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門,通往夜市路燈昏暗的道路上,有我和母親的身影。一大一小,一高一矮,那時我大概只有六七歲。從學校路拐進新村第6區路,我害怕踩到狗屎,央求母親揹我。在一個轉彎處,母親踩了個空,左膝跪地,右腳吊掛在溝渠上。沒等母親喊疼,我便嚎啕大哭起來。我並沒有受傷,而是瞧見母親的左膝流了一大片鮮血。
印象中,沙登新村的街道除了佈滿坑洞,渠蓋也經常失竊,還有那時不時罷工的路燈更不必多提。當時還是個小女孩的我,驚恐路上的鳥糞狗屎,害怕失足受傷,也幻想著是否有壞人在黑暗中出沒。自從那次親眼見證意外的發生後,我就鮮少逛夜市。儘管那香氣四溢的玉米和不甜膩而有嚼勁的軟糕充滿吸引力,但比起自身安全,理智讓我傾向後者。一個地區的道路安全設施很重要,感恩在成長過程中,我學會了謹慎小心,以安全為第一考量。
ADVERTISEMENT
直路走成了S路
新村的道路基本上是雙行道,剛好讓兩輛車子一來一往,雙向行駛。可惜新村祖屋並無車房,從前也不會一人擁一車,以致大家現在紛紛把車子停放在籬笆外的道路旁。這時,道路使用者不得不左閃右避,把直路走成了S路。考獲駕照,穿梭在新村路段逾10年,我已經懂得如何閃避坑坑洞洞,在哪個道路每100公尺會連續遇上五六個路墩,在哪個路口需要橫衝直撞,否則永遠都過不了“對岸”。媒體人郭朝河曾說,路墩就像是大馬人的“耐心指數”。路墩越多,代表當地人耐心越差。他分析得十分貼切,新村駕駛員必須被路墩強制慢下來,才能避免超速造成的各種意外。
雪隆區的讀者若有留意,沙登的道路設施、交通問題經常成為新聞。塞車、路洞多、交通故障等,三不五時便會出現在報章上。沙登大街更是以塞車而聞名,不管是改道之前的擁堵,還是改道之後的U轉區,都是被炒上熱搜的議題。那通往綠野仙蹤(The Mines)的方向曾經是許多駕駛人士的夢魘,兩個小時塞在車龍中動彈不得,並不是K城專屬的窘境。我記得那時我們一家只想去書展,卻進退兩難,非常無奈。
我們的民生問題似乎被放大、被關注,被眷顧,但解決之後,像是鬧劇般又再循環往復地發生。身為沙登人,該怎麼拯救我們的新村,提升我們的安全呢?
“你們新村人駕車、騎摩托(的方式)都好恐怖哦!”而我在不知不覺中也被對號入座,成為了恐怖分子的一員。新村裡的人,90後都30歲出頭了,我們是不是能合力扳回一城,積攢新世代文明駕駛的口碑?畢竟大家都希望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