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认证政策从某个程度上而言,或多或少亦关系到我国多元社会的经济与宗教平衡。因此政府在推行这类政策时,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因仓促决策而引发不必要的混乱与争议。
我们先弄明白情况。事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纳因莫达,在没有经过内阁讨论决策下,说出来的“观点”。然而,事实上是有关清真认证政策的落实和推行,并不是随便就可以“说到做到”的。有关政策涉及到宗教事务与经济活动,必须谨慎处理才能出台相关的政策。
实际上,清真认证问题事关重大,涉及到大量中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根据大马伊斯兰商会会长莫哈末沙哈提出的数字显示,我国虽然拥有约110万间符合申请清真认证的微型和中小型企业,然而其中大部分却因为财务条件和运营能力等限制,他们并不具备获得清真认证的能力。因此即使该商会欢迎这一项政策,但从现实层面而论却是不实际的。
因此我们从莫哈末沙哈的讲话,不难看出即便主观上是一件好事,但碍于客观情况使然,如果强制要求不售卖猪肉和酒精的餐饮业者,必须申请清真认证,势必会对这些企业带来巨大的负担,甚至可能引发行政上的混乱。
所以即使是一项有利政策,如果在缺乏实际操作上的考量下仓促执行,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可能影响整个原有的经济生态模式。有鉴于此,政府在制定此类政策时,应当深思熟虑,广泛征询各方意见,才能确保政策的可行性′。
有趣的是,檳城的一项数据表明,该州76%的清真认证申请来自非穆斯林企业,只有24%来自穆斯林企业。这一事实证明了非穆斯林商家并没有抵触清真认证,反而参与度极为积极。这或许是因为这些商家早已经认识到,为自身企业申请清真认证后,所能够带来的市场机会。
政府对于这个数据应该给予重视,并且要深入了解,一些企业之所以没有申请清真认证,更多是出于资源和能力上的限制,而非意愿问题。因此,政策制定者在讨论清真认证政策时,不仅要关注宗教与市场的平衡,更要关注企业的实际运营能力。
归根结底,清真认证政策从某个程度上而言,或多或少亦关系到我国多元社会的经济与宗教平衡。因此政府在推行这类政策时,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因仓促决策而引发不必要的混乱与争议。
在此事件上,我们也察觉到部长在发表任何关系到政策性的题目时,有必要确保相关提案已经在内阁进行充分讨论,并获得共识后再向外界传达。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未成熟的想法,讲出来后引起不必要误解和不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