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30/09/2024

阅读

书店

读者

读书

书籍

二手书店

二手书

还是要读书

BooKu

黄旭刚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摄影:本报 黄冰冰、苏思旗 影音:本刊 林佳莹

在马来西亚开从来不是容易的事,但不时还是会有特色书店出现,比如专卖

Booku从最初的说书平台,到设立网上书店,再到成立实体书店办会等活动,它让本地多了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也让闲置尘封的找到下一个知音人。

ADVERTISEMENT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当年诚品要进军马来西亚的时候,本地读者都很期待,不过当时也有很多读者翘首期盼:什么时候我们也会有像台湾茉莉那样的

就在两三年前,我国终于有了主打中文二手书的Booku。BooKu从一个网上书店和市集的流动书摊,渐渐有了现在的实体店面。虽然它目前的规模无法跟台湾茉莉相比,但至少本地中文读者现在多了购买二手书和出售旧书的管道。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很多读者认识黄旭刚是因为“黄小编”这个身分,他最初因为参加创业比赛而设立BooKu脸书专页,之后一步一脚印才有了BooKu网络书店和实体店的故事。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身为书店老板,黄旭刚事事亲力亲为,包括搬书这种体力活。

BooKu变奏:从创业梦想走向实体店

比起整理新书,二手书处理起来会更加繁琐。BooKu创办人可没时间坐在柜台悠闲看书,他一直忙进忙出搬运书籍,一会儿要磨书去除泛黄的部分,一会儿又要消毒书本,经营二手书店在他身上显得更像是体力劳动。

开书店原本不在他的梦想清单,他大学读的是马大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做过大约一年工程师,因为找不到继续做下去的动力才离职。后来他当过独中老师和出版社的数学编辑,就在出版社工作的那段时期,因为参加创业比赛才孵化出BooKu。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BooKu团队精简,除了黄旭刚这位灵魂人物,还有负责运营网络书店的尤嘉欣(图),以及负责书店和策划活动的方燕芬。

“那时是MCO(行动管制令)之前,我觉得在出版社好像重复做着同样的事,跟所谓读者的距离也有点远,心想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属于自己的事业。”那时候他从报章得知一项创业比赛,他和朋友就以BooKu这名字去参赛,当时的想法是要做一个租借书本的应用程式,结果原本众筹门槛是8000令吉,他们只筹得500令吉,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

尽管创业大赛没能成功闯关,但参赛时开设的BooKu脸书专页一直持续经营,真正的旅途原来才要开始。BooKu最初是征求读后感的平台,他以“黄小编”身分跟读者热络互动,渐渐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当时他尝试过拍视频,可是拍视频开销很大,眼见钱快要花光了,他便决定经营二手书买卖。

BooKu网上书店开业是2021年1月,那时因为COVID疫情的关系,很多读者倾向于在网上买书,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契机。后来BooKu也很踊跃参加文创市集与读者实际接触,结果有一次在吉隆坡文创大厦(GMBB)走廊摆摊,被大厦管理层看见,觉得Booku很适合进驻大厦成为租户,于是他们就从走廊的流动书摊,变成有了自己的实体店。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黄旭刚认为书店不能只是等读者上门,应该更主动去接触读者,所以他主张BooKu要办活动。除了办读书会,BooKu也办过作者分享会及配合周年庆的24小时不打烊活动。(图:BooKu提供)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BooKu在两年多内参加过少说有30场的文创市集,许多读者由此认识这家二手书店,但黄旭刚打算接下来“转攻为守”,希望将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提升网店及仓库的管理。(图:BooKu提供)

主动出击,不能只等读者上门

有了实体店之后,他觉得不能只是坐着等读者上门,“书店应该以更主动的姿态去找读者,所以就想办一些固定的活动,也就是我想要的读书会。”他说,从读者反应来看,办读书会的确能够有效地凝聚读者,大家互相陪伴的话,在的路上会走得更长远。

除了读书会,Booku也办一些作者分享会,2024年配合2周年庆还效仿台湾诚品举办24小时不打烊活动。那次的不打烊活动得到各年龄层读者的热烈反应,时间越晚越多人出现,给予主办方以后还要再办的信心。

现今很多书店都有售卖文创产品,Booku也不例外。黄旭刚说,文创产品不是书店的主要收入,首要目的是想让本地文创手作人有个地方展示作品,Booku现阶段还是以二手书为主。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翻新二手书的基本步骤:使用磨砂纸轻磨书侧。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处理二手书的工作相当繁琐,黄旭刚逐一为每本在网店上架的书籍拍照,好让读者看见书籍的真实品相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重新包装,改变二手书的形象

从创业到现在,Booku一直想办法改变二手书给人破破烂烂的刻板印象。除了做好磨书和消毒这些基本步骤,在包装上也会花心思,比如将书盒包装成礼物的样子并喷上香水,再附上一些小卡片,希望给读者有拆礼物的感觉。黄旭刚相当自豪:“虽然(我们)还没做到很专业的礼物包装,可是能做到这样,我觉得已经走在同行的前面。”

这些年,他们已大概摸索出读者的喜好,比如最畅销的类型要数社科、翻译文学和心灵励志书籍,儿童漫画的销量也很不错,千万不能小觑小朋友的市场。至于比较难卖的种类,黄旭刚说,早期的大众文学好像都有流行期,当作品热度消退或是作者沉寂下来,那些曾经很畅销的书籍来到在二手市场反而会变得滞销。

