精神,除了自身企業的發展,還能促成世界華商之間維持緊密合作,在面對全球挑戰的同時,還能為推動國家發展扮演重要角色。
ADVERTISEMENT
週二,首相安華在第17屆世界華商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讚譽華商對大馬的貢獻,並以中文說出:“我們都是一家人”;用7箇中文字概括了各個族群在同一個屋簷下,“攜手合作,共創發展新局”的精神而迎來一片掌聲。
世界華商地位舉足輕重
安華致詞時感謝華人企業在大馬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貢獻,因為華商承擔了推動國內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推廣的任務,他希望國內各族企業能夠繼續合作。他說,儘管全球政經情勢存在不確定和不可預測性,但全球華商展現了韌性,不分區域的密切合作,為建立更強大、更具競爭力的跨國商業和經濟鏈接奠定基礎。
信手拈來,全球極具影響力的跨國華商企業足以在全球經濟領域佔據重要地位,包括印尼金光集團、新加坡金鷹集團、泰國正大集團、菲律賓SM Investments Corp、大馬的IOI集團、雲頂、楊忠禮機構等數百家大型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週一正式掛牌上市的“99 SPEEDMART”,這是大馬股市7年來規模最大的IPO,掛牌首日股價上漲13.9%,市值突破5.3億美元。1987年,99 SPEEDMART只是一間雜貨店,企業負責人李良華先生善用社會資源、抓緊商機,努力的踏出今天“迷你超市敵國”。他的成功足為時下各族年輕人的楷模,同時也是時下世界華商成功的成長軌跡。
安華指出,大馬是一個多元種族國家,我們可以決定讓多元種族成為優勢,又或者利用種族課題製造社會不安與分裂。慶幸的是,大馬人接受同中存異,選擇一起合作;這一共同的選擇就是努力建設一個更好的馬來西亞,讓大馬除了生存外,更將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
華人中庸之道,穩定國家發展
大馬獨立至今67年,雖然還在為躋身已開發及高收入國家努力,但這一個願景應該已經在不遠的前方。過去,我們確實面對政治人物貪腐、公務員低效率等問題,但至少各族群能在相互尊重、容忍與體諒下和平共處。只要沒有動亂,國家就有希望。
至於華人,在大馬耕耘數百年,始終尊崇儒家的“中庸之道”,不求“以德以理以法”服人,堅持“以和為貴”,信守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因為我們知道,在多元種族的社會,凡是貴在人和,唯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諧,懷抱“同理心”,社會才能長治久安。
從過去到今天,華商、華社、華媒、華教始終是華人社會的重要支柱。這4大支柱不是分裂社會,而是先求存後而貢獻國家。華商之於國家經濟發展;華社之於族群團結;華媒之於中華文化傳承;華教之於華文教育延續。在“中庸之道”的核心價值下,4大支柱支持著華人為國家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華總商會暨第17屆世界華商大會籌委會主席盧成全表示 ,華商是國內及國外商業和經濟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在全球眾多國家或地區政府的支持下,華商、商會與各方緊密合作,成為鏈接政府和企業界有效橋樑和紐帶。
中華總商會任重道遠
盧成全表示,已有103年曆史的中華總商會,今後繼續追求商業利益與社會責任最大化,均衡化的同時,將與政府攜手應對全球挑戰,並有系統的推動商業生態正常發展。他堅信,世界華商大會能為大馬與亞太地區及國際市場建立戰略平臺;通過協同合作、共享知識、發揮彼此的優勢,不斷前進而實現共贏目標。
他說,華商企業目前正面臨來自全球“無國界”挑戰,全球各產業領域正處於關鍵轉折點,包括列強之間經濟政策分歧、地緣經濟碎片化、政局動盪、戰爭、氣候變化衝擊等,這些挑戰,亟需政府領導人和企業界展現前瞻性思維,採取跨國界的集體協調行動,以應對未來艱難的全球性挑戰。
盧成全表示,大馬正積極推動投資,為實現國家願景做準備。在首相安華具前瞻性的領導下,政府已制定了多項國家戰略計劃和路線圖,致力於將大馬打造成為區域經濟強國。
希望中華總商會能秉持《擘劃新序,共創新局 》的精神,除了自身企業的發展,還能推動世界華商維持緊密的合作;在面對全球挑戰的同時,還能為推動國家發展扮演重要角色。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政府應加強與民間的溝通機制,提高政策透明度,讓人民理解改革的必要性。同時,加強針對性補貼與企業支援機制,盡量避免改革對弱勢群體與中小企業造成衝擊,唯有在穩定與改革之間取得平衡,我國才能在變局中穩定走向繁榮。
