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坐看云起

|
发布: 11:23am 15/09/2024

柔新经济特区

柔新经济特区

坐看雲起 | 柔新經濟特區的典範效應

文/石宇坚
香江入南洋專欄

新加坡全境只有735平方公里,對新加坡來說,通過與鄰近國家合作,建立經濟特區就屬於擴展經濟版圖的惟一路徑,新加坡人均GDP達8萬2000美元,GDP規模也達到4668億美元,以規模極小的城邦國家,但GDP總量與馬來西亞、菲律賓相等,對於鄰國來說,新加坡也來帶來先進的技術與資金,建立經濟特區屬於兩造皆有利的行動,過去新加坡就與印尼、馬來西亞建立過“新加坡-柔佛-廖內群島成長三角”(The Singapore-Johor-Riau Growth Triangle,SIJORI),最新而又值得關注的是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合作的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Johor-Singapore Special Economic Zone,JSSEZ),合作深度與廣度都比“成長三角”要強,日後也可能成為東盟地區的跨國經濟合作典範。

源於香港深圳構想

柔新經濟特區的源起,與筆者所在的香江人竟然有密切的淵源,作為香港人,眼見柔新經濟特區合作深度,較諸香港所處的粵港澳大灣區更加深入,實是百般滋味在心頭,足證良好的政策也需要富魄力的領導人推動。

ADVERTISEMENT

新加坡一直是推動次區域經濟合作的旗手,但礙於馬來西亞近年政局風雲變幻,跨境經濟的深化合作時有反覆,如馬新高鐵項目就曾簽署雙邊合作協議,最終就胎死腹中。因此,合作的變量來自於馬國一方,但自2022年馬來西亞大選後,組成“團結政府”,由希盟的安華出任首相,政局粗安,經濟建設也就成為發展的重點。

據馬來西亞方面的官員說,柔新經濟特區來自於香港與深圳的關係,把新加坡比擬為香港,而將柔佛州比擬為80年代的深圳了。在今年,柔佛州務大臣翁哈菲茲今年3月曾率團赴深圳考察,他相信在柔新經濟特區幫助下,柔佛州有望發展為“東南亞的深圳”,與新加坡建立“雙子城”,他也在州議會說:“在40年間從一個30萬人口的貧困漁村,轉變為一個擁有1700萬人口的高科技國際大都市”,認為柔佛可以跟隨她的步伐。

當然,今天的柔佛州本身是馬來西亞最富裕的地區之一,GDP僅次於雪蘭莪與吉隆坡,巴斯港是全球第十六大港口,遠較80年代時一片荒蕪、只是小漁村的深圳發達得多,因此柔佛州不會像深圳一樣,開發初期主要在羅湖區開發香港人消費娛樂,以及開發以勞動密集、成本取勝的紡織一類輕工業。

更像是2008年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所汪洋所說的“騰籠換鳥”戰略,“騰籠換鳥”意指將當地原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粵北轉移,而在深圳發展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的二、三級產業,鄰近深圳的香港則一是作為融資平臺,讓深圳初創的科技企業進行融資;二是與深圳與香港形成“香港研發—深圳設計、生產”的產業合作關係,既能促進深圳產業升級,香港的科研機構也有新的財政支援,金融中心地位也因為這些來自深圳的科技企業成長而茁壯。

當中,兩個代表案例就是在香港上市的騰訊和深圳的科技企業大疆無人機。騰訊在2004年於香港上市,12年後就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貢獻港股的成交與總市值影響至巨。大疆無人機則是由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的汪滔所創立,其科研究團隊亦主要來自香港科技大學。

柔新合作的特色

歷史沒有無緣無故的重複,深港合作與柔新合作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但思路仍是在於新加坡本地已過渡發展,需要產業轉移,並從中獲益,欠缺土地資源的新加坡企業可以把廠房設立在此特區,降低薪資等成本,並擴大產能,推動兩國共同成長。

柔新經濟特區正式推動源於今年1月,兩國政府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劃定面積約3505平方公里。面積更是深圳的將近兩倍。

雙方承諾除商定經濟特區協定的條文外,也承諾推出措施,令兩國於經濟特區內的貿易往來更為便利,措施包括雙方邊境口岸設置免護照二維碼通關係統,使人員往來更便捷;把陸路檢查站的貨物清關流程數字化;於柔佛設立一站式商業及投資中心,加快新加坡企業到柔佛營商的許可及牌照申請程序;合辦投資者論壇。

在交通方面,目前的新柔長堤長期人滿為患,過去就規劃了新山-新加坡捷運線,預計20億美元的快速鐵路,每小時可以運載1萬人,工程計劃於2027年完工,並通過簡化通關的程序,使兩地人員往來更快速,在人流上一體化。

在產業方面,兩國則會在經濟特區合作發展可再生能源、數據中心等高新科技產業,將柔佛變成東南亞的數據中心。

目前大馬聯邦政府和柔佛州政府已成立八個工作小組探討和完善經濟特區的實施細節,包括可合作發展的經濟領域、親商措施、簡化人流與物流通關,以及土地問題等,更建議在16個經濟領域,包括電子電氣、醫藥、航空、金融與商業服務、數字經濟、旅遊、創意產業、清真工業,以及製造業等引進新加坡資本與企業。

馬來西亞方面,顯然對於柔新經濟特區極有熱情,成立8個工作小組仔細對接,也代表只要馬國政局沒有突發性意外,柔新經濟特區將極有可能落地,路透社就預計今個月馬國會和新加坡簽署完整的協定,屆時條文更清晰,我們對於經濟特區的藍圖與企圖心將更瞭然。

柔佛經濟特區的成敗,主要在於雙方有否足夠的戰略定力以及戰略互信,並在此之上找到兩利的方案,若然成功,更可以成為東盟“次區域合作”的典範,成為東盟各國合作的樣式,長遠對於東盟進一步發展發揮“典範”意義。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