BooKu主要收购近10年内出版的书,除了盗版书、杂志、结缘品、教科书和漫画套书不收,其他类型的书籍只要品相不差都会收购。

黄旭刚在BooKu初成立时曾经到台湾展开“书店之旅”,最大的收获是去了一直很想去的茉莉二手书店。他特别羡慕茉莉有一个估书的柜台,由店员现场为卖家估价,卖家当场知道那些书能卖多少钱,再决定要不要卖。他也很羡慕台湾二手书店有专门展示古董书籍的书架,可惜BooKu目前无法做到这一点,毕竟鉴定古董书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他自认还没有这能力。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为打破民众认为二手书总是破破烂烂的刻板印象,BooKu寄出的二手书都包装成像是礼物,还附上小卡片及喷上香水。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BooKu的经营理念——让书本找到对的人。

开书店钱不能不谈,走中间偏右路线

BooKu所在大厦里有其他二手书店,例如有以英文书为主的无人书店,店里平时无人看管,全凭顾客良心买单。虽然这么做能够为店家节省人力成本,但黄旭刚坚持BooKu一定要有店员,不管是为了了解读者需求或是文化交流都好,他认为店员能够慢慢凝聚更多爱书的人,否则书店就只是商品的买卖,“好像少了人的温度。”

他清楚知道书店要能够生存下去,就不能说谈钱就是俗气,不然哪来的钱付员工薪水和店铺租金?在文化和商业之间,他希望书店偏向文化多一点,他称之为中间偏右路线。“我们当然还是需要有商业上的考量,可是我尽可能在决策时多办一些文化活动。”

当初二手书店刚出现的时候,其他书店难免担心读者以后会不会只买便宜的二手书而不买新书了。他本身不这么认为,因为他觉得新书和二手书各有优势:新书的优势是读者能够先睹为快,二手书的优势则是价格便宜。他甚至觉得,二手书的出现有望刺激读者买书的欲望,第一,当读者把闲置的书籍整理出来拿去卖,他们的书架就会腾出空间容纳更多新书;第二,虽然二手书收购价格不高,但读者卖了书有了钱,说不定就会更有意愿去购买新书,所以他认为二手书整体上对书市是加分的。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BooKu刚开始运营时,黄旭刚把家里的客厅当作仓库,后来生意规模越来越大,才在外头租用仓库。(图:BooKu提供)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BooKu在雪州士毛月工业区租下仓库,藏书量约有3万。

未来方向:安于现状?扩张版图?

过去两年多,BooKu常常在文创市集摆摊,最频密时试过一个月大概3场,知名度慢慢打开。但黄旭刚坦言跑市集跑得有点累了,BooKu接下来会减少参加市集“转攻为守”,毕竟人力有限,他打算接下来专注网店及仓库运营,以便更好地服务雪隆地区以外的读者。

对于BooKu的规划,他其实很有想法,希望未来在北马和南马也设立二手书店,尤其南马的成事机会看来比较高,因为根据BooKu网店的销售数据,向网店下单的南马读者还蛮多。

如果真要在北马和南马设立据点,而且要走进社区的话,他认为书店模式可能会难以生存,比较理想是以书店咖啡馆(Book Cafe)的模式走入社区。他甚至想过“连锁不复制”等等的经营模式,也想过是不是可以跟想开书店的人合作,由他供应书籍。

当然,这些都只是他的想法,当前还有人事管理、书库系统化等事情要处理,所以他也在思考是否应该安于现状,过过小日子就好?

当初他和两位朋友一起创立BooKu的时候,其实没有制定太长远的计划,都是先做了再打算下一步。他笑说:“没办法想太多,会吓跑自己啊!”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BooKu以前只是在吉隆坡GMBB走廊摆摊的小书摊,2022年进驻GMBB有了实体店面。黄旭刚笑说:“很多人常打趣说我们早期是在楼下走廊摆摊的,是GMBB管理层把我们捡了进来。”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BooKu支持文创,书店部分空间留给本地手作人售卖他们的文创产品。

阅读,让我变得开朗外向

BooKu目前藏书量少说有3万,他不愁没有书看。至于本身的阅读喜好,他印象中人生第一本书是小时候在书局买的《三国志》,那时候还称不上喜欢阅读,只是偶尔看一看书。

真正爱上阅读是在中六考完STPM以后,那时他趁假期在一家运动用品店打工,每天午休都会到同个商场的大众书局看书打发时间,就这样被九把刀、藤井树、东野圭吾等人的作品吸引,颠覆以往他认为文学总是艰涩难懂的印象。接着他还阅读村上春树及人文社科类的书,总之那个假期他看了大量的书,后来升上大学也花了很多钱在买书上。

阅读对他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自认从一个蛮忧郁和内向的人,“变得比较开朗和有社交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当他感觉挫败或压力比较大时,他试过去接触大自然,例如到河边放空来缓解压力,可是到头来能让他真正平静下来的,始终还是拿起书本阅读。

近年因需要为营销想点子,他观看很多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就像兴奋剂那样,当下虽然能够满足他,但没过多久却好像过目即忘,不记得自己看了什么。

“可是书不一样,书是带得走的,书的内容会沉淀在心里比较久。”所以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他觉得“”这句话总不会错。

相关报道:
【还是要读书/01】文字侦探︱许钦斐:化身福尔摩斯,侦破字里行间的错处
【还是要读书/02】阅读播客|芝士份子:深信书本的力量,播客说书你来听书
【还是要读书/04】现代说书人|黄康伟: 买书 读书 说书, 寻找社会的另一可能
【还是要读书/05】好读店小二|廖文烈:遨游书海,为寡淡生活添调剂

 延伸阅读:
【书的新形貌/01】二手书──华丽重生,寻找新主人
【书的新形貌/02】电子书──跳脱实物,阅读弹指间
【书的新形貌/03】郑秉吉:从线下跨阅线上,阅读越有味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