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祥:华裔拒融入马来社会](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9/e5bca0e59bbde7a5a5efbc9ae58d8ee8a394e68b92e89e8de585a5e9a9ace69da5e7a4bee4bc9a.jpg)
(布城25日訊)國大民族研究所榮譽教授拿督張國祥認為,在華校就讀的學生不太聰明,雖然他們在學校有學習三大語文,但是他們只擅長華語。
張國祥今日出席由首要領導基金會舉辦的“獨立對話:透過領袖瞭解歷史”對話會時說,“這些在華校就讀的華裔學生不太聰明,雖然學校教三種語言,但他們只擅長母語,甚至連英文、馬來文都不怎麼擅長。”
ADVERTISEMENT
非巫裔領袖致華裔拒融入馬來社會
此外,他也認為,非巫裔包括華裔拒絕融入馬來社會結構,是非巫裔領袖所致。
“我可以分享一個真實故事,可以看看華裔領袖如何看待國文。”
“我曾參加國會舉辦的一場教育系統及馬來文重要性相關的講座會,而一名曾執政22個月的非巫裔部長也出席了這場講座。”
他指出,這名前部長在問答環節時提出,相較於華文和英文,國文幾乎沒有經濟價值。
張國祥說,這名前部長的言論讓他覺得,他對於馬來西亞人民的價值毫無認知。
“國文是我們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我們對於國籍和馬來西亞文化的認同。”
阿末慕拉德:拒國民融合屬極端主義
另一名主講嘉賓,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社會與知識歷史教授拿督阿末慕拉德表示,只有馬來西亞有多源流教育,同時多源流教育也系統化地拒絕國民融合,這是屬於非暴力形式的極端主義。
他提出,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有各種法律途徑,其中不一定是通過法律訴訟,而是可通過全國仲裁庭,強調對國文的使用,這也是對一個民族而言最為重要的。
詢及如何改善國小的非馬來人比例越來越少問題,他說:“此事需要分階段進行,我知道這是一個敏感課題,要讓國小成為教育主流。”
他建議設立一個皇家調查委員會調查源流學校,並擬定一個白皮書。
“若讓顛倒的多源流教育取代國小,我想未來5年,國家就會在人口統計及制度上出現改變。”
他說,此事並不是通過政治及非正式方式應對,而是採用正式和制度化方法改善。
張國祥補充,如今國小的非馬來人比例已不到5%,華人避免送孩子到國小,並指控如今的國小水準低、太過伊斯蘭化及紀律不好,然而國小的成立是作為團結的舞臺,也是我國教育制度的尊嚴。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