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全国综合

|
发布: 5:02pm 21/09/2024

翠园书画集

彭士驎

风范永存

翠园书画集

彭士驎

风范永存

彭士驎《翠園書畫集》推介 永樂多斯:彭校長風範永存心中

《翠園書畫集》正式推介禮
梁炤祥(中)贈送《翠園書畫集》給劉鎮東(右五),左起為沈琪、郭清江、陳成發、林利娥和曾玉慈;右起黃文青、永樂多斯、潘碧華和呂雪莉。(林明輝)

(八打靈再也21日訊)與我國已故著名書畫家為多年好友的馬華作家兼文學博士永樂多斯說,她與彭士驎校長的友情橫跨三代,彭校長的風範將永遠留在她心中。

“彭校長才德兼備學貫古今,她的風範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感恩我有幸遇到她,受到她的厚愛和啟發,她在我心目中以及她的學生和交往過的人群中,都佔有一個無法取代的位置。”

ADVERTISEMENT

為緬懷於2004年逝世的彭士驎,其幼子梁炤祥在大眾書局的穿針引線下,今日在其辦公室舉行了《翠園書畫集》推介禮,並邀請永樂多斯前來分享她與彭士驎的故事。

出席推介禮的還包括世華(馬)集團總編輯兼星洲日報總編輯郭清江、大眾書局執行董事林利娥、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助理教授兼碩士(研究)課程主任黃文青、以彭士麟作品為研究題材的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沈琪、梁炤祥的妻子曾玉慈以及李乾耀的遺孀呂雪莉等。

筆名為翠園的彭士驎原籍中國湖南長沙,是馬來西亞公民,她於1950年由香港南來定居怡保,並於1951年受聘於霹靂女中出任文史教員,並於1954年升任校長,前後為該校服務28年。

兩人如母女感情要好

回憶起彭士驎時,永樂多斯表示,彭校長對她就像對女兒一樣,每當她去怡保演講時,都會讓她住進自己家。

永樂多斯說,她曾多次和孩子住進彭校長的住家,因此,她的孩子和彭校長的感情都非常好。

“彭校長的人格修養非常值得讓人尊敬,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做事認真,且內在外在兼美。”

她指出,彭校長精通琴棋書畫,同時也非常擅長園藝,同時兼備傳統和現代女性所需要的德才。

她也說,彭校長所寫的現代散文非常清新幽默,而彭校長所寫的《校裡乾坤》,不僅是回憶體的清新散文,更是重要的馬來西亞華教歷史。

劉鎮東:研究彭士驎作品瞭解怡保史

投資、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劉鎮東認為,通過研究彭士驎的作品,可以讓年輕一代更理解1950至1970年代的怡保。

他指出,在彙集彭士驎生前作品的《翠園書畫集》的導言中所提及的怡保,對年輕一代來說相對陌生。

“我們對怡保的印象,跟年長一輩的印象是不一樣的,怡保現在可以說是被遺忘的城市。”

“但是,導言裡面介紹,在1950至1970之間,怡保因礦產豐富且價格很高,成為了富庶之地,經營礦場的商家非常富裕,雅好書畫且大量收藏,港臺兩地的書畫家到訪馬來西亞辦展覽,第一站往往是在怡保舉行。”

他續指,他最近在看蘇丹納茲林沙的新書,殿下在書中指出,從1874年到現在的150年之間,霹靂州的命運和全球的命運都是綁在一起的。

“霹靂州在獨立以前,與全球經濟,特別是錫礦和橡膠,是綁在一起的。怡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但在獨立後,全國經濟成長了,霹靂州特別是怡保的重要性卻相應減少了。”

向李乾耀致敬

劉鎮東也向《翠園書畫集》的編輯,即早前逝世的李乾耀教授致敬。他指出,自己曾是新紀元第一屆中文系的學生,但沒有畢業就放棄了。

他說,李乾耀當時在新紀元學院教書法,而書法是中文系的必修課,其父親的書法很好,但他卻不喜歡書法。

“我小時候,學文字、學史記什麼的都很好,但書法就是學不好,所以我覺得這個不應該成為必修課。我還寫了一封信給院長,我說我學不下去,且不應該是必修課。

“李乾耀老師其實很難得,他說,我明白你的年少氣盛,你老一點的時候來找我吧。但是他就這樣走了,我向老師致哀,也在此緬懷他。”

梁炤祥:整理遺物發現母精緻作品

梁炤祥指出,他的母親彭士驎是在55歲從霹靂女中校長職位退休後,才開始學習畫畫,有大半時間都是在書房裡練習。

“媽媽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後,就會直接在書房閱讀、練習畫作,出來吃了早餐後,又會繼續躲在書房內。“

他說,母親逝世後,所有東西都留在家裡,“我們花了一年時間放下悲傷,才逐漸整理她的遺物,才逐一發現這麼多精緻的作品。”

梁炤祥說,後來,李乾耀花了5年多的整理這些作品,並編制出《翠園書畫集》。

潘碧華:後代用心呵護彭士驎作品

大馬華文作家協會主席潘碧華指出,許多文化人都希望在自己逝世後,作品能夠被保留下來,成為重要的文化傳承。

她認為,彭士驎的孩子們將母親的作品精細地保留下來,看得出孩子們對母親作品的細心呵護。

她感慨不少文化人在逝世後,作品都被後代當作“舊報紙”賣了,這是非常可惜的。

“翠園(彭士驎筆名)是書、畫、文結合一生的文人,不只是書法、繪畫都非常精彩,還創作了一些作品,在文壇非常少見,是大馬華人社會的重要遺產。”

陳成發:傳承文化意義深遠

《星報》集團總執行長陳成髮指出,適逢今年是馬中建交50週年,在這個時候推介《翠園書畫集》,對於中華文化傳承的意義非常深遠。

他致詞時說,彭士驎是一名教育家、文學家,也是一個書法家,她的作品跨越時代,講述了一個在藝術呈現上不斷進步的前衛女性學者。

《翠園書畫集》正式推介禮
沈琪(左起)向郭清江、劉鎮東、陳成發、梁炤祥和潘碧華講解彭士驎的其中一幅作品。(林明輝攝)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