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古晋笔记

发布: 7:00am 16/09/2024

台湾

砂拉越

古晋笔记

蔡羽

古晋

肯雅兰

集体记忆

上合发园

蔡羽/肯雅兰集体记忆

作者:蔡羽

8月,中原大学建筑系陈宣诚副教授安排16位学生抵晋,其中8位到社区展开田野调查,在当地肯雅兰园民众联谊会的协助下,以“肯雅兰”为题探讨人和社区的关系,并在9月初安排了一项同名社区展览,每逢周末开放展出,为期一个月。

蔡羽/肯雅兰集体记忆
肯雅兰园是古晋第一个大型综合发展项目,至今已经有五十余年历史。

作为项目协调人之一,不时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肯雅兰?这个社区只有五十几年历史,较之其他百年街区,显得太年轻,好像价值不高。

ADVERTISEMENT

这是单纯从时间上来看,忽略了它是首个大型发展项目,早年也是卫星镇,而且是古晋人最熟悉的社区,有其被重视的价值和理由。

先说说肯雅兰社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这里是占地逾560依甲的“”的部分地段,乃潮州籍企业家黄木春家族拥有的大园丘。这座综合农场在1910年前后开芭,大规模种植橡胶和花生,也栽种一些蔬菜瓜果,并养鱼、养猪和养鸡。全盛时期的上合发园有200位员工,以居住在邻近的伊班人居多。

1869年出生在广东潮安县的黄木春少年时南来,先抵达在西加里曼丹的坤甸经营杂货店,后转战古晋在海唇街门牌10号创办上合发宝号,曾任顺丰公司(古晋潮州公会前身)总理职,不但在潮人社群倍受尊敬,也得到第二代白人拉者查尔斯‧布洛克的信任,因此得到上合发园的地段。

蔡羽/肯雅兰集体记忆
8位台湾中原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参与田野调查项目。
肯雅兰发展的前因

1933年,黄老辞世,其后人逐渐将上合发园地皮斩件脱售,其中大部分土地被婆罗洲房屋发展局(Borneo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收购,乃有了19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肯雅兰园发展项目。婆罗洲房屋发展局由共和联邦发展公司成立于1958年8月28日,最初目标旨在推动和沙巴的多样化经济发展。1962年,共和联邦发展公司脱售手上股份给砂拉越和沙巴政府,到了1992年这家发展公司一分为二,在砂拉越和沙巴个别发展,再无关系。

肯雅兰园是给综合性的社区发展项目,在当时可是绝无仅有的大项目,先后分成三期。首期工程大约在1968年启动,主要是住宅区;第二期和第三期工程则涵盖住宅区和商业店,是整个项目的核心。此外,住宅区的发展也围绕着绿地,形成肯雅兰社区丰富的绿地资源。经过长期的发展,肯雅兰社区还有小型工业店、多间中小学和幼儿园,以及不同的宗教场所;基本设施方面还包括市场、小贩中心、邮政局、警局等,社区结构非常完善、便利。

在肯雅兰社区的全盛时期,商业区从早到晚都有人潮,尤其是名噪一时的肯雅兰戏院,除了经常好戏上映,当时那些天王天后级的大牌艺人如刘文正、邓丽君、费玉清、锺镇涛、甄妮等,都曾经在这里登台。个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有当年红极一时的台湾电视剧《星星知我心》一众大小演员,也在这里登过台。

肯雅兰的商业区,由宽敞的人行步道贯通,戏院旁边的步道广场当年经常聚集各路江湖佬,卖着自家出品的跌打膏药、蛇药等,配合生动的表演和滔滔不绝的行销话术,每每吸引众人,在夜幕下围成一圈圈的人潮。

