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艺文

发布: 7:55am 16/09/2024

舞台剧

西北孤鸟

谢师会

新版谢师会

舞台剧

西北孤鸟

谢师会

新版谢师会

西北孤鳥/新版《謝師會》的幸與不幸

作者:西北孤鸟
西北孤鸟/新版《谢师会》的幸与不幸
(攝影:林偉彬)

改編自同名小說的《謝師會》,去年初演時叫好叫座,本月載譽重演。新版的《謝師會》在劇本上做了許多刪減與調整,舞臺設計也重做。其思路是在寫實的表演中糅入寫意或象徵式的場景設置;其動機是讓演出時長縮短,及提高戲劇轉場的流暢度;其效果讓舞臺視聽更乾淨有力,並達成了初演時想做沒做到的——為全劇營造一種人生如夢的夢幻感。

這是戲劇主人公李國基的夢——一個土生土長,在民族與文化混雜的國度裡接受中華文化薰陶與聆聽老師教誨的華校生,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圭臬身體力行,卻在成長過程中遭受辜負。辜負有悖信義,辜負之人卻是諄諄善誘的為師之人,以致落下心病。心病纏繞30年,終於在2018回國投票並參加謝師會的那一刻得解。

ADVERTISEMENT

西北孤鸟/新版《谢师会》的幸与不幸
(攝影:林偉彬)

戲劇的貫串線索,就是李國基解開心結的心靈之旅,所以寫意或象徵式的場景設置,有利於戲劇跟隨李國基的回憶、意識流動,快速地回到往事或返回現在時。這個過程裡出來的畫面,輕簡但不寒磣,這點舞美與投影要記一大功。尤其投影的精準節制——從圖案顏色的選擇、投放的版面篇幅、時間,都服務於戲劇主題與情調,效果極佳。

劇中的劉老師和老彭,分別代表溫和與激進兩派改革路線,他們以不同的方式燃燒自己,影響、鼓舞、塑造了李國基。劇終時刻的畫外音——前首相馬哈迪宣佈2018政黨輪替的講話,提醒觀眾此刻的政局即是那一年的延續——當年執意推翻的陣營現在成了友黨。這一戲劇的結束點仿如停在進行曲的弱拍——一切恍如一場大夢,世事循環往復。一切有更好嗎?但戲劇並不悲觀,而是坦然面對——劇中小慧回答彭太太的“我們都是棋子”時說的話,傳達了一種樸素的樂觀精神:

我們碰上的這一切荒謬,背後都是有意義的吧;很多時候我們都耐不住性子等到最後,因此我們只看到過程中的挫折,卻看不到那個終將到來的成功。

西北孤鸟/新版《谢师会》的幸与不幸
(攝影:林偉彬)
西北孤鸟/新版《谢师会》的幸与不幸
(攝影:林偉彬)

新版的改動有利於戲劇主題傳達與情調營造。夢幻氛圍的營造,提升了戲劇的藝術層次,也讓戲劇的行動線索——主人公的自我救贖放下心結翻篇前行的過程與結果清晰呈現。

但不幸《謝師會》兩次改編都沒有克服的問題是文學性的匱乏。具體說是劇本缺少有力精準的臺詞去塑造人物的個性與形象。這讓主要人物的形象顯得扁平一般。這對演員的創作也是一種限制。

演出缺乏足夠張力

我看的是星期六中午場,觀眾不多。不知是否因此場子熱不起來?反正我看到的是——上半場很冷,下半場不熱。我的整體感覺是:新版表演相對於初演,有明顯的往下掉。演員的整體表現,尤其是飾演學生的一組演員,通過表演傳達出來的,上半場原來所有要醞釀的、鋪墊的矛盾張力沒形成一個足夠的重量。這樣一來就讓下半場要碰撞爆發的衝突場面,也就像被抽掉了部分火藥那樣,沒有足夠猛烈震撼人心。

西北孤鸟/新版《谢师会》的幸与不幸
(攝影:林偉彬)
西北孤鸟/新版《谢师会》的幸与不幸
(攝影:林偉彬)

邱蘊能飾演的李國基失去了初版形象上的單純、靈氣與沉著。這是由於劇本的改動,讓他從溫良恭儉讓的品性舉止設計,在新版演出時做了調整:例如在面對同學陳安平的橫刀奪“愛”(角色)不再平靜忍受,反而在工作中給予還擊;在面對老師的心口不一時原來的迷惑反應,改為主動反抗批評。這個改動讓人物離原著更遠,效果直接影響了衝突爆發時的反差力度,因為底牌太早揭開了。

侯桂芝的紀瑞雲缺少了本劇+劇中劇女主(林黛玉)該有的(或者觀眾期盼的)氣質與長相。這裡的長相不是指她不夠天生麗質,而是指沒有在言談舉止、姿勢,裝扮與服裝品味中去塑造她的美。同時劇本除了突出她的反抗精神外也沒有提供更多資源——例如提供顯示她的修養的臺詞語言風格。所以我們從視聽元素來看紀瑞雲的形象,也只能說演員沒有足夠的準備,包括臺詞發音上也不達標。