政府宣布于5月起取消鸡蛋补贴50%,并传出未来也可能取消RON95汽油补贴;与此同时,政府也决定展延原订5月生效的扩大销售与服务税(SST)征税范围政策。
这些举措反映政府在当前经济与财政压力下的两难政策,也说明在美国高关税政策下,政府必须提早准备,在维持财政收入可持续性与保障民生之间取得平衡。
取消补贴:政府财政自救与民生代价
为了缓解通胀压力与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品质,政府长期以来对食品与燃料提供价格补贴;补贴制度虽能稳定物价,但却也是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
据2025年财政预算案估算,政府每年用于燃料与基本食品补贴的支出高达数百亿令吉。随着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加剧,取消补贴或能促使政府节省支出,但却必须面对通胀压力。
其一,取消鸡蛋补贴:鸡蛋是民生必需品,取消补贴将导致价格上涨。以目前平均每颗鸡蛋40仙计算,补贴取消后可能涨至50仙以上,这将增加低收入家庭生活负担。随后,烘焙与餐饮业者也会趁机涨价,一粒鸡蛋可能引发通胀。
其二,汽油补贴或将取消:如果政府取消RON95汽油补贴,冲击将更为广泛与严重。汽油价格上涨增加运输成本,进而带动各类商品与服务价格上扬,形成“输入型通胀”与“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双重压力。尤其是中小企业与基层劳工将首当其冲,因为收入增长跟不上生活成本增加。
其三,政府财政空间与政策弹性:取消补贴将造成民怨,但从政府角度而言,此举可释放财政空间,将资源重新分配至更有效益的领域,如基础建设、教育与公共医疗。此外,透过有针对性的援助计划(如BUDI补贴),政府可望减少人民对补贴的依赖,改为对真正有需要的群体提供直接补贴,提高资源分配效率。
SST征税范围展延的影响
销售与服务税(SST)是政府于2018年为了取代消费税(GST)而启用的税制。2024年底,政府宣布计划自2025年5月起扩大SST的征税范围与涵盖项目。然而,这项原订实施的政策却被展延,政府也未提供具体落实日期,引发外界对政策方向与执行力的质疑。
其一,对企业而言,税务不确定性将压抑投资意愿。对本地企业而言,SST征税范围扩大意味着成本增加,尤其是中小企业必须额外负担报税与系统升级的费用。政策展延虽可缓解短期压力,但征税的不确定性使企业难以进行中长期规划,抑制投资与扩张意愿。对外资企业而言,更可能被视为制度不稳定的风险因素,影响投资信心。
其二,政策展延的背后,可能与中美贸易战所引发的全球供应链重组有关。在此背景下,各国积极吸引中国与他国企业转移生产基地,若此时推行税负加重政策,将影响大马在东南亚的竞争力。因此,展延可能是一种妥协,意图吸引外资,同时避免政策造成企业外流。
其三,政府立场:政府选择展延而非取消,显示仍视税制改革为必要方向。SST系统目前税基狭窄、税收有限,难以支撑庞大开支。若要长期降低对石油与补贴收入的依赖,扩大间接税收为必经之路。展延政策的背后,是试图在改革与稳定之间寻求平衡,以免改革速度过快引发经济硬着陆风险。
政府、企业与民众的三角难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取消补贴与扩大税基是财政改革的重要工具,但其所带来的社会成本亦不容忽视。从三个角度来看:
其一,对政府而言是两难的选择:政府既要应对财政赤字与债务压力,又需维持社会稳定与选民支持。取消补贴与增税有助于财政健全,但也可能引发社会不满。所以必须同步推出有效的补偿机制与经济支援政策,改革才不会造成民意反弹与影响社会安定。
其二,对企业而言,必须承担变革成本:企业处于经济转型的最前线,税制变化与补贴取消增加经营成本,使许多企业面临压力。然而,若政府能提供配套措施,如税务减免、技术升级补助与融资支援,或能借机升级转型,提升竞争力。
其三,民众必须面对生活压力:对普通民众而言,取消补贴与物价上涨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B40群体对价格变动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政府需加强社会安全网建设,确保补贴转型不会导致民生恶化。若无妥善安排,长期可能加剧民众不满。
今天,大马面对的是一场必须进行的财政与经济结构改革。补贴政策与税制设计的调整,虽然在短期内会带来阵痛,但若执行得当,将有助于国家迈向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关键在于改革节奏与配套政策:政府须兼顾民意、经济韧性与外部竞争力,审慎规划每一步改革进程。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