蔡羽/肯雅兰集体记忆
“肯雅兰集体记忆”社区展览,展示肯雅兰的建设规划,也访谈当地街坊和居民,采集重要的社区记忆。
细数一缕缕集体记忆

肯雅兰的老商铺,一列举那些宝号的名字,大概都是古晋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荣光茶室氲氤着水雾的蒸包子,各种杂货玩具堆满坑满谷的贵成,贩售五颜六色蜜饯糖果和童年乐趣的发扬,曾经为无数新娘上妆的莫妮卡,大家正襟危坐拍摄全家福的金华摄影等,都是集体记忆。

在肯雅兰四周走动,肯定记得当年在交通公园参加交通游戏比赛的盛况,也经常回味肯雅兰戏院前飘香的那排炒粿条摊档,还有我儿时的肯雅兰幼儿园那一排甲虫校车,过去到现在大家都很爱的恐龙公园还是那么夺目。这些,也都是集体记忆。

蔡羽/肯雅兰集体记忆
学生和街坊打成一片。

我算是肯雅兰的“原住民”,1970年代就出生在这里,3岁搬迁到附近的诏安路尾,一家人主要的生活场域还是肯雅兰。数十年来,见证这个社区的变迁,随着居住人口的自然老化,以及周边新区的不断开发,肯雅兰的人潮不断被分薄,但是说起肯雅兰的记忆,人气犹在。

因此,当3位建筑师朋友郑志荣、蔡世荣和黄喜敏找上我,提及陈宣诚教授计划带学生来古晋“找事做”,问我意见时,我第一时间想到了肯雅兰。刚好当时飞台湾,在台北跟陈教授见了一面,简单汇报肯雅兰的情况,他很感兴趣,后来也就有了“土地的协作:肯雅兰集体记忆”这个社区项目。

短短三周,平均年龄20岁的8位学生忙前忙后,采访了无数商家和居民,拜访肯雅兰各处机构,回到宿舍后就忙着整理资料和照片、素描、绘图、制作模型等,非常辛苦。多亏肯雅兰园民众联谊会的协助,尤其是会长本固鲁陈兴枝、妇女组主任甲必丹沈美金等人的协助,工作才进展顺利。记得布展当天,孩子完成工作后,就赶到机场踏上回程,大家言语中透露着依依不舍,因为太多街坊为他们提供帮助,关心他们有没有吃饱,有时请客有时不收他们的钱,大家都成了朋友。

蔡羽/肯雅兰集体记忆
学生采访时摄。
记忆还在,记录是最好时机

这8位同学——施陈惜情、吴昀宸、丁柏翔、蔡牧桦、锺定桦、赵誉轩、陈品言和杨安琪,我对他们说:明年你们再来,那就是来探亲了。

回到本文开头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肯雅兰?记得那天陈宣诚教授和建筑师温志坚都有聊到一个重点:今天,肯雅兰第一代住户都还在,及时展开社区的调查和研究,并且持续做下去,才是对社区最好的记录方式。

这番话正合我意,也是我把肯雅兰推荐给中原大学的原因。在整理古晋百年老社区的历史文献时,常常有年代久远的隔离感,很多前尘往事难以确认。因此,已经累积岁月痕迹的肯雅兰社区,趁着集体记忆依然鲜活,正是开始展开社区工作的最好时机。

我们和陈宣诚教授都有一个共识:这次的项目,只是开始,还没结束。

延伸阅读:
蔡羽/宏愿路上消失的记忆风景
蔡羽/云的故乡,河的身世
蔡羽/书香穿越时空而来
蔡羽/足迹斑斑的千里边界线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1:47pm 18/02/2025
《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经济学人:美战略重心优先抗中
《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经济学人:美战略重心优先抗中
英国《经济学人》以“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为题,探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欧洲政策的转变将如何影响亚洲。(照片取自《经济学人》封面)

(伦敦18日综合电)《经济学人》分析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整体外交战略取向后指出,美国认为,欧洲盟友必须承担自身的安全责任,来自中国的挑战则仰赖盟友共同牵制,因此《经济学人》推测美国未来政策重心将会放在印度太平洋地区。

