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升列大马非遗之后,节令鼓的传播曲线便一路上扬,节节高升。
ADVERTISEMENT
2009年,二十四节令鼓紧随被列为大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桩舞狮,成为第二项晋升国家非遗的华族文化,那年,节令鼓恰恰21岁。
那时刻,这项被《亚洲周刊》喻为“文化创新”的大型鼓阵表演,不但已传遍大马,也已落足中国大陆(1997,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新加坡华侨中学(1990)及台湾。
于2005年,节令鼓也亮相湖炎帝陵,在国家级的祭祀盛典上表演。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奥运火炬传到泉州,华侨大学时龄11岁的节令鼓,以轰隆鼓声,写下了节令鼓与奥运火炬的首遇篇章,这缘份,4年后由英国利浦物大学节令鼓队和伦敦奥运火炬在地球另一端接续。
2009年升列大马非遗之后,节令鼓的传播曲线便一路上扬,节节高升。
在2008年之前,大马华社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熟悉的也许只有清明与冬至,或民俗中的时年八节。但自从二十四节令鼓于2008年被纳入华小课本之后,过去16年里自华小毕业的大马华校生,都朗朗上口可背诵一年四季二十四个节气,认识了中华文化中的“农耕时间表”。而且,比区区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更丰富了六倍。
2016年,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二十四节气,成功列为人类非遗”。教科文组织对二十四节气的说明是:“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若按这个认知,二十四节令鼓可说是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一种演艺实践,包括创新与推广。
2017年,中国民俗学术界在北京恭王府设立“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在春分寒峭的开幕典礼上,来自潮州市的潮响鼓社成为中国节气研究中心开幕盛典中唯一的节目。
这时节,中国学者是如此看待来自南洋赤道的二十四节令鼓。北师大的民俗学者萧放教授说:“大马华人搞二十四节令鼓,他们意识到二十四节气作为华人族群的文化标志所能带来的文化认同与精神价值”。
负责完成二十四节气申遗使命的中国专家学者巴莫曲布模教授,于2017年在新山告诉我们:“二十四节令可鼓通过政府对政府(G2G)与中国的人类非遗二十四节气进行后续‘扩充申遗’。”
在节令鼓的发展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人类非遗一直都不曾成为节令鼓文化的一个目标,因为,它毕意太高太远,而节令鼓尚“年轻”。
但来到2024年,巴莫教授今年在一场有关非遗的线上演讲的问答环节里,出乎意料地指出:“廿四节令鼓应该可循人类非遗三大分类中的第三分类‘优良实践’路径独立申遗,这是人类非遗中最年轻的分类,且深受鼓励。”
旋即,大马文化遗产局传来讯息,曰:“二十四节令鼓已列为大马2026年单独申遗的提名代表。”
原以为遥不可及的一座世界舞台,彷佛转过山坳便成为立足可仰望,近在眼前的一道“天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三类型,分别为一、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及三、优秀实践名册(Register of Good Safeguarding Practice)。
每年3月,是人类非遗提名截止日期。当下展望,二十四节令鼓仅拥有一年半的时间来完成文化部所需的提名准备。节令鼓在大马与世界各国的发展与传播,在大马的整体生态,都会一一成为提名前的“体检项目”。
我们准备好了吗?9月28日,二十四节令鼓国际鼓节及全国精英赛将首度移师首都擂响国家心脏,宣示鼓舞前进的文化信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