西北孤鸟/新版《谢师会》的幸与不幸
(攝影:林偉彬)

《紅樓夢》是作為一個重要元素和精神指引被植入原著小說與戲劇裡的。戲中戲演出《紅樓夢》,觀眾自然會對當中選角有所想像與期待。實際上原著也是按《紅樓夢》的人物特質來設置小說人物關係的,只是到了戲劇這裡有點兒舉棋不定,時有時無。

角色情感表達不足

與我看同一場的觀眾朋友J這樣批評本劇的表演:我對演員的“演出”,感覺他們的枯燥和生澀,許多演員在演繹時很平,戲劇就是應該藉助語言,以及良好及有機朔成的肢體成熟地表達人物,但我看見更多的是把劇本文字講完,沒有成為劇中人物本身。許多演員還沒有在人物上、感情上詮釋到位。

西北孤鸟/新版《谢师会》的幸与不幸
(攝影:林偉彬)
西北孤鸟/新版《谢师会》的幸与不幸
(攝影:林偉彬)

我瞭解他主要是指飾演學生的那組演員。劇中一眾飾演大人角色的演員一般還是稱職的,例如李奕翰的劉老師、譚小虹的校工、曾宏揮的校長、潘有才的陳董事。例外的是王衍任與愛美麗亞飾演的老彭夫婦。王衍任的“不幸”是,初版老彭的李偉仲,扮相與表演惟妙惟肖,令人印象深刻。這回王以劇場“老戲骨”的身價降臨,相對於前版青年影視演員扮演老人,自然提高期待值。但不曉得啥情況,王的表現平平:走走臺位念念臺詞,看不到什麼人物創造。讓人納悶老戲骨不會演現實主義戲劇?至於彭太則不遑多讓,完全搞不懂她是支持老公的抗爭還是反對他?她完全靠臺詞交代,毫無內心戲。

西北孤鸟/新版《谢师会》的幸与不幸
(攝影:林偉彬)

新版暴露了人物塑造、文詞設計的不足。這是現實主義風格戲劇,但一些演員似乎沒準備好,在人物創造、臺詞功力上還有上升空間。本劇的音樂歌曲是非常出色的。但也不幸地,當音樂響起,歌詞唱出時,卻反襯了戲劇文詞的羸弱。

借用並改動J的說法總結:《謝師會》是一部集文學、政治生態、家國曆史、戲劇創作的作品,製作上有些方面仍顯蒼白,欲集於大成還需努力。

更多文章

唱出新世代音樂的浪漫故事──南京獨立樂團Schoolgirl Byebye
吳偉才/穆夏──引領一代風流審美 音樂與感恩交匯
《佛度有緣人——周金亮佛曲分享演唱會》 
西北孤鳥/顏永祺的列車與《三姊妹》的莫斯科──一次舞臺實驗與一個劇團的誕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am 10/03/2025
西北孤鸟/《鞋匠精灵》:环保童话的现代突围与叙事迷思

西北孤鸟/《鞋匠精灵》:环保童话的现代突围与叙事迷思

西北孤鸟/《鞋匠精灵》:环保童话的现代突围与叙事迷思

小剧蛋制作,李承运编、导、演兼作词作曲的儿童音乐剧《鞋匠精灵》……以上描述的关键词是李承运——如此才华洋溢的人物很吸引人,我决定一探究竟。

贫穷的老鞋匠夫妻卡苏(Kasut)公婆因无力支付房租,面临包租婆不甘女士的威胁。某夜,地球母亲召唤小精灵,用回收材料暗中帮鞋匠制作精美鞋子。鞋匠发现后,为感恩而缝制精灵衣服,最终通过环保手艺吸引顾客,化解经济危机,传递人与自然互助共生的理念。

《鞋匠精灵》改编自格林童话《两个神秘的小鞋匠》,本剧的改编,有许多亮点:

一,主题的现代化与深度拓展:在原作“善良与感恩”的基础上,本剧新增环保理念和社会议题,赋予经典童话当代意义,更具教育价值。另外,通过“小精灵帮助鞋匠”的设定,隐喻人与自然互助共生,将格林童话的奇幻内核升级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西北孤鸟/《鞋匠精灵》:环保童话的现代突围与叙事迷思

二,形式创新与沉浸体验 :本剧以音乐剧形式通过旋律与歌词传递核心思想,感染力强于原作的线性叙事。观众互动环节打破传统观演界限,增强儿童观众的参与感和代入感。

三,角色丰富与戏剧张力:一个从刁蛮买家到正义救星的千斤小姐和一个浮夸张扬的包租婆角色不甘女士的加入,扩展了原著的单一叙事线,既增强喜剧效果,又暗讽社会现实(如资本、阶级压迫)。原作的“两个小精灵”扩展为精灵群体与地球母亲盖亚妈妈,赋予自然拟人化形象,强化生态保护主题。

