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誠摯呼籲,教育部應該深切反省並提出提升學生教育水平的大方針。當新加坡已經向學生推廣終身學習,培養孩子一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卻還在討論考不考試?用什麼語言教什麼科目的課題上掙扎。是誰把學生當白老鼠了?
ADVERTISEMENT
宋朝大文豪蘇軾的策論《關隴遊民私鑄錢與江淮漕卒為盜之由》(亦即關隴遊民私鑄錢幣、江淮漕卒當強盜的原因)中提及:“治其本,朝令而夕從;救其末,百世不改也!”這句話,翻譯成今天的白話,是說遇到問題要從根本上入手,這樣一來早上下達的命令,晚上就能見到成效,不會有“朝令夕改”的問題;如果改革抓不到重點,遇大事不對症下藥卻從細枝末節上入手,那麼改革的事就永遠不會收到成效。
最近幾年,我國的中小學教育確實存在學生素質低落的問題,問題出在哪裡?是因為廢除小六評估考試(UPSR)和中三評估考試(PT3)導致?如果不是,為何副首相阿末扎希會呼籲政府推動教育改革時,建議考慮恢復UPSR與PT3考試?提議還獲得前教育部長馬哈基爾與首相署前部長再益依布拉欣的支持,理由是恢復UPSR可以確保進入中學的孩子具備基本的“讀、寫、算”能力。
建議遭到教育部長法麗娜反對,她公開回應說:“孩子不是實驗室的白老鼠,考試政策不能朝令夕改,不能將孩子當試驗品,時而考試,時而又不考。”
但話說回來,今天我們的小孩不就是正在試驗中的白老鼠?教育部不妨換個思維與評估方式,學生的學習水平低落是否與廢除小六評估考試和中三評估考試有關?如果是,朝令夕改又何妨?因為教育是百年大計,政策容不得半點閃失,如果教育政策不能“治本”(提升素質),影響的可能是幾代人。
日前教育總監阿茲曼指出小一生中,有27%無法掌握識字和計算;而2024年世界銀行報告也顯示我國有42%小五生無法閱讀簡單的字;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2022年國際學生評估計劃中,評估全球81個國家與地區15歲中學生,大馬在數學、科學和閱讀的平均分數明顯下滑,數學成績從2018年的440分跌至409分;科學從438分減至416分;閱讀能力從415分減至388分。
綜合上述3項數據,清楚說明我們的孩子從小一、小五到中三,平均程度低落,這與2021年與2022年間分別廢除兩項考試有關?從時間點上看,似乎不存在統計學上的“完全相關”(Completely correlation),更可能是受學校的師資素質、學生學習風氣、課程課綱、家長參與(關於)孩子學習、網絡遊戲剝奪孩子的學習時間等所影響!
從上萬學生缺考SPM,近半學生不考慮繼續升學;大馬成年人每日上網時間超過9小時(青少年超過7小時)手機(網路)成癮度以8.75分全球排名第2。前者說明“漠視教育”已經成為大馬的社會常態;後者說明“迷戀網路”已經是大馬人的全民運動。所以,要提升大馬的教育水平“不一定”是從改變考試政策的方向著手,而是從如何提升全民對孩子教育的關懷與重視。
在UPSR與PMR先後走入歷史後,迎來校本評估。校本評估與UPSR的差別在於,校本評估除了學生的考試成績,也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紀律品行和完成功課等指標。不過校本評估也存在問題,當教育部於2014年廢除PMR改以校本評估驗收初中生學習成果,短短一年就因制度混亂與效果不彰,而以PT3取而代之。
什麼是白老鼠?亦即以學生當實驗,一旦制度面對問題,就以新的方案取而代之!為什麼在教育改革推出前,不能先集思廣益,廣納眾智?這就如同教育部8月底重提統一各源流小學馬來文課程,以提升華、淡小國語程度、或不時提出取消英語教數理,改以馬來文教學、2013年起SPM考試歷史科必須及格才能獲得文憑(教育部長法麗娜說不取消,以符合團結政府在昌明大馬治國理念的團結精神),凡此種種都是政治因素凌駕教育政策,這些措施對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與意願有幫助?這不就是將學生當白老鼠?
鄰國新加坡,其教育部積極推動學生終身學習(Learn for Life)運動,旨在培養學生成為自信且堅毅的學習者。該國教育部2023年取消新加坡中小學所有年級的年中考試,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樂趣,以擺脫過分強調成績的傳統窠臼。而已經取消了年中考試的學校表示,他們有更多時間為學生設計和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們有更多機會發掘自己的興趣和長處。
我們誠摯呼籲,國內的教育政策不宜被扭曲,教育部應該深切反省並提出提升學生教育水平的方針。當新加坡已經向學生推廣終身學習,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卻還在討論考不考試?用什麼語言教什麼科目的課題上掙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