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助人为快乐之本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翁平时喜欢帮人,他追求帮人不求回报的精神。对他而言,付出和回报从来都不成正比,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帮人还是随缘随喜,内心感到快乐就好。
和丰福建会馆会长兼兴中华中总务刘凌源(47岁)的心态相当豁达。他参加社团学校事务的出发点是要帮助有需要的人,能帮多少就帮多少,相信只要大家都奉献出一点力,我国华社的力量才会更大。他除了是和丰兴中学校总务,也担任兴中华中家协主席、江沙崇华校友会副会长、和丰凤山寺副主席及大马南安刘氏公会理事等社团职位。
他说,参加社团,很多时候靠的是一份发自内心的热情,因为维持社团运作是需要付出个人时间和精力,处理社团的大小事务也是义务工作。

鼓励年轻人加入社团贡献社会
加入兴中学校董事会则完全是机缘巧合。约10年前,刘凌源在一个档口吃早餐,隔壁座的兴中校友会会长邓如峪与罗元晖也在吃早餐,他们突然问到要不要赞助学校活动,刘凌源马上掏腰包支持。一来一往彼此间都熟悉了,就这样“无端端”被拉进学校做家协理事。
他鼓励更多年轻人走出来参与社团活动,如果大家都抱着“助人为快乐之本”的心态来参与,心境会变得不同,整个人也更加开心。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强迫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尽量贡献自己的力量。本身是保险经纪的刘凌源,平时的工作就已经很忙碌,但是他还是会牺牲小我先处理学校事务。幸好家里有位贤内助,每当社团工作繁忙时,妻子总是能帮他完成工作上的事务。

“很多人形容我是他们的贵人,只要我能帮的,我一定会尽力而为,所谓助人为快乐之本。助人的时候千万不要想要得到回报,否则会为自己带来心理压力,别人不帮回你就感到闷闷不乐,这样反而成了一种精神内耗,所以最重要是摆正自己的心态。”
他觉得,如果帮人是带有目的,很大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以为人家会帮回你,做什么事情都不会长久。他凡事都随缘随喜,用诚心来帮忙,内心感到快乐就好。为学校服务很多时候出钱出力又花时间,学校有办活动时肯定会比较忙碌,比如经常需要晚上开会,如果为了找“lubang”才参加,那不要参加最好。

坚持固定作息 保持健康
工作和社团让刘凌源平日生活忙碌,但他并没有忽略自身的健康,平时喜欢以跑步和游泳来保持体力充沛与精神爽朗,除此早睡早起的习惯也非常重要,身体有充分休息才能走得更远。
他坚持固定的日常作息,每天早上5至6时就起身,洗漱完毕后载孩子去上学,回到家后在住家范围跑步后才上班。得益于有跑步的习惯,每天不断地锻炼精力更加充沛,而且跑步也可以训练一个人的纪律和毅力,比如守时及做事情有责任心。
“我每天早上坚持跑4.2公里的距离,大概40分钟就能跑完。如果遇上下雨或工作太忙,我会在家里原地跑步保持身体活力。我也相当注意健康饮食,以前我有抽烟,为了健康着想,5年前戒掉了。”

他有空就会去兴中小学的游泳池畅游一番。以前他的颈部经常酸痛,于是每天都坚持游1公里,大概一个月后颈部酸痛的问题就缓解了,让他坚信运动的确有助于让全身的血液通畅,保持身体健康。

有空闲就陪家人联系感情
虽然社团工作永远都忙不完,刘凌源还是很重视家庭生活,一有空闲全家都会去外地露营享受田野风光。

“孩子有时都会对我发出抱怨,为什么爸爸不是去开会就是出席晚宴,跟孩子相聚的时间也被迫减少了。我会尽量拨出时间陪孩子,现在我跟孩子爱上了露营,下个月我们会去加地都顺果园露营。”
“我们第一次露营的地方就在云顶山脚下的河边,第一晚就挂大风下大雨搞到好不狼狈,雨水不断地打落帐篷,我担心雨水会淹进帐篷里,以致一整晚都不敢入睡,跟太太就一直盯着帐篷生怕洪水会灌进来似的。”
曾在欧洲半工读旅游
2006年,刘凌源与妻子甫生下大儿子,就将孩子交给母亲照顾,动身前往欧洲半工读兼旅游。他与妻子原本就向往浪迹天涯的生活,当时在朋友介绍下到爱尔兰一家华人餐馆工作。他做马王,妻子做招待,一起赚旅费,假期时就到英国、法国、希腊、挪威及西班牙等国家旅游观光。