四,本土化与幽默风格:融入外语与方言、网络梗和卡通化表演,笑点密集且贴近儿童审美,娱乐性远超原作的古典节制。

但本剧的改编也是一把双刃剑,带来红利之余也带来艺术上的耗损。

西北孤鸟/《鞋匠精灵》:环保童话的现代突围与叙事迷思

首先是叙事焦点的分散。原作以“鞋匠遇精灵,感恩回馈”为主线,结构紧凑;改编加入多条支线(收租冲突、千斤小姐买鞋),导致主线模糊,削弱了核心情感(善良与感恩)的纯粹性。部分情节,如精灵出现的原因,缺乏必要铺垫,可能让观众感到混乱。

二是角色的逻辑与动机薄弱 。千斤小姐从傲慢买家突变为正义救星的转变缺乏铺垫。人物在剧中当然可以成长变化,只是这个变化少了过渡就构不成成长,只是编剧之手摆布人物的生死好坏而已。同理,不甘女士的极端行为(威胁烧房),也欠缺背景解释,反派形象流于表面, 角色行动逻辑显得突兀,有丑化之嫌。部分角色(如千金仆人随处)存在感薄弱,未能服务于主题或剧情推进。

从穷鞋匠到名匠

这里集中说一下鞋匠卡苏夫妇。在原著里格林兄弟并没有特别强调两个鞋匠做鞋子的技艺,或他们在业界里的名声如何?只是提到他们穷,在故事开始时穷到只剩一双鞋的皮料了;卡苏夫妇呢?本剧一开场就通过千金小姐的歌词夸赞卡苏夫妇“做的鞋耐穿又容易配搭穿着的神奇鞋匠”。然后她“走了三天三夜”来找他们做鞋。读到这里读者也应该发现改编出了个大漏洞——身为制鞋名匠,鞋子生意必然好得不得了,但卡苏夫妇怎么还这么穷呢?这里编剧好像没有意识到漏洞,哪怕就设计千金其实找错了地方,名匠另有其人,而卡苏一看难得生意上门就冒认名匠了。这其实情有可原,也能增添另一波笑料。

西北孤鸟/《鞋匠精灵》:环保童话的现代突围与叙事迷思

漏洞陆续有来——鞋匠面对房东收租时的反应叫人咋舌。编导似乎对弱势群体利用自身弱势为武器逃避责任(例如逃避付房租)视为理所当然。但这些处理方式有损人物形象。因为,鞋匠在剧中是作为正面人物——善良好人来弘扬的。鞋匠是儿童剧里的楷模担当,却在这些情节的设计下成了老赖。小观众可能要问:没钱就可以不交房租吗?为何不和房东好好商议延后缴付?反而是理直气壮地拒交又拒开门,然后躲在屋内一言一语地戏弄房东。我们当然知道戏剧这样处理,就是追求喜剧效果而刻意为之。但实际上这样弄喜剧是追求不到的,只能追求到“搞笑”,因为这些动机都是不明所以、脱离人物的。

西北孤鸟/《鞋匠精灵》:环保童话的现代突围与叙事迷思

西北孤鸟/《鞋匠精灵》:环保童话的现代突围与叙事迷思

三是文化融合的割裂感。本土化元素(如方言、现代梗)与格林童话的“经典气质”其实存在冲突,例如部分幽默桥段(如“摩擦房子”)过度依赖闹剧式表演,削弱了原作“神秘精灵助人”的奇幻氛围。

再如剧中房东与鞋匠的对话中植入了小剧蛋心灵绘画课程的广告,对一般观众易造成理解障碍。

四是主题落地不够具体或渗透性不足。戏剧强调环保,却缺乏具象化表达(如展示回收材料的具体应用),更多依赖台词说教。小精灵用旧皮料做鞋或卡苏夫妇用旧布料做衣服,可以是示范了旧物循环使用不碍美观与实用的道理;但本剧的舞美设计——全剧时间摆在观众眼前的鞋匠的家,显然是一个堆放旧物与纸箱的空间,这些物品的堆放只传达了一个旧物利用的信息,谈不上美观和舒适,反而有垃圾站的肮脏与凌乱之感。

西北孤鸟/《鞋匠精灵》:环保童话的现代突围与叙事迷思

最后略说一下表演。表演是挺好的,自导自演反串卡苏婆的李承运表演让人信服,多才多艺的他,声音化妆技巧高超,我到谢幕时候才发现他的反串。卡苏公闪闪、千金张文盈都演得恰如其分。盖亚妈妈黄小真的舞蹈跳出了神秘与博爱,不甘女士汪佳焌非战之罪,因为人物没写好。作为音乐剧,本剧的音乐词曲水平不低,可惜是现场唱的部分用的是录音,这使演出规格打了折扣。另外作为小剧蛋学院的汇报演出,学员呈现的部分所占比例不多,这或许幼儿学员年龄偏小,尚不适合承当过多戏份,若假以时日学成登台,必有一番景象。

结语:这是一出富有潜力的儿童剧,若在经典精神与现代表达间找到更精准的平衡,且能现场真唱,或将成就一部兼具艺术性、教育性与娱乐性的舞台佳作。

更多文章:

演员歌手传授平衡之道——《休。启2.0》音乐祭系列分享会
在光影交错处,聆听孤独低语——《猫の事务所》观后感 
吴伟才/后文明的摸索与探讨 
3名新晋导演的剧场《练习簿》:溪流与漩涡玩笑与思考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