英国《经济学人》今天以《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Will it be Ukraine today, Taiwan tomorrow?)为题,探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欧洲政策的转变将如何影响亚洲。

报道说,在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欧洲各国焦点围绕在“背叛”与“姑息”上。特朗普可能在俄乌战争中放弃乌克兰的态度,引发欧洲对美国不再担任安全保障者的担忧。

然而,这场跨大西洋关系的“地震”,在太平洋却几乎未掀起涟漪。在檀香山防卫论坛上,美军将领与安全官员上强调强化亚洲盟友的重要性。一名韩国与会人士推测,要是美国与俄罗斯针对乌克兰问题达成协议,或许可以专注于吓阻中国的力量。

文章指出,表面上的平静,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亚洲各国低调行事,或是他们对欧洲的困境漠不关心,抑或是为了争取特朗普的好感(至少避免惹怒他),以确保美国持续提供亚洲安全保障。然而,最有可能遭受中国军事霸凌的国家最有理由感到担忧,一旦俄罗斯战胜乌克兰,北京恐将更加肆无忌惮。

以台湾为例,历届政府都认为,阻止俄罗斯在乌克兰获胜,对于吓阻中国犯台至关重要。《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忧虑,如今更为迫切。

日本《日经新闻》社论标题直言“别让美国决定乌克兰的命运”,认为特朗普对维持自由世界秩序的冷漠“令人遗憾至极,只会进一步削弱外界对美国的信任。”

印度奉行“多元结盟”外交政策,一方面与美国关系日益密切,一方面维持与俄罗斯的紧密联系,近期更改善与中国关系。东南亚多数国家则对美国态度暧昧,逐渐向中国靠拢,且不介意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

文章指出,不少美国人将俄罗斯视为敌人,认为只要欧洲盟友愿意认真看待防御问题,应该有办法自行应付。然而,中国则是美国唯一无法单独应对的强大对手,必须仰赖盟友共同牵制。

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警告,中国在走上一条“危险的道路”。中国在台湾周边进行种种大规模且愈来愈复杂的军演,并非单纯演习而是“入侵演练”,甚至可能为备战提供“遮掩。”

《经济学人》认为,美国可以透过采用人工智慧(AI)的新技术和加快武器生产等方式面对这样的威胁,更重要的是,还要与盟友及合作伙伴更加紧密地合作,鼓励联合行动,合作进行国防生产。

美国防长海格塞斯上周在布鲁塞尔表示,欧洲盟友必须承担自身的安全责任,美国从今以后的优先要务是对抗中国,因为有中国“有能力和意图威胁我们的本土和印太地区的核心国家利益”。他还强调,特朗普“不会允许任何人把山姆大叔当成冤大头。”

北约盟国意识到这样的趋势,近年积极展现出他们能帮助美国维护太平洋的势力平衡。

加拿大一艘军舰本月16日通过台湾海峡,引发中国强烈不满;法国航舰戴高乐号目前与美国海军及区域伙伴进行联合演习;意大利航舰卡富尔号去年也曾驶入印太,英国一艘航舰也计划于今年重返印太地区。

然而,特朗普政府似乎对这些行动不以为意;海格塞斯私下告诉欧洲盟友,他们应该坚持保卫自己的区域。

在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初期,白宫的来访外宾包括日本首相石破茂以及印度总理莫迪,似乎意味着美方持续注重印太地区。

与此同时,有关台湾的外交用语似乎也趋于强硬。特朗普和石破茂在联合声明中表示,他们“反对任何借由武力或胁迫片面改变现状的企图”,过去的用语中并没有“胁迫”一词。美国国务院网站也悄悄删掉“反对台湾独立”的明确表述。

《经济学人》最后提到,如果必得做出艰难抉择,帕帕罗明确指出美国的优先要务:“如果100年前,你要选择世界的重心,那会是在东、中欧一带;然而如今,它毫无疑问会是在印太地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