“我们在爱尔兰逗留约6年时间,临走时,老板已经视我为义弟一直尝试挽留我,但是我自觉欠家人太多了,婉拒了老板的好意。我曾经承诺过母亲,孩子7岁一年级开学就会重返马来西亚陪孩子长大,我与妻子也做到了,准时结束旅欧生活回到孩子身边。”
感恩心态看待生活工作
从事保险工作十几年,刘凌源对形形色色的手续和索赔程序了如指掌。通常他会交代顾客一有事情先联络他,他将会想办法帮他们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他分享经验说道:“每个人遭遇车祸都会很紧张头脑一片空白,这时当事人应该保持冷静,可以的话先拍摄涉祸车子的照片然后报案,千万不能让吊车人员马上拉走车子,否则可能面对索赔难题。”
他热爱本身的正职工作。大部分顾客遇到保险的问题找他,他都会运用自己的专业帮他们解决。当看到顾客从一开始的焦虑迷茫,不知所措,到最后问题解决,眉眼舒展一脸轻松向他道谢时,他心里也同样感受到阵阵喜悦。
无论是社团还是工作,都能让他在奔走忙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最后转化成经验,也为他精神上带来很多正面的回馈。虽然表面上他为社团付出了个人精力和时间,但却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让他每天都以感恩的心态来看待生活与工作。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蕉赖讯)安邦国民型华文小学日前举办“欢乐义卖会”,旨在集结小善之心,传递大爱精神。本次活动不仅为家教协会的年度活动筹集资金,还为学生、家长和社区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进一步增强校园的凝聚力。届时,本报学记将会对参与此活动的民众及师生进行采访,以便更进一步了解大家对此义卖会的看法。义卖会当天有丰富的食品车,饮料摊位及各种游戏摊位,活动从早上8时持续至下午2时,为大家带来愉快又有意义的一天。

蔡睿霓(12岁,在校生):从旁观到实践 感不易
安邦华小在校生蔡睿霓表示,这是她第三次参与义卖会。她曾在学校的“小小企业家”活动中参与过义卖,彼时六年级学生使用现金交易,而这次则采用固本买卖。她提到,初次作为旁观者时,觉得筹备摊位很轻松,但亲自参与后才发现其实不简单。
尽管这次她未参与筹备,但仍对志工、老师和家协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她还提到,义卖会不仅是买卖的平台,更是家长、校友与学生增进感情的机会,特别是家长忙碌工作,借此活动能与孩子和老师更多互动。

学生家长:玩得尽兴 学得尽兴
在此次义卖会中,本报学记采访了一位带孩子参加的家长。该家长表示,尽管活动中的食物种类不算特别多元化,但各种互动游戏成为了孩子的亮点。他说道:“活动以玩乐为主,孩子玩得非常开心,尤其是夹娃娃机和迷你动物园,孩子在其中玩得不亦乐乎。”
他还提到:“通过捐款、购买小商品,孩子学到捐赠的意义和分享的乐趣。能在玩中学、在学中成长,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这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玩得尽兴,还让他们在其中学习到了重要的价值观。最后,他特别表示,如果明年学校再举办类似活动,他一定会再次带孩子来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孩子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更在社区中传播了大爱的理念。”

陈国平(安邦华小家教学会主席):迷你动物园成亮点
陈国平表示,学校上一次举办义卖会是在2018年,由于疫情和行动管制令(MCO),活动停办6年。在家长的呼吁下,尤其是六年级毕业生家长的建议下,学校决定让孩子在小学毕业前体验这类活动。同时,学校也借此义卖会为校园设施更新募集资金。他提到,这次新增的迷你动物园(Mini Zoo)成为孩子的亮点:“许多孩子以前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小动物,这次活动让他们有了与动物互动的美好体验。”
陈国平还强调,义卖会不仅仅是娱乐,活动特别照顾经济困难的学生。他感激“安邦飞来寺”捐赠3000令吉,以帮助贫困学生使用固本参与活动:“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享受这场义卖会,体验分享的乐趣。”
陈国平希望通过这次义卖会,不仅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会助人,更希望家长、学生和老师在活动中加深彼此的感情。他强调:“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更希望每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团结和大爱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