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优活

|
发布: 12:27pm 28/09/2024

修行

素食

佛教

佛光山旗山禅净中心监寺

慧专法师

一天一餐素食

减缓地球暖化

健康环保概念

佛光山旗山禅净中心住持慧专法师/每人一天一餐素食,献一己之力,减缓地球暖化

报道:本刊 张露华、图:佛光山东禅寺提供

佛光山旗山禅净中心住持提出,当今推动不是为了宗教,而是为了永续环境。“从各种数据条件来说,每人,就可以。地球是我们共同居住的因缘,我们何不改变一下,让我们对环境尽一分心力……

ADVERTISEMENT

素食与,在很多人心中都是画上等号,导致不同信仰的人都会抗拒素食,认为素食是佛教徒的宗教文化。

佛光山旗山禅净中心住持慧专法师提出,当今推动素食不是为了宗教,而是为了永续环境,以饮食的方式改善整个人类世界的食物制造链对于土地的破坏。

他常对推动素食的朋友们说,无需用很强硬方式规范“素食”定义,而是需要对人们说明素食如何友善环境,而肉类在制造上增加碳排等环境隐忧。传达借由饮食改变生活习惯,用一己之力改善土地的恶化的状况。

“从各种数据条件来说,每人一天一餐素食,就可以减缓地球暖化。地球是我们共同居住的因缘,我们何不改变一下,让我们对环境尽一分心力。”

慧专法师认为,从环境作为开始推动素食,才能够有明确、积极的立场。很多人直观认为吃素是佛教徒的信仰戒条,但其实原始佛教托钵乞食,托到什么就吃是不可捡择的,后佛教东传至中国,梁武帝笃信佛教,经典所载食肉杀生是慈悲之行相违,才透过政治力量规范佛教徒茹素。

推动素食 

有人说济公“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来为自己食肉找到一个说词。但师父却认为这是心态问题。他引用星云大师的“素心”之说来说明。

“师父说吃素是因为‘不忍以众生骨肉为饮食,培养对每一个生命生存权的尊重’。

“如果自身的饮食需要借由杀害另一个生命,宁可选择去除口腹之欲,而要保全另一个生命。对应到济公的那段话,如果心中有佛祖,怎会‘放任’让酒肉穿肠过呢?”

他认为,佛教徒或信仰者可以站在不杀生为最优先或最终目标作为饮食,接受当下因缘所得的任何东西。不要因为自己吃素而去影响他人的生活。如在不得已时,三净肉(不为自己而杀的三净肉)或“锅边肉”也是一个巧变的方式,总之茹素要长养自己的悲心,同时也要给他人方便,才有推广的可能。

“有时候对茹素的误解,因信仰不同而阻断的因缘,是一件相当可惜的事。所以台湾很多蔬食团体现大多不是以宗教之名行推动蔬食,而是以健康与环保概念,马来西亚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推动素食。”

每分每秒都是

慧专法师曾经担任台湾佛光山云居楼大寮(厨房)典座(煮饭)10年之久,每天要张罗常住大众700人,以及大量参访信徒或游客的膳食。

他忆述,最多人用餐的一次是1万8000人,但因为饭堂最多只能容纳4800人,所以唯有分时、分流让大家用餐。

佛光山是有制度及完整行政资源的组织,每天来山的人数及团体都会完整记录,以作数量管控。但有时难免会有一些无常的事情,如突然增加的团体,掌厨的人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尽管如此,但他表示,在道场只要发心做一件事,很多龙天护法来促成。如那次供应1万8000人的膳食,正值农历新年,登记出席者仅三千多人,但出席人数和来山香客不断进来,准备的食材已经不敷使用。

他表示,佛光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门规,必须为每个参访的贵宾提供足够的饮食,遇到任何突发情况,就要巧妙运用当下的资源,掌厨的人必须要有智慧,调整每一个细节。

“那个当下知客师父欢喜迎宾,我虽忧心,但更重要的是解决当下问题。事后回想,当时每分每秒都是修行,这样的经验提醒我们,把时间花在情绪,不如用在解决问题本质。”

