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城25日訊)前首相敦馬哈迪表示,我國在獨立時期太過急於獨立,並沒有考慮給予非馬來人公民權之後的影響。
他說,當時馬來亞有很多由英國人帶入的印度人,以及很多大批移民的華人,當時有很多非馬來人在檳城。
ADVERTISEMENT
“我依然記得當時節慶時,華人商店會張掛中國國旗,在這裡居住的印度人及華人依然記著原籍國,而英國人(獨立談判時)要求把這些人也承認為馬來亞公民。”
移民者須融入當地文化
他指出,一旦決定移民去一個國家,外國人需要使用當地語言作為他們的母語,使用當地國旗,要成為那個國家的人,要使用當地語言、融入文化及忠誠。
馬哈迪今日在首要領導基金會舉辦的“獨立對話:透過領袖瞭解歷史”對話會發表閉幕演說時,這麼表示。
“當我們獨立時,我們接受不管是本地人或非本地人為公民,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慷慨地把公民權給非馬來人及非本地人。”
非巫裔獲公民權 馬來人口比例降
他說,當時馬來亞人口只有1000多萬人,由於給予華人及印度人公民權,馬來人的人口比例從80%降低至60%。
“當時成為執政黨的聯盟盟友馬華公會及國大黨也接受此事,東姑阿都拉曼贏得大選。”
“移民的人成為馬來人,或沒有成為馬來人而是保留原本種族身分,這成為問題源頭。”
“我們給予馬來人或認同自己為馬來人的公民特定特權,還有另外一些人保留原來國家的文化,這也促成馬來西亞的居民和其他國家不同。”
“東姑阿都拉曼確實同意了,非馬來人可以保留本身的學校、文化和擁有本身的政黨,這造成如今分裂的基礎,併成為了我們的問題。”
國父在位時問題未顯現
“東姑阿都拉曼自稱是開心的首相,他並不是沒有問題,只是當時問題還沒有顯現,其中東姑阿都拉曼主持的巫統最高理事會會議也如同虛設,並沒有嚴肅討論當時的局勢。”
“1969年大選之後,東姑阿都拉曼因種族暴亂受到批評,巫統內部也出現了分裂。敦拉薩接替東姑阿都拉曼成為首相。”
“巫統創始人翁嘉化和東姑阿都拉曼沒有足夠關注他們的追隨者,不幸的是,敦拉薩擔任首相的時間不長,之後由敦胡先接任,接著再由我接替。”
“我延續了敦拉薩的政策,尤其是他所啟動的鄉村發展計劃,給了更多關注。敦拉薩明白,巫統的支持主要來自馬來人。”
他說,這並不是馬來人要爭奪其他族群的財產,而是應該給予馬來人機會,以追趕上華人的經濟水平。
他指出,納吉上臺後,專注於金錢政治,他在2018年大選中失敗,但隨後提出了馬來人大團結概念,成功吸引了一些馬來人的支持。
領導人不斷變化 政局波動
“如今,馬來西亞的政治局勢波動頻繁,領導人不斷變化。我們看到政治家的個人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例如拿督斯里阿末扎希的案件被撤銷,因為他成為了副首相。”
“馬來西亞的領導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選錯了領導人,我們將付出代價。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我們的責任,確保選出的領導人能夠帶領國家走向光明的未來。”
他也點出,第15屆全國大選有很多馬來人沒有出來投票,投票率只有52%,反觀華人有高達98%投票率。
“我們也要確保在獨立後的馬來西亞,言論自由依然存在,不應受到限制,尤其是我不認同政府以種族、宗教及王室(3R)理由限制言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