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国家教育之本,如何确保每间学校拥有足够可支配的教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教师足,学生福;教师强,学生成!期待教育部以提供足够师资这个正道来解决学生识字率、计算能力及辍学率的问题。
日前教育总监阿兹曼指出小一生中,有27%无法掌握识字和计算。另外2024年世界银行报告也显示我国有42%小五生无法阅读简单的字。只要把两个数据合在一起来看,那么可以预见有大约15%的小一生在升上小五将跌入这个组别。这也意味着未来的三年学习生涯不但没增加他们的识字率,相反的还让他们倒退。这到底是课程、师资、学生,还是家长或社会所导致?
ADVERTISEMENT
虽然教育总监提出干预班的策略,但是有效吗?毕竟干预班不是新建议,它实行已久,理应有个实行结果报告;不看实效只管建议成效可想而知。教育部长法丽娜也说教育部将连同财政部一起推行一项耗资1亿令吉计划以减少中小学生的辍学率、增加报考SPM的人数及提高学生的读、听、写的掌握。看是教育部积极采取策略解决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真的可以用1亿来解决吗?
有数据、策略、钱问题就解决了吗?笔者并没有看到他们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实际上,问题有三,即课程、师资及教育部官员。
先说课程。现有的小学课程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往一年级的课程是启蒙课,但是随着学前班的开设,这启蒙课已转去学前班。问题是学前班不是强制性的学程,其课程也是参差不齐,其效果也不一。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课程必须专注于学生掌握识字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及基础计算,在高小才加入知识技能。还有就是内容的重复性,在小学科学就有专门解释实验室的安全课,上了初中同样的内容再重复。当上到高中,同样的内容还是出现同样的一课。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历史,高中历史甚至加入了中六课程普通试卷的内容。因此笔者建议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需要循序渐进安排课程。
再来是师资。师资不足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至今这个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越趋严重。主要是因为过去教育部有足够的拨款聘请临教或母语班教师代之。所以,要解决学生辍学问题,那么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识字率和计算能力。试问一个跟不上学习课程的学生还有学习的动力吗?要提高学生的识字率和计算能力,靠的是老师们的用心与付出。师资不足,导致教师像走马灯一样的不停更替,试问教学过程哪还有衔接性?确保师资过剩才是皇道。唯有过剩的师资,校方才能安排专任教师负责干预班。也能安排专任辅导老师跟进学生缺席和辍学问题。当干预班和学生纪律问题都有专任老师负责,那么普通老师就可以专心回到课室上课。再不用兼顾其他教学以外的工作一心一意的教书,那么老师们就可以专注在学生的学习上,哪有教不好的理由?
为了学生们的前途,教育部内的衮衮诸公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解决学生们的问题,一切都是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只是在课程编排、系统运用、教学课题都必须量教师的能力而行。只要看回过去教育部的解决方式除了加重老师们的负担,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从课程实验教学安排、系统运用、课外活动的安排几乎都无视一线教师的能力,都是一概以通令来下达命令执行,无视于现实情况。比如课程实验教学,参与实验教学的班级和老师在实验课程及现有课程的平衡点如何兼顾?电脑系统输送缓慢导致教师必须在课外时间,甚至半夜处理公务都没及时给予关注。因此,在考量学生的利益前提下,教育部必须向关注教师们的精力与状态。因为在好的策略,再多的拨款,无法接地气的执行,一切都是枉然。
教师是国家教育之本,如何确保每间学校拥有足够可支配的教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教师足,学生福;教师强,学生成!期待教育部以提供足够师资这个正道来解决学生识字率、计算能力及辍学率的问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