“我觉得那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因缘,我们没有预备这么多的食材,但是当天却有两个慈善单位送来两卡车与当天菜单一模一样的食材。”

慧专法师表示,这道理与我们生命是相似的。生命中总会出现许多无常与问题,与其把时间花在抱怨、后悔、生气,不如争取时间思考解决方式的策略,所以在大寮工作也是一种修行。

在大寮工作10年,体悟到大寮虽有作业流程与计划,但也常有超乎预期的事。回顾过去,他认为唯有老实修行,关照自己,才能在这个地方找到自己。

“我觉得大寮或佛门厨房,是一个训练祖师大德地方,因为在这里面用智慧累积去解决所有问题,借由各种因缘条件展现我们的状态,过程中看到自己不足,彰显我们修行的重要性,那个就是修行要达到的目的。”

慧专法师表示,在大寮管理弟子与义工也是一门功课。如有一次他听到一个知事反映大寮工作忙到没有机会去上殿,他便思考是否可以改变调整的地方,于是在炉灶开启或工作之前做一个简单的早课,随后念诵师父上人写的晨起祈愿文。结束后再集中一起持诵《心经》与读诵祖师大德《侍厨》一文,最后讨论今天要检讨及改善的地方。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都很清楚当下就是在一个修道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做事。”

初心决定后来的因果

传统华人家庭会供奉灶神,在佛教里面灶神就是大圣锦纳罗王,作为大寮主事会如何诠释灶神?

慧专法师表示,过去在禅门里面锦纳罗王是很重要的,是大寮的守护菩萨象征。

他表示,在佛门里面,大寮不是训练一个厨子,而是长养我们能够成为一个修道心的行者,从烹调过程当中去转化,看到自身当下的修行因缘不足而立即改正及提升。

他提到,食材有好有坏,生熟也有时,运用时需要以“平常心”看见其特性。今天我们能够接受信徒的供养,不会对品质优劣生起贪喜之念与嫌弃之心,圆满信徒的供养心。

他表示,食物本身有它的生命作用,如明朝紫柏大师曾经说过:“水在釜中,非火不能热也;种在土中,非春不能生也;愚在心中,非学不能破也”,此即星云大师所言:“有佛法就有办法;当你面对外境的态度和观念,决定了你烦恼的样子”。

“在我们学习过程中,越傲慢自大就越无法破除心中的那一份愚,而那个愚没有办法破,就无法真正学习。若在这个过程中不懂得尊重食材,就没有办法看到生命真实的意义。”

追求精致饮食是现代人的执著之一,但慧专法师却认为,执著与坚持在一线之间,视乎站在什么角度看这事情。

他比喻,若只是为了讲究与追求精致,过程中失去原本初心,吃下那么多精致东西,对健康真的有帮助吗?反之,如果以身体健康为最重要目标,选择是为了让健康状态更好,那健康状态也是一种良好的执著。

“初心是什么决定后来一切的行为,倘若我们带着修行的心,这份心意态度如同珍珠玛瑙般珍贵,若没有这些良善的态度,食材可能会浪费无度,同时也造成许多无谓的执著。”

慧专法师表示,佛门中有句话说“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厨房”,这句话描述了丛林寺院里3个关键角色的重要性与珍贵。

衣钵,就是管理寺院总务的负责人;客堂是寺院公关角色,负责接待来访宾客;厨房则是寺院饮食供应的核心,若他们缺乏因果观念或对大众缺少用心,整个道场的运行就可能受到影响。

他表示,寺院里负责大众日常饮食者称为“点座”,而烹调食物的地方是“大寮”,即现代的厨师与厨房。典座作为行单之一,是修行者日常修心的重要环节,透过厨务劳作来培养福德,因此他们的重点不在于豪华食材,而是清洁卫生,让大众吃得健康与快乐。

“因此‘珍珠玛瑙下厨房’,不仅仅是形容这些角色的珍贵,而是赞美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深厚心意和修行态度。”

相关文章:
【老有所依】谢亚历:念佛,我不觉得寂寞
【生命留书2.0】感恩我来过人间
照顾末期病人,该如何拿捏喂食分量与技巧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如何减少末期癌